新時期廣播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培養分析論文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於各種方法、元素、路徑、環境等等***,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創新意識有主動性和被動性兩大類。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時期廣播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培養分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時期廣播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培養分析全文如下:

  關鍵詞:廣播,新聞,編輯,培養,創新意識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新時期我國的新聞媒體呈現豐富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電視媒體、網路媒體、廣播媒體等媒體並存,出現了我國新聞媒體的繁榮發展。廣播新聞媒體相對於其他的媒體形式來說,在傳媒方式、媒體介質、創新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侷限性,又加上網路媒體已經佔據了新聞媒體的一大部分,使得廣播新聞面臨著更大的市場競爭壓力。要想實現廣播新聞的發展,就要對廣播新聞編輯進行創新,培養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在新聞的內容、形式等方面積極創新,實現廣播傳媒的繁榮和發展,促進我國新聞媒體朝著更加健全完善的方向發展。

  1 新時期廣播新聞的特點

  現在的媒體傳播時代我們可以稱之為新媒體時代,它相對於傳統的新聞報道形式來說,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報道形式發生了一些變化,變的更加靈活和多樣。新時期廣播新聞出現了很多的變化,它的特點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廣播新聞報道的領域被拓寬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智慧電子產品的普及,社會公眾接受新聞資訊的渠道變的更加豐富多樣,獲取新聞資訊的能力不斷強化;能力同時新聞的傳播方式變的豐富和多樣,所以在廣播新聞傳播的過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充分利用社會新的傳播介質和大眾廣為接受的傳播方式進行廣播新聞的傳播。廣播新聞的編輯應該拓展自己的新聞思路,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和看法,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不僅要對廣播新聞十分熟悉,還要對其他的新聞媒體有大致的瞭解,能夠明白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和熱點話題,用生動形象的方法向公眾進行廣播新聞的傳播。

  1.2 廣播新聞變得富有趣味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不斷變快,不同媒體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搶佔了市場發展的先機,新聞廣播作為傳統的媒體形式,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同樣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新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的報道必須能夠變得富有趣味和可讀性,抓住社會公眾的內心需求。針對於廣播新聞媒體來說,播放的新聞是通過大眾進行收聽的形式來傳播的,廣播欣慰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進行新聞的播放和實現與讀者之間的交流。傳統的廣播新聞,編輯人員都把主要精力用於如何描繪新聞事件發生的真實性和感人性,只是完整的把新聞事件呈現在人們的面前,缺乏新聞事件的感染力和震撼效果。在新的時代下,廣播新聞可以通過另一種形式對新聞內容進行講解,更注重對新聞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以及人物之間的糾葛進行講解,增強新聞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能夠吸引聽者的目光,抓住聽眾的心理變化。在新媒體時代下,社會公眾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所以廣播新聞的報道更應該側重於對事件前因後果的講述,這樣可以抓住聽者的興趣,增強新聞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使聽者一直能夠堅持廣播新聞的收聽。

  1.3 可以提供有價值的資訊服務

  資訊和資料時代的到來,多媒體的共同發展使得每天產生大量的資訊和資料,它為社會公眾提供了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同時在這些冗雜的資訊中,存在著一些虛假和故意炒作的新聞資訊,誤導受眾的認知和判斷,嚴重影響了社會的正常秩序和生產生活。多媒體時代的到來,必然會使形形色色的人進入媒體的工作範圍之內,由於部分人受到金錢的誘惑或者出於其他的目的,故意傳播一些虛假的資訊和新聞,干擾者社會公眾正確的價值選擇和判斷。所以廣播新聞要加強對新聞資訊的檢查,在新聞報道方面堅持新聞報道的原則,向社會公眾提供有價值的新聞,不斷提高廣播新聞的權威性和引導性。

  1.4 受眾者參與到新聞報道中來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受眾的新聞地位,使社會公眾成為新聞的參與者和目擊者。隨著微博、微信等傳播形式的發展,社會公眾對多媒體變的越來越關注,人們不再是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關注與參與新聞的產生和發展。真對廣播新聞媒體來說,應該拓寬受眾接收新聞的渠道,新聞編輯人員在進行新聞的編輯中,首先要改變自身的傳統觀念,重新樹立社會公眾作為新聞主動接受者的地位,鼓勵社會公眾參與新聞線索的收集、新聞來源的確認和新聞後續的發展中去。這樣可以減少受眾者與新聞之間存在的距離,增強廣播新聞與社會公眾之間的親切感和歸屬感,激發聽眾收聽廣播新聞的興趣。

  2 廣播新聞編輯面臨的新形勢

  在新的歷史時期,廣播新聞面臨著新的發展形勢和社會狀況。首先廣播新聞屬於主動性的傳播新聞,那麼聽眾就屬於被凍結搜的位置,這是新聞廣播相對於其他行使的新聞劣勢的方面,聽眾不能根據需要選擇性收聽廣播新聞;其次廣播新聞主要是通過聲音進行傳播新聞,聲音的質量和效果影響著廣播新聞播放的質量。要知道經過廣播出來的新聞與新聞主播播放時的聲音存在著一些差異,很多時候會有聽眾反映聲音質量不佳的情況。所以廣播新聞要儘量使播放的聲音與生活中的聲音相同,能夠使聽眾聽得清,提高廣播新聞的真實性;最後廣播新聞在新的時期下,需要進行積極的創新,使廣播新聞的傳播形式能夠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和公眾對新聞的要求,滿足社會公眾的新聞需求,就可以創作廣泛的市場。廣播新聞在新的歷史時期下需求進行創新,獲得新的生命力和發展動力。

  3 廣播新聞編輯培養創新意識的重要性

  3.1 新聞媒體創新意識整體匱乏   雖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的新聞媒體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但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新聞媒體與國外優秀的媒體相比,新聞媒體人的創新意識嚴重匱乏,整體的創新能力都比較低。我國的廣播新聞媒體從整體上看,新聞的編輯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編輯能力普遍較低,新聞的策劃和設計能力不強。主要表現形式為廣播新聞的播放形式比較單調,大多是新聞主播閱讀新聞稿件為主,主持人語氣單一,每天都是以相同的語調和語氣在進行新聞閱讀,缺乏新意,就像每天在重複相同的事情一樣。這樣使得觀眾對廣播新聞失去了興趣。

  3.2 新聞內容需要更新

  廣播新聞的內容大多是空洞乏味,缺乏新意。在很多時候,主播就是簡單的播報新聞內容,大多數的新聞也只是由簡單的數字和文字拼湊起來的,新聞的資訊量和價值比較少,播報的新聞大多是對客觀現象和事件的陳述,缺少新聞編輯和播放人自己的看法,苦燥乏味,難以抓住讀者的興趣。播放人一般不會評價新聞內容,不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不能突出新聞的熱點內容,達不到新聞傳播的目的。

  3.3 堅持新聞真實性的需要

  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播報的重要原則之一。與播放新聞比較枯燥乏味相比,部分廣播新聞為了提高收聽率和製造輿論,新聞的編輯人員會忽視新聞的真實性。編輯人員為了博取社會公眾的關注,新意大家的注意力,經常會誇大事實,或者直接在網際網路上尋找新聞進行播報,產生盲目跟風的現象。編輯人員忽視新聞的真實性原則,新聞最重要的就是真實性,如果不能保證就不能稱得上是新聞了。

  3.4 廣播新聞發展的客觀需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多,使得各種形式的新聞媒體迅速發展,尤其是手機新聞、網路新聞、電視新聞等獲取新聞方式便利和獲取新聞比較容易使得這些形式的新聞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些新興的新聞形式具有很大的優勢,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廣播新聞與這些新聞形式不同。因為廣播新聞主要是通過播放新聞來進行新聞傳播的,社會公眾接受新聞的渠道是通過廣播進行收聽,依靠聲音傳播資訊,沒有畫面感。這樣的播放形式既有優勢,又存在不足。新聞主播可以利用社會公眾看不到畫面的特點,在播放新聞時,儘量使用能夠吸引人的語句,抓住人們好奇的心理;廣播新聞的編輯人員在進行新聞編輯時,要提高新聞的趣味行、真實性以及可讀性,提供新聞的質量,在進行編輯時,可以發表自己的新聞的觀點和看法,與聽眾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完善新聞的重要保障,任何事物都離不開創新,缺乏了創新,發展就會陷入停滯、落後的階段。廣播新聞需要創新,尤其在新聞編輯上要培養創新意識,廣播新聞編輯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廣播新聞的質量,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高低關係著廣播新聞能否實現創新和發展。新聞編輯的能力強,編輯的廣播新聞質量就會高,就可以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呈獻給聽眾,實現創新的廣播新聞會吸引公眾的目光,與社會的需求相結合,實現廣播新聞的快速說發展;但是如果新聞編輯缺乏創新意識或者懈怠對讀新聞編輯進行創新,廣播新聞就會沿用傳統的傳播方式,那麼廣播新聞目前存在的各種問題就得不到有效的解決,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變的更加嚴重,長此以往收聽新聞的聽眾會越來越少,廣播新聞就會失去它的市場。所以廣播新聞要進行積極的創新和尋求新的發展方式,採用靈活多變的形式進行新聞傳播,堅持編輯的自然規律和新聞真實性的要求,通過培養新聞編輯的創新精神來促進廣播新聞的發展。

  4 廣播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培養的措施

  4.1 提高編輯人員的自身素質

  新聞編輯總是會帶有編輯人員個人的情感傾向和政治導向,在無形之中會從新聞的內容體現出來。所以新聞編輯人員要實現創新,就要有正確的政治輿論作為自己的導向。首先編輯人員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使自己的新聞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大環境,符合社會主義文化的輿論導向和發展需求;此外新聞編輯人員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養,提高自己文字編輯的能力和新聞論述的能力;最後新聞編輯人員在蒐集和整理相關資料時,要有自己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和甄別能力,指導那些新聞是虛假的,哪些新聞值得自己利用。

  4.2 打造新聞廣播的品牌,樹立品牌意識

  這是就廣播新聞的公司來說的,也是對全體廣播新聞工作人員的要求。縱觀世界,發達國家的廣播新聞公司都有自己的品牌,有公司獨特的文化和精神,對社會以及公眾有著廣泛地影響。所以我國的廣播新聞也應該創立自己的新聞品牌,加強對廣播新聞的宣傳和品牌的建立,從一點一滴做起。要形成自己的廣播新聞文化,形成廣播新聞獨特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具有品牌的廣播新聞,新聞的工作人員也會受到品牌的影響,自覺地遵守廣播新聞的規範,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提高廣播新聞的工作效率。

  4.3 鼓勵新聞編輯人員有自己的個性和看法

  在新的時期下,廣播新聞不再是簡單的陳述新聞,而是新聞的編輯人員要對自己的所講述的新聞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能夠與聽者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與聽眾產生共鳴。然而要實現這一切,都離不開編輯人員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只有編輯人員對自己的新聞有觀點,才能進行闡述。編輯人員要開發自己的潛力,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形成自己的對新聞的個性看法,能夠提出獨到的新聞見解,具有大膽質疑的精神。

  5 結論

  新的時期新聞媒體有了新的發展趨勢,廣播新聞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要培養編輯人員的創新意識。新聞編輯是新聞產生的成績出,只有高素質的編輯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新聞,要提高新聞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實行靈活的新聞傳播方式。編輯的創新推動了廣播新聞的發展,同時廣播新聞的前進又為創新提供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