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護理安全影響因素與應對措施探討論文

  通過分析產科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採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可以避免或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產科護理安全影響因素與應對措施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產科護理安全影響因素與應對措施探討全文如下:

  【摘要】:目的探討影響產科護理安全的多種因素,提出相應措施,提高產科護理工作質量。方法用回顧分析的方法,對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產科住院的產婦發生護理安全隱患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存在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制定防範措施。結果護士責任心不強是影響護理安全的首要因素,另外缺乏護患溝通能力,護理儀器、裝置管理及藥品管理缺陷也是影響護理安全的原因。結論要提高產科護理工作質量,必須要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風險防範意識,增強護士的責任心,培訓護士與患者主動溝通能力,加強護理管理,避免護理安全隱患的發生。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規允許範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隨著人們對醫學期望值的增高和法制觀念的增強,對產科護理工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科護理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我國醫院的醫療糾紛中,產科護士投訴問題居首位。我們通過對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產科住院患者的護理安全隱患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應對措施。現將我們的分析結果及應對措施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選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產科住院並進行分娩的患者,共計520例,其中正常產261例,剖宮產259例;年齡在22~38歲,初產婦413例,經產婦107例;平均住院天數***5±3***d。

  1.2方法

  選派指定人員,對臨床病歷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對存在的護理安全問題按性質進行歸類;分析產生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控制護理安全隱患的措施。

  2結果

  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是影響護理安全的首要因素,護士的法律意識淡漠,缺乏護患溝通能力,護理儀器、裝置管理及藥品管理缺陷也是影響護理安全的原因。

  3討論

  3.1影響產科護理安全的因素

  3.1.1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

  產科護理人員現狀趨於年青化,部分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技術能力都在學習和提高階段。產婦及家屬對醫院的服務期望值要求過高,相互理解方面欠缺;對產婦及在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造成病情觀察不細心、病情變化記錄的欠詳細,母嬰出現異常先兆等不能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理。

  3.1.2護理人員臨床經驗不足

  各種新技術、新裝置和多種新藥的快速更新,使得部分護理人員在理論知識方面顯得不足、技術水平也相對薄弱,可導致觀察處理產科的問題不到位,而出現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將對產婦和嬰兒造成一定的風險。如在搶救危重患者的關鍵時刻,不能迅速準確地配合實施搶救措施,給護理安全埋下隱患,導致護理糾紛。

  3.1.3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淡漠

  由於中部分護理人員缺乏法律法規的學習,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缺乏法制觀念,對於產科的風險意識不足,對事態可能出現的後果認識不足,導致工作中行為較為懶散,未能認真觀察產婦的產程進展、不能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等,同時對產婦及家屬的心理需求和權益不能正確理解,從而,出現護理安全隱患或差錯,引發護理糾紛的發生。

  3.1.4主動溝通能力欠缺

  產科的護理工作特點是所面對的不是患病的人,而是正常人的一個生理過程,在這個生理過程中,如果不及時觀察到位,將發生病理改變。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缺乏與孕產婦和家屬和主動溝通能力,對孕產婦及家屬提出的問題解釋過於簡單,有些人解答問題時態度生硬,從而引起孕產婦不滿意,對其產生反感。在產婦在分娩過程的疼痛、焦慮、恐懼等未能及時給予耐心和藹的心理疏導、指導和人文關懷,而是簡單的譴責,使其不滿,導致糾紛發生。

  3.1.5搶救物品潛在的安全隱患

  因對搶救藥品、儀器裝置等管理欠佳,對搶救重患時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如新生兒喉鏡,如未做到天天檢查,可能在緊急情況下容易出現燈不亮的情況而延誤搶救時間;各類監護儀器的備用電池備用不夠,在急救使用時可能出現沒電。還有備用電動吸痰器效能、氧氣瓶氧氣不足等等,這些問題對於產後可能出現的大出血、子癇等搶救工作將造成延誤,容易引發法律方面的糾紛。

  3.1.6孕產婦及家屬方面的因素

  由於產科患者的特殊性和危險性,增加了醫療和護理難度,很多孕產婦對醫院規章制度不遵守,不配合,如不告訴病房工作人員擅自離院外出,有些人出現早產、胎膜早破、還有的出現不慎摔傷等現象;而產後又出現大出血新生兒窒息,這種情況往往導致醫療糾紛。

  3.2防範產科護理安全因素的應對措施

  3.2.1強化法制觀念,增強護理安全意識

  護士長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對有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反覆學習討論衛生部頒發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理查對制度》、《產科護理安全制度》、《母嬰同室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孕產婦安全管理制度》、《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母嬰病房突發事件及應急預案》,加大對醫院工作制度和護理常規的執行管理力度。增強對護理工作中法律問題的認識,學會自我保護及處理好護患矛盾,避免糾紛的發生。針對產科護理風險問題,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安全教育,對護理安全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將護理風險發生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時對護理人員加強護理常規的執行和管理,要求各班次護理人員認真做好每一項細節工作,如瞭解產婦的孕期情況,諮詢孕婦及家屬對住院護理的要求;對產後的產婦注意密切觀察陰道出血情況並做好記錄,觀察新生兒的情況,防範發生產後出血和新生兒重度窒息;將護理安全管理落實到護理工作的全過程。

  3.2.2加強職業素質教育,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

  護理人員的工作的責任心是良好職業素質的體現,注重職業素質教育,培養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是保證護理安全的有利措施。產科護理工作的高風險性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嚴謹的工作作風,我們要求護理人員“以產婦為中心”,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盡最大努力滿足產婦的需求,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保證護理工作質量和護理安全

  3.2.3加強護理技能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業務能力

  根據本科定護理人員的現狀,合理安排班次,新老搭配。定期組織護理人員業務學習,包括基礎理論和專科理論學習,同時進行護理技能培訓,每月對護理理論和技能進行考核一次,強化護理業務素質的提高。對工作經驗少的護理人員重點進行技能培訓,使其儘快提高業務技能水平。

  3.2.4加強護患溝通,消除糾紛隱患

  和諧的護患關係,源於有效的護患溝通,更有賴於患者和家屬的配合和支援。護理人員要學會與產婦及家屬的溝通技巧和交流能力,規範產前、產時和產後對產婦及家屬的健康教育,減少患者家屬的不安定的心理因素。

  3.2.5加強急救物品的管理,確保搶救裝置使用

  搶救物品及藥品要時刻處於備用完善狀態,以保證任何時刻才能正常使用。我們對急救裝置、藥品設專人管理,定期檢查,班班交接,使搶救物品管理到位,對使用後的藥物及時補充,保證搶救時正常使用。

  4結論

  護理人員的自身原因是護理安全的主要因素,缺乏有效的護患溝通也是誘發護患糾紛的高危因素,因此,在臨床上必須重視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訓護士與患者主動溝通能力,加強護理管理,避免或減少護理安全隱患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