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網路新聞的敘述模式

   【摘要】時至今日,毫無疑問網路新聞已經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新聞樣式。本文試圖透過網路新聞包羅永珍的表面,深入其內部結構,總結、分析其內在的敘述模式,指出網路新聞在不同的層面存在不同的敘述模式:新聞網站層面的超文字模式,新聞專題層面的互文模式,單一新聞文字層面的非線性敘事模式。

  【關鍵詞】非線性敘事模式;互文模式;超文字模式

  時至今日,網路新聞已經深深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網民閱讀新聞、瞭解蒐集資訊的主要渠道,甚至對於部分網民而言,上網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相對於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和電視等,網路可以說是一種超級全能媒體,它既克服了報紙版面的制約,擁有無限的容量,又克服了廣播、電視媒體時間的制約,可以儲存無限時的節目內容。因而,我們可以看到,網路新聞的內容包羅永珍,無所不包、無所不有,而網路新聞自身的形態也是各種各樣、花樣繁多。

  “所謂模式,通常是指把各種現象組織起來的關係、框架或格局。”[1]透過網路新聞繁雜的表面,對其內部的敘述結構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網路新聞在不同的層面存在不同的敘述模式,即:新聞網站層面的超文字模式,新聞專題層面的互文模式,單一新聞文字層面的非線性敘事模式。

  網站層面:超文字模式

  所謂超文字模式,是指建立在網路超連結的基礎上,突破傳統媒體單一敘述層面的限制,以超連結的形式進行多層面敘述的模式。超文字模式的特點是:利用網路超連結,根據新聞價值的大小對新聞進行分層。新聞價值最大的新聞放在第一層構成整個新聞網站的骨架,即新聞網站的首頁。一般而言,新聞網站的首頁,還會根據網路新聞的內容進行分類。新聞價值稍小的資訊放在第二層,依此類推。超文字模式的圖示如下[2]:

  以新浪“新聞中心”為例,第一層的首頁包括“要聞”、“國內新聞”、“國際新聞”、“軍事”、“社會”、“健康”等板塊,構成其“新聞中心”的骨架。

  而第二層的“國內新聞”板塊,又包括“國內要聞”、“國內視訊”、“焦點專題”、“熱點評論”、“新聞釋出會”、“嘉賓訪談”、“新聞排行”、“綜述分析”等板塊。

  事實上,正是由於基於超連結的超文字結構,具備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的能力,使得網路新聞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螢幕顯示內容的有限與網路新聞資訊數量的無限之間的矛盾,將海量的網路新聞有序呈現。無法想象,如果沒有超文字結構,我們的顯示螢幕會是什麼樣子。另外,隨著現代交通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進,同過去相比,當今社會人們對新聞資訊的需求不再停留在簡單地對新聞五要素的瞭解之上,人們需要的是全面的、立體的新聞資訊。面對人們新的需求,由於傳統媒體只能在單一層面敘事,因而受版面和時間的限制,無法滿足人們對資訊的新的需求。而超文字結構的網路媒體卻正好克服了傳統媒體的缺陷,通過超連結把相關的資訊聯絡起來,實現對新聞事件的立體化呈現。

  新聞專題層面:互文模式

  “互文性”這一概念,是由法國符號學家、女權主義批評家、結構主義學者克莉絲蒂娃於1966年在評價巴赫金理論的一篇論文中提出的。這一概念可以溯源至巴赫金關於“對話性”和“復聲部”的概念。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時,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有著眾多的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和意識,是“由具有充分價值的不同聲音組成的真正的復調”,從而提出了後來備受國際文論研究者重視的“對話”概念。克里斯蒂娃認為“任何作品的文字都像許多行文的鑲嵌品那樣構成的,任何文字都是其他文字的吸收和轉化”。[3]同時,“互文性”的定義存在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定義認為,互文性是“指任何文字與賦予該文字意義的知識、程式碼和表意實踐之總和的關係,而這些知識、程式碼和表意實踐形成了一個潛力無限的網路”。[4]而狹義的定義則認為,互文性就是“跨文字性”,是“指一個文字與可以論證存在於此文中的其他文字之間的關係”。[4]本文對“互文性”這一概念採用狹義定義。

  所謂網路新聞的互文模式,是指網路新聞對某一新聞事件的報道不僅僅是依靠某篇具體的報道來實現的,而是通過一系列相互聯絡的文字報道、圖片、視訊和Flash動畫來實現,文字報道、圖片、視訊與Flash動畫互為文字,為文字意義的闡釋提供了意義場。

  報紙、廣播、電視的新聞報道在一個層面展開,往往在一篇報道中就包括了基本的新聞要素和新聞背景。但網路新聞尤其是網路媒體專題對新聞事件的報道卻大不一樣:它一方面利用超連結通過數量眾多的新聞文字,包括文字、圖片、視訊、動畫甚至音樂等,對新聞事件進行分層分類報道;另一方面,新聞專題統領下的文字、圖片、視訊和動畫不是孤軍作戰,而是相互合成、相互印證,互為新聞背景,對新聞事件進行立體化、地毯式報道。

  以新浪《神八天宮成功對接》專題為例,整個專題包括“滾動、新聞、圖集、視訊、生活在太空、太空探索三部曲、透視神舟號、3D全程模擬、留言評論、英文專題等板塊,其中文字報道203篇,視訊報道46篇,圖片報道161幅。專題不僅用文字記錄下了神八與天宮一號升空對接的點點滴滴和方方面面,如《神八運至發射區11月初擇機發射》、《神八飛船確定在5點58分07秒發射》、《神舟八號飛船發射進入30分鐘準備》、《神八飛船點火升空》、《神八運載火箭一二級分離成功》、《神舟八號船箭分離》、《神八飛船進入400米停泊點》、《神舟八號正沿直線緩緩接近天宮一號》、《神八與天宮一號成功接觸》、《天宮一號與神八首次交會對接成功》、《神八與天宮一號預計明日第二次交會對接》等,而且我們也能在專題的圖片報道和視訊報道中找到對同一內容的報道,圖片報道如《神舟八號飛船於今日5時58分發射升空》、《神八與天宮一號完成交會對接》;視訊報道如《神舟八號飛船在酒泉點火發射升空》、《神舟八號飛船發射精彩集錦回顧》、《神舟八號在30米停泊點拍攝天宮一號》、《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對接鎖緊完成》等。同時,我們還能在專題中找到神八發射的3D模擬動畫、神舟八號飛船的模擬動畫等。網民可以根據視訊報道找到相關的文字報道和圖片,也可以瀏覽文字報道後,去看看相應的視訊和圖片。文字報道補充講述了圖片和視訊報道沒有的故事和細節,而圖片、視訊和3D模擬動畫則以比文字更為直觀、生動的方式,給網民提供瞭如臨現場的真實感和現場衝擊感。網路新聞互文敘述模式也克服了網路新聞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缺陷,如報道廣度無限寬泛、報道時間零碎化、缺乏有效的內在聯絡等,保證對新聞事件的全面、連貫、完整的報道,而這種連貫完整的報道,有利於網民對新聞事件認知的全面均衡和社會輿論的客觀公正,也有利於形成網路新聞報道品牌,增強網站的凝聚力。可以說,正是互文的敘述模式給網路新聞專題提供了任何單一報道方式,如文字、圖片或視訊等所無法比擬的傳播能力。
  單一新聞層面:非線性敘述模式

  網路新聞區別於傳統媒體新聞的一大特徵,就是超文字技術的使用。傳統媒體的新聞都是在同一層面進行線性敘事,而運用超文字技術的網路新聞打破了其傳統。網路新聞的非線性敘述模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網路新聞的標題和正文分別處在不同的層面上,使得網路新聞的主頁可以全部以新聞標題的形式出現,這使得主頁面容納海量資訊成為可能。其二,網路新聞的正文下面往往有相關新聞的超連結,這些超連結與新聞正文所報道的新聞事實和新聞人物往往在邏輯和意義上存在某種聯絡,有些是不同媒體對新聞正文所報道新聞事件的再次敘述,而有些則是對新聞事實的延伸和拓展,或提供新聞背景,或提供新聞人物的更多資料。[5]215例如,新浪的《義大利貝盧斯科尼辭職》一文後面跟著的相關報道包括《義大利眾議院通過財政緊縮法案》、《歐盟主席範龍佩反對義大利提前大選》、《義大利參院批准2012年預算案包括新緊縮措施》,這些報道大都與貝盧斯科尼辭職事件相關。

  網路新聞標題,可以完整傳播、索引選擇、評價引導資訊,也可以說明報道形態,還可以豐富美化頁面,體現編輯風格。在傳統媒體中,以報紙新聞的標題最為複雜,有單一式和複合式兩種,單一式只有主標題,沒有輔題,而複合式則既有主標題,也有輔題。輔題包括引題和副題。而廣播、電視的新聞標題相對簡單,簡明扼要。網路新聞標題可以分為實題和虛題兩種。實題是指具有新聞要素的標題,例如,何人、何事、何時、何地、為何、怎麼樣。新聞標題並不一定要把所有的要素寫入新聞標題,往往選取的是何人、何事,其他要素是否進入標題,則視新聞的價值大小而定。例如,《貝盧斯科尼遞交辭呈》、《李寧公司年內第五位高管離職或因品牌重塑失敗》等。虛題則是指從個別新聞事實中抽象出一般的原則、道理,往往通過評價新聞事實的意義、成就和性質來揭示新聞事實的本質。[5]215例如,《6010分!驚魂夜殺出女籃第1人!苗立傑傳奇在繼續》、《女排精神三十年:五連冠霸業拼搏精神影響一代人》。網路新聞標題一般以實題為主,其原因有三:其一,從標題所承擔的任務來看,完整傳播資訊和引導網路輿論是最重要的兩項功能,而引導網路輿論功能發揮,也建立在資訊傳播的基礎之上;其二,從網民的閱讀心理來看,網民瀏覽新聞的主要目的是瞭解新聞事件,尋求資訊;其三,從網路新聞的閱讀特點來看,虛題往往讓人一時難以理解,而網路新聞題文分離的特色,則難以像報紙那樣,使人通過快速瀏覽正文來了解新聞資訊,給網民閱讀帶來了困難。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非線性敘事模式也不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它給網路頁面安排帶來了便利,能夠提供更多的背景材料。同時,它也導致網路新聞報道顯得“散、亂、雜”。例如新浪的《孫儷生子重7斤 其母微博報喜》一文後面跟的相關報道包括,《傳孫儷升級當媽媽 鄧超陪護湯唯親自前往探望》、《孫儷微博晒畫作 粉碎豪華產房待產傳聞》、《孫儷被曝待產花費每日上萬 有好訊息將及時公佈》、《孫儷豪華醫院待產 保安防護進入需預約》。事實上,《〈後宮甄嬛傳〉將播 斕曦孫儷聯手鬥後宮》一文跟孫儷生子已經毫無瓜葛,更不用提隨處可見的各種廣告連結了。


參考文獻:
  [1]黎明潔.新聞寫作與新聞敘述:視角·主體·結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190.
  [2]].
  [3]黃念然.當代西方文論的互文性理論[J].外國文學研究,1999***1***.
  [4]程錫麟.互文性理論概述[J].外國文學,1996***1***.
  [5]蔣曉麗.網路新聞編輯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