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業建設畢業論文範文

  農業標準化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推進農業標準化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客觀要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農業建設農學會服務研究 》

  摘要:本文在借鑑發達地區農學會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調研,明確了農學會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改進農學會的工作方法,拓展農學會的服務物件和領域,強調農學會必須抓住機遇,承接政府轉移的職能,加強自身組織建設和能力建設,並提出湖北農學會在支援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利用科技創新優勢實現農業科技與農民需求的有效對接,加大科技支農力度,滿足農業科技的多樣化需求,構建科技專家志願者服務團隊,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關鍵詞:農學會;現代農業;農業科技服務;創新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人才和資金的支撐,農學會在農業科研、科技諮詢、農業科技推廣和提高農民素質等方面,為現代農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農學會發展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體制不順、政策保障乏力、組織機構不健全、人員隊伍建設不規範和自我發展能力薄弱等等因素制約了農學會優勢作用的發揮。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政府機構改革、管理的加強與規範,農學會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困難;從整個社會、經濟、科技改革的程序來說,農學會的改革相對滯後,發展陷入困境。特別是與省會城市相比,由於歷史原因,地***市州***、縣農學會存在人才引進難,科研院所相對少,科技工作者隊伍群較小等發展難題,會員對學會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通過剖析農學會發展中遇到新問題和新弊端,探索農學會創新發展的新思路,對於發揮農學會服務現代農業建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1農學會發展現狀

  湖北省農學會依託農科教結合這個平臺,注重理論、實踐、科研相結合,充分發揮會員單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針對湖北省“三農”等重大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湖北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撐。一是通過深入開展學術交流,廣泛普及農業科學知識及技術諮詢,積極倡導現代農業。先後舉辦了學術性活動70餘次,參加活動人員2500餘人次,收到各類學術論文350餘篇。組織“三農”專家對“農業科技教育”、“三農”問題等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開展專案諮詢,服務地方經濟。以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主線,在科技普及和提高農民素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二是積極搞好先進適用農業技術推廣。農學會以“種、肥、藥、飼料”四類產品為核心,每年組織各方面專家積極參加各種型別的送科技下鄉活動,如“大別山農民科技節”、“送科技下鄉,促春耕備耕,幫農民增收”活動、“全國秋冬季送科技下鄉”活動、“科技趕大集”活動、“科普列車老區行”活動等。分發的技術資料每年都在10多萬份以上,現場諮詢和技術培訓班人數在5萬人以上。並以電視媒體為媒介,以組織農民知識大獎賽、開辦農業技術專欄等形式,及時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

  2新時期農學會發展存在的問題

  總體來看,當前湖北省農學會的發展存在先天嚴重不足,大多數農學會本質上還是依靠政府,組織體制、執行機制和活動模式仍然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烙印,自身發展能力薄弱。從整體看,直接獨立承擔政府轉移職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同時,在機構保障、政策環境、人力資源、經濟支撐等方面,農學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匱乏窘迫的問題。

  2.1體制不順,政策缺乏

  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入,行政事業單位一些弱化的職能本應由包括農學會在內的社會服務機構承接,但行政事業單位還“戀戀不捨”,不願將弱化的職能交給包括農學會在內的社會組織去做,導致學會活動範圍狹窄和受限。

  2.2保障乏力,缺乏激勵

  農學會是科技工作者自願組成的非營利性的團體,政府對科技社團採取限制競爭政策,規定的收費專案範圍過小***只能收會費***,對學會的激勵措施缺乏。在省級和市級層面開展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優秀學術論文評選、學術活動資助、先進學會表彰,對推進學會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於經費缺乏,表彰獎勵也是以精神為主、物質為輔;在縣區層面激勵學會工作的措施幾乎是空白。

  2.3組織機構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從調研情況看,湖北省各級農學會掛靠在政府農業行政部門,沒有獨立辦公和活動場所,工作人員均為兼職。在全省17個地市州農學會中,只有3、4個還在正常開展工作,縣級農學會中僅有10個左右的縣市仍在開展工作。大部分農學會不能夠按時換屆改選,有的學會連續多年沒有換屆。同時,理事會成員變化大,調離、退休等情況均有,學會領導機構處於癱瘓半癱瘓狀態,學會工作處在停滯半停滯狀態。

  3湖北農學會創新發展新思路

  3.1加強農學會自身建設

  在目前農學會掛靠局面短期內不可能徹底改變的情況下,農學會要積極主動處理好與掛靠單位、業務主管部門和管理部門的關係,主動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支援、指導,健全學會領導班子,完善工作制度,落實學會章程,探索學會改革創新,積極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擴大創收渠道,拓寬聯絡會員渠道,建立品牌活動,增強學會活力,提高學會為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和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服務的水平,不斷擴大農學會社會影響力,開創學會發展新局面。

  3.2創新農學會工作方法

  創造性的工作要有新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在思想觀念上,可以把管理學中的“經營”二字引進學會管理,強調“經營學會”。利用市場機制,使學會通過社會服務獲得有利於增強實力、持續發展的資本。同時,創新溝通方式,創新成果交流機制,創新激勵機制,以及創新會員合作機制,在農學會內部,積極培養學術團隊,將學會內部會科研、懂經營的各方能手團結起來,促進優秀農業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和應用。

  3.3拓展農學會服務物件和領域

  堅持開門辦會,擴大會員領域,應當改革農學會組織形式,要強調學會的學術性、群眾性、社會性,各級學會都要在省市範圍內發展與吸納各行各業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有學術知名度有活動能力的專家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優化隊伍結構。吸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會,一方面通過學會給他們提供幫助,另一方面通過他們更直接地實現與農民需求的有效對接,發揮農學會的支農作用。

  3.4爭取承接政府轉移的職能

  黨的報告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變革方向,未來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的範圍、步伐、力度會加大加快,會把一些事務性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轉移給社會組織。農學會應當抓住政府轉變職能的契機,積極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凝聚各方面智慧與共識,引導群眾、企業合理反映訴求和維護權益,發揮農村生產技術服務職能。

  4農學會支援現代農業建設的對策建議

  4.1利用農學會科技創新優勢,實現農業科技與農民需求對接

  農學會集中了全省農業戰線上的優秀科技人才,可以充分利用其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優勢,發揮農學會組織優勢,積極推動農業科技人員學術交流與合作;發揮科技資源整合與農民需求的對接優勢,以整合科技資源和了解農民需求為著力點,實現科技資源與農民需求的有效對接。同時,地市***州***、縣農學會依託農技推廣中心、鄉鎮政府、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對本地區農業實際需求有了準確瞭解,進而實現了農學會、科研院所專家資源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民實際需求的有效對接,使得科技資源與農民需求,通過農學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密切聯絡在一起,三方聯動,供需對接。

  4.2利用農學會的橫向聯絡優勢,加大科技支農力度

  農學會可以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協會等合作,建設科技支農決策服務平臺,打破傳統的科技工作無償服務的格局,以“會***農學會***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的產學研結合的新形式,更充分地發揮農學會的技術科技優勢,使合作社始終保持較強的技術科技後盾。

  4.3利用農學會的學科群優勢,滿足農業科技的多樣化需求

  依託涉農學會及各專業分會的多學科專家資源和科技資源,不斷延伸和拓展農村科技服務的內容,滿足農民的多樣化需求。在服務內容上,從傳統的種植、養殖拓展到民俗旅遊、醫療保健、心理衛生、農村應急避險、基礎文化、農業政策、金融知識等多方面內容。在培訓物件上,從農民拓展到各類農業科技、管理、營銷、生產人員。在服務階段上,從產中、產後,向產前的規劃、良種引進等轉移,體現農學會科技支農綜合配套的優勢和特點,適應現階段農村發展的多樣化需求。

  4.4利用農學會的專家庫優勢,構建科技專家志願者服務團隊

  探索學會承擔社會責任的新途徑,建立了一支科技專家志願者隊伍。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的優勢,通過不同學科專業、各具所長科技專家資訊資料的公開上網,直接拉近了科技需求與專家服務精神、社會責任之間的距離。發揮專家學者作用,拓展科技服務職能。

  參考文獻:

  [1]北京市科協.發揮學會聯合作用,服務農村科技發展———北京涉農學會聯席會議工作模式探討[J].學會,2009***10***:43-45.

  [2]周大亞.促進科技資訊的擴散及應用:以中國農學會為例———科技社團服務技術創新案例研究之一[J].科協論壇,2014***9***:9-11.

  [3]胡曉豔.湖北谷城縣農學會開展為農服務活動[J].科技與生活,2011***24***:70-70.

  篇二

  《 現代農業建設中農業機械的作用 》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農業機械越來越多的被應用於農業生產當中,不僅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還帶動了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農業生產需求,政府加大了對農業機械的宣傳推廣力度,以實現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發展的目標。然而實踐當中,農民對農業機械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還沒有形成深刻的認識,很多農業在農業機械資金投入上和農業機械生產能力上仍存有疑問,所以政府責任部門應當向農民積極宣傳農業機械對現代農業發展的作用作用,讓農民形成對農業機械使用的全新認識。

  關鍵詞:農業機械;現代農業建設;作用

  1農業機械具有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作用

  生產效率的提升是農業機械對生產力提高的主要保證,農業機械應用於傳統農業後農業生產效率會大幅提升,進而增加了在單位時間內和單位資源內的整體農業商品產出率,滿足了社會對農業產品的需求。農業機械生產效率的提升在客觀上促進了農業社會的專業化發展,並實現了促進農村社會加速分化的目的,市場經濟對自然經濟的衝擊在這2項趨勢的作用下被不斷加深。同時農業社會和農業生產結構獲得合理分解,並綜合提升了整個社會勞動效率、生產效率[1]。

  2農業機械有提升農業資源利用率的作用

  單位土地資源的產量在使用農業機械的條件下能夠獲得有效提升,並促進各種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實現農業深層次發展的目的。特殊農業生產的需求可以通過農業機械的較大功率、較大速度、負責組合的綜合作用得以實現,這不僅能夠有效的把握農業生產時機,還能形成對各種自然風險影響農業生產的防範,最終實現農業生產成本的有效控制。人畜所不能實現的種子精選、農藥化肥噴灑、微灌滴灌、深耕除草等一系列農業耕作,都可以利用更為準確、定位的農業機械操作實現。農業機械的使用實現了在相同資源和時間範圍內農業生產產出的大幅提升,在這個過程中農業的集約化發展不斷深化,廣大農村更加認可農業機械的應用[2]。

  3農業機械可促進非農業和農業協調發展

  非農業的現代化和資訊化以農業的有效發展為基礎,同時社會的工業化發展以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為前提。當前農業與非農業協調發展需要農業機械的運用,相關產業生產、加工、裝配是農業機械生活的必要流程,其他非農業產生的發展需要農業進步的推動。與此同時農業的支撐也是其他產業進步的必要條件,整個農業效率和價值在大量使用農業機械的基礎上才能夠獲得發揮,進而為其他產業提供更加穩固的基礎。通過以上內容可知,農業與非農業相互協調實現了農業機械的使用、生產、更新,只有實現農業機械的快速發展,才能夠重新平衡非農業發展和農業發展,進而為各個產業的有序發展提供保障[4]。

  4使用農業機械能夠促進新技術革命

  材料科學和其他技術的快速發展是農業機械的動力、傳統等系統發展的必要前提,同時其他技術和科學的突破也是農業機械其他系統發展的重要基礎,農業機械只有在相關科技不斷進步的條件下才能實現不斷髮展。精準農業技術理念在上世紀美國被提出,通過更為全面的協調控制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實現農業機械對農業經濟化作業的支撐是其主要的目的。先進的農業機械在精準農業的概念影響下應運而生,而各類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仍是支撐先進農業機械產生、發展的主要動力,農業機械的實際需要通過技術現實性和應用性的轉化獲得滿足[4]。例如精準農業以機電為載體的機械電子與農藝的相互深入滲透為基礎,其主要技術包括生物動態監控技術、精準種子技術、精準土壤測試技術、精準平衡施肥技術、精準收穫技術、精準灌溉技術、精準播種技術等,並按照植物不同生長期的實際需要和自然資源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收穫、灌溉、施肥、播種、耕作等農業活動。以高新技術投入和科學管理換取對自然資源的最大節約和利用是精準農業的最大特點,進而促進農業向著環保、優質、高效、低耗的方向發展。

  5使用農業機械能夠保障糧食安全

  作為農業大國我國在農業發展上不斷加大投入,但是由於我國自然災害多發,農業活動經常受到颱風、洪災、冰雹的侵襲,使得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受到較大影響。農業機械化對於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影響農業生產具有良好的抵抗作用,通過有效應對人畜所不能抗拒的自然災害為農業生產和人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有效保證。例如當洪災或者旱災發生時,可在抗災救災中組織農民使用農業機械,及早有效採取灌溉農田、抗旱、抽水排澇等措施處置災情。當前農業部門在應當對農業生產危機、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提升農業生產能力方面已經廣泛應用農業機械。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自然災害多發,例如華北地區2009年發展旱災時,正是大型農業機械的使用有效的緩解了旱情。本文從保障糧食安全等5個方面探討了現代農業建設中農業機械使用的作用,以求為推動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充分運用貢獻綿力。但是本文仍存在一定侷限,希望行業人員能夠加強重視,採取有效措施促進現代農業建設中農業機械的科學廣泛運用。

  參考文獻

  [1]張佳麗,佟童,王麗娟等.農業機械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重要性與前景[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4***07***:3.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