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勵志哲理經典故事

  想必有很多小夥伴都會對那些感興趣,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師和的兒子

  德國青年卜勞恩又一次失業了。

  他滿大街地轉了一天,依然沒有找到工作。情緒極度低落的卜勞恩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將身上最後一點錢換了酒喝下肚後,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裡。

  可是,家裡也不是天堂。他寄予唯一希望的兒子克里斯蒂安並沒給他爭氣,他的成績居然比上學期還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克里斯蒂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說話,回到自己的房間呼呼大睡了起來。當卜勞恩醒來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他習慣地拿起筆寫日記:5月6日,星期一,真是個倒黴的日子。工作沒找到,錢也花光了,更可氣的是兒子又考砸了,這樣的日子還有什麼盼頭?卜勞恩走進克里斯蒂安的房間,準備叫兒子起床時,發現他已經上學去了。同時卜勞恩突然發現,克里斯蒂安的小日記本忘鎖進抽屜了。他忍不住好奇便拿過來翻看起來:5月6日,星期一,早上去上學的時候,我幫助一位盲眼老奶奶過了馬路,心情很好。只是這次考試不太理想,但當我晚上將這個訊息告訴爸爸的時候,他卻沒有責備我,而是深情地盯著我一會兒,使我深受鼓舞。我決定努力學習,爭取下次考好,不辜負爸爸的期望。

  怎麼會是這樣呢?明明自己是惡狠狠地瞪了兒子一眼,怎麼就變成深情地盯著他了呢?卜勞恩好奇地翻開了另一頁:5月5日,星期天。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來越好了,我想,有機會我一定要去請教他,讓他教我拉小提琴。

  卜勞恩又是一驚,趕緊去屋裡拿來自己的日記本看:5月5日,星期天。這個該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小提琴,好不容易有個休息日,又被他吵得不得安生。如果他再這樣下去,我非報警沒收了他的小提琴不可。

  拿著兩本日記,卜勞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無語。他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起,竟然變得如此悲觀厭世,煩躁不堪,難道自己對生活的承受力還不如一個小孩子嗎?

  那天之後,卜勞恩變得積極和開朗了起來,他日記裡的內容也漸漸變了:5月7日,星期二。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雖然還是沒有哪家單位肯聘用我,但我從應聘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我想,只要總結經驗,明天一定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5月8日,星期三,我今天終於應聘成功了,雖然是一份鉗工的工作,但我覺得我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最出色的鉗工。

  他就是著名的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1903年3月18日生於德國福格蘭特山區的翁特蓋膝格林村,曾經在工廠當過鉗工,後來又給《橫斷面》《新萊比錫報》《前進》《詼諧報》作過畫,還為他的朋友——作家埃裡西·卡斯特納的許多作品畫過插圖。

  卜勞恩的連環漫畫《父與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寬容的藝術形象深深地打動了千百萬讀者的心,從而使卜勞恩成為海恩裡希·霍夫曼和威廉·佈施之後的又一漫畫巨匠。連環漫畫《父與子》的素材,大多來源於他和兒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日子。《父與子》被譽為德國幽默的象徵,受到人們一致的高度讚揚,聲譽遠遠地越出了國界。

  卜勞恩的經典名言是:一個人,只要具備善良、正直和寬容的性格,那麼,便沒有什麼困難能夠壓得倒他。寬容別人,寬容生活,就是寬容自己。後來有人採訪卜勞恩時問他,聽說是一本日記造就了您今天的大師成就,這是真的嗎?卜勞恩說:是的,確實是因為一本日記,但需要申明的是,那個大師不是我,真正的大師是我的兒子——克里斯蒂安。

  :我只願做一株斑芝樹

  2012年5月19日,美國臉譜網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結束了長達9年的戀愛馬拉松,迎娶了普莉希拉,第一時間,普莉希拉成為了全世界眾多女性羨慕的物件。人們不禁好奇,相貌平平的她究竟憑藉什麼打動了馬克,從而成為“社交網路第一夫人”呢?

  1998年,美國波士頓的昆西中學,科學課老師彼德·斯萬遜正在辦公室備課,一個女孩兒走進來,彬彬有禮地向他打招呼。對這個女孩兒,彼德印象深刻,知道她叫普莉希拉,平素並不多言,但學習非常刻苦,且成績優秀,彼德和藹地問她:“有什麼事嗎?”女孩兒望著他,目光裡充滿期盼:“老師,我要怎麼做才能考上哈佛大學呢?”看著這個年僅13歲的女孩兒,彼德讚許地點點頭,回答道:“不錯,好孩子。你小小年紀就能樹立明確的目標,非常棒。哈佛大學非常青睞全面發展的學生,你加入校網球隊吧,我教你打網球。”“好的,我一定要考上哈佛大學!”普莉希拉的黑眼睛裡閃著堅毅的光芒。

  事實上,普莉希拉在網球方面並無天賦,但她是校網球隊最刻苦的隊員。漸漸地,彼德瞭解到她的一些家庭情況。她出生於波士頓一個香港移民家庭,父母經營著一家中餐館,無暇過問兒女們的學習,只有奶奶負責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奶奶不懂英語,但受過良好的教育,受奶奶的薰陶,小普莉希拉早早期盼著某一天能像小鳥一般飛上藍天展翅翱翔。6年中學期間,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在年級里名列前茅。18歲那年,她終於等到蛹化成蝶的一刻,收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當普莉希拉踏進哈佛大學的大門時,她不知道,這裡有一個男生將與自己的一生緊緊相連。一天,她參加一個聚會,邂逅了一個叫馬克·扎克伯格的男孩兒。普莉希拉的樸實、內斂、幹練給馬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彷彿一圈圈漣漪,在馬克平靜的心湖盪漾開來,就這樣,一場愛情馬拉松從此拉開了序幕。

  大二時,馬克輟學並建立了臉譜網。普莉希拉一直與男友一起,走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歲月。人們都以為,畢業後她會去臉譜網工作,然而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她又考入加州大學醫學系,她不願生活在男友的光環裡,如13歲時一樣,她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她的理想是做一名兒科醫生。因為出生於移民家庭,她深知貧困家庭的艱辛。因此,為了推廣器官捐獻計劃,她還讓馬克在臉譜網增加了一個器官捐獻功能,給千千萬萬家境貧寒的患兒帶去了福音。

  生活簡樸是普莉希拉一貫的風格,即便是做了馬克的女友,這種風格一如往昔。一天,她與馬克的姐姐去買衣服,一雙鞋子吸引了她的目光,鞋子的款式及顏色都甚合她意,她愛不釋手地把鞋子拿在手裡。鞋子雖然漂亮,卻有點貴,要600美元,這個價格突破了她心中的底線。馬克的姐姐慫恿她:“買吧,反正你那麼有錢。”在她看來,弟弟身家過億,他的女友買雙600美元的鞋子何足掛齒?普莉希拉不語,思量再三,還是放下了鞋子。“那是馬克的錢,不是我的。”她平靜地說。

  面對媒體的探詢,馬克說:“人們總是說,普莉希拉嫁給我是多麼幸運,而事實上,幸運的人是我。普莉希拉是一座寶藏,她是美國夢的最好詮釋。”

  普莉希拉坐在丈夫身邊,只是笑意吟吟地說了一句話:“奶奶曾告訴過我,南方有喬木,叫斑芝,我只願做一株斑芝樹。”

  斑芝樹,中國南方常見喬木,又名英雄樹、木棉,它從不依附其他樹種,卻總是高出周邊樹種,竭力吸收陽光雨露。在人們眼裡,它是堅韌、自信、自強、自立的象徵。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命運是一個人一生所走完的路,是一個人用一輩子所完成的作業。有的人認為,命運是天註定的,是不可改變的。但在我看來,命運不過是人生的方向盤,駛往哪個方向它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中。

  在這裡,我想和各位同學分享幾個關於命運的故事,沒有什麼高談闊論,僅僅是我自己的一些經歷而已。

  眼界與命運

  和很多同學一樣,我出生在一個小城市的普通工人家庭。小時候起,除了學習我的興趣就非常廣泛。戲曲就曾經一度是我的摯愛,甚至在初中時我還一度有報考戲曲學校的想法。因為在那個年代,在我生活的山西陽泉那個小城市,電視還沒有普及,更別說電腦網際網路了,人們日常最多的娛樂活動就是聽戲。

  後來,我的姐姐考上了北京大學。和剛剛入學的你們一樣,她一時間也成了我們當地的明星。臨走時她對我說:“其實外面的世界很美麗,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走出陽泉,這樣你未來的路才會更寬闊。”

  我聽從了姐姐的建議,從那時起我開始發奮學習,為的就是考上陽泉當地最好的高中——陽泉一中。最終,我如願以償。然而,這時的我對於姐姐所說的“外面的世界”還沒有特別的概念。

  我第一次接觸計算機,是在高中一年級,當時我所在的陽泉一中在全市第一個設立了計算機教室。

  只要輕輕的在鍵盤上鍵入一些英文單詞和符號,它就會根據指令給出答案,我一下子就被這奇妙的東西所吸引住了。從那時起,為了能到機房上機,我經常找老師軟磨硬泡。比別人更多上機實踐,也讓我在計算機方面的技能比其他同學強。

  不久以後,學校選派我到省會太原參加全國中學生計算機比賽。去之前我信心滿滿,總覺得自己的計算機水平還算不錯,甚至還想著拿個名次回來。結果沒想到,比賽結果出來,我連個三等獎也沒得到。

  這樣的結果對我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打擊。一開始我想不通,但是當我走進太原的書店時,我才知道為什麼沒有辦法和他們競爭。我發現,這裡有許多我在陽泉根本看不到的計算機方面的書,別人在資訊的獲取能力上比我有先天優勢。

  這次經歷讓我第一次感到了眼界與命運的關係,我對姐姐當時對我說的那番話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我渴望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我相信這樣能改變命運。

  在之後的近20年中,無論是在北大的求學經歷,還是在美國學習計算機以及在華爾街和矽谷的工作經歷,都大大開闊了我的視野,甚至對我後來創立百度公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所以,當你們邁入北京大學大門的那一刻起,你的命運已經改變了。不僅因為這裡是中國的最高學府,還因為在這裡你會接觸到許多你原來從沒有見過甚至聽說過的新鮮事物。

  性格與命運

  雖然有人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但實際上對於這樣的說法,我個人並不認同。我覺得無論你的性格怎樣,你都有可能成功。

  幾年前,高盛公司前總裁在清華大學開了一門關於領導力的課程,專門邀請一些大型跨國公司的全球CEO去講課。有一次,我也被邀請去講百度的成功故事。當我給學生們講完課之後,他跟我聊天說:“Robin,看你的性格和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或者說企業家很不一樣,因為你的性格很柔和,沒有那麼強硬。可是你做的也很成功啊,而且我相信你將來會更加成功。”

  作為高盛的總裁,他幾乎見過當今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企業家。而從他對我的評價來看,各種各樣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成功,只不過是看你有沒有利用自己的性格優勢來做事情。

  比如說,有的人就是善於與人溝通,那就應該朝自己擅長的方向努力。他們非常願意和客戶溝通,也許未來就可以成為一名很好的銷售人員,這樣也會取得成功。

  而有些人的性格則是那種比較內斂的,就像一個技術工程師,我的性格里可能這方面就更多一些,在思維上比較嚴謹,邏輯性比較強一些。我不太願意天天出去跟人喝酒,而更多的是願意坐在計算機前面去感受那些新的網際網路的產品,去琢磨琢磨怎麼樣可以把它做得更好。

  所以,我認為各種各樣的性格都能夠成功,關鍵是你要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一個判斷,究竟自己的性格適合什麼。上帝關上一扇門,一定會開啟另一扇窗,每個人都應該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東西,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長做的事情,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夠堅持下去,你才能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退縮、不輕易的去改變你的方向。我相信,做到這點,成功就會離你不遠了,你的命運也會因此與眾不同。

  夢想與命運

  有一句名言叫“夢想是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一個人想要成功,想要改變命運,有夢想是重要的。

  在美國讀研究生時,有一次,我報名參加了學校的一個研究小組。當時,負責面試的教授可能對我的回答他的答案不滿意,便隨口問我:“你是中國來的?”“你們中國有計算機嗎?”。儘管可能不是有心刺傷我,但教授的問題讓我的心裡特別難受,我覺得怎麼能這樣問我,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而且那時已經是20世紀90年代了,怎麼可能沒計算機?這近似是對我祖國的一種羞辱。但也就是這麼一句話,激發了我內心那股不服輸的精神和一定要實現“中國夢”的信念。從那時起,我就夢想有一天一定會用自己手中的技術改變國人的生活。

  這也是我為什麼放棄了在美國穩定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回國創立百度公司的原因。

  百度創立之初,一切都非常困難。我們在北大資源賓館租了兩個房間作為辦公室,加上我,公司總共只有8個人。但儘管如此,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做中國人自己的搜尋引擎。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到了2001年底,與剛創業時相比,百度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此時我也認識到,百度如果想要在市場上有所突破,就必須超越當時已經在中國市場上佔有6成份額的google。

  2002年初,我組織了公司技術人員一起開了一個會。會上我告訴大家,我們必須在各項技術指標上全面超越競爭對手。當時,有的人認為這不可能,覺得百度的技術實力和國際最先進的搜尋公司差距太大了。但我對他們說,百度雖然此時還十分弱小,在國際乃至國內都還不太知名,影響力有限,但是,百度凝聚了一批充滿非凡理想和遠大抱負的優秀人才,大家就是要在這裡做出一番事業,讓中國人在中文搜尋引擎領域揚眉吐氣。

  於是,一個名為“閃電計劃”的15人技術攻關小組成立了。在那段時間裡,我們的工程師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與目標,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餓了就泡一包方便麵,困了就乾脆席地而睡,醒來以後繼續工作。

  其實,他們中的許多人當時完全有機會能夠到IBM、微軟等跨國公司工作並取得一份可觀的收入,但他們卻選擇留在百度,拿著微薄的工資,沒日沒夜的工作。他們說是我的“做中國人自己的搜尋引擎”的夢想感動了他們,而我也被他們所感動。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下來,百度在索引量、相關性、中文處理的相關檢索、拼音的檢索、糾錯技術等方面大大提高,眾多指標領先業界,加上“閃電計劃”後期啟動的百度mp3搜尋,對這個產品,使用者體驗評價非常高,迅速擴大了百度的知名度和品牌美譽度。百度作為全球最大中文搜尋引擎的地位正是由此開始奠定的。

  因此,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夢,有胸懷祖國的大志向,找到自己的夢想,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同時,我們不僅僅要自己有夢想,你還應該用自己的夢想去感染和影響別人,因為成功者一定是用自己的夢想去點燃別人的夢想,是時刻播種夢想的人。

  親愛的同學們,困難並不可怕,只要你能樂觀的面對;命運也可以改變,而鑰匙就正握在你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