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積累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

  語文,作為一門國學,她記錄了古人優秀的思想,承載了古代優良的文化傳統,在她的哺乳下,我華夏兒女們茁壯成長,在她的鍛造下,我華夏創造出無數仁人志士,在她的養育下,我華夏湧現出不可計數的偉大的思想家。我們應該學習他們、銘記他們。語文,她具有很多重要性,她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都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所以,我們離不開語文,我們要學好語文

  

  成語是我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漢語言中的精華,它以其表達精練、形象生動的獨有特點,傳承了中華幾千年豐富的歷史文化。

  首先,積累成語能帶動字音、字形、詞彙的積累,鞏固語文基礎,這對學生完成考卷前面的那幾道選擇題有重要的幫助。

  顯而易見,成語幾乎囊括了我們漢語中所有常用的、不常用的字、詞。真正掌握一個成語,即應對這個成語的字音、字形、含意及使用都有一定的瞭解。如若學生能如此細緻的去認識每一個成語,何愁他們的語文基礎不紮實,何愁他的選擇題選不對呢。而事實上,字音、字形、熟語的運用那三道考查題往往就涉及成語,事實證明,成語的積累在這一方面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積累成語可以鞏固文言文的學習,提高學生解答文言文閱讀題目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成語大多是由古文化用而來。如“安步當車”出自《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不亦樂乎”出自《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和“形影相弔”出自李密的《陳情表》:“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正因如此,積累成語有助於加深學生對文言文的瞭解、鞏固文言文的學習。

  而在教學中,由於學生往往感覺需要掌握的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知識太零碎且難懂、難記,所以在應試時他們的文言文閱讀題目的得分一直不高,但在這裡,成語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含義與用法,從而提高學生解答文言文閱讀題目的能力。

  第一、成語可以用來幫助理解、記憶文言實詞的詞義與用法

  眾所周知,實詞的意項往往較多,那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幫助學生把每一個實詞的文言常用義項都記全、記牢呢?記別的不容易,記成語就太簡便了。例如常考實詞“臨”,它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有下列五個義項:①從高處王低處看,引伸義:從上監視著,統治。②到。③面對。④對著書畫範本摹仿學習。⑤lìn,哭。這五個義項的前三個為文言最常用義項,記這三個義項可能非常枯燥且容易遺忘,那我們可以嘗試去記這四個成語:居高臨下、君臨天下、身臨其境、如臨大敵。這個四個成語記住了,那三個義項也就形象地記住了。又如常考實詞“望”,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它有以下七個義項:①遠望。②盼望,期望。③名望,聲望。④祭祀山川。⑤埋怨,責怪。⑥之月光滿盈時,即農曆每月十五日。⑦〔望洋〕仰視,遠視。這七個義項的前三個為文言最常用義項,記它們可用下列三個成語:望梅止渴、大失所望、德高望重。事實上,高考常考的那120個實詞的許多常用義項基本都可以用成語作典型例子,記這些成語比純粹記義項或加記文言典型例句要簡易得多。

  當然,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實詞的活用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所幸成語在這裡依然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如:

  文言文中,名詞可以活用作動詞、狀語、使動和意動,那如何幫助學生掌握這四個用法呢,我們可以嘗試運用以下四個成語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一鼓作氣”,“鼓”原是名詞,這裡活用作動詞“擊鼓”;“馬革裹屍”,即用馬革包裹屍體,“馬革”原為名詞,在此用作“裹屍”的狀語;“汗牛充棟”,“汗牛”,使牛累出汗,“汗”原為名詞,這裡用作動詞;“幕天席地”,即把天當作幕,把地當作席,“幕”和“席”原為名詞,這裡用作動詞。

  實際上,文言動詞、形容詞、數詞的各活用,甚至通假字、古今異義現象,也可以從成語中找到對應的例子,用這些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實詞的活用十分省力又較為有效。

  第二、成語也可以用來幫助理解、記憶文言虛詞的詞義與用法。

  文言實詞的義項和用法大都可以從成語中找到對應的例子,相同的,文言虛詞也可以。如常考虛詞“以”,它的介詞用法和連詞用法常常被學生混淆,我們可以用下列四個成語來辨別:以卵擊石、以貌取人、物以類聚及坐以待斃。其中“以卵擊石”、“以貌取人”和“物以類聚”中的“以”均為介詞,分別翻譯成為“用”、“憑藉”、“因為”,因為它們的後面都有名詞、代詞或相當於名詞的其他詞類作它的賓語。而“坐以待斃”的“以”字後面沒有,所以它為連詞,可以翻譯為“來”。這種講解、記憶方法便於學生推斷、分析,能使學生對某個虛詞某項用法擁有較為深入的理解。當然,除了“以”字,其他的常考虛詞,比如“之”、“於”、“因”、“為”、“其”等也可以在成語中找到典型的例子。分析、整理這些成語可以使學生真正地理解、掌握各常考虛詞。

  第三、成語還可以用來幫助理解、記憶各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有賓語前置句、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等,成語中亦有此情況:如“歲不我與”、“時不我待”,即與《石鐘山記》“古之人不餘欺也”句式相同,都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何患無辭”、“何罪之有”都是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唯利是圖”、“惟命是從”等等詞中的“是”為賓語前置的標誌。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民為邦本”是肯定判斷;“人非草木”是否定判斷。如“見欺於人”、“見笑於大方之家”等,是有標誌的被動,“蔓草難除”等是沒標誌的被動。如“付之一笑”即為省略,它的完整表述應為“付之於一笑”。利用成語來學習文言句式同樣非常有效、簡易。

  總而言之,聯絡成語學習文言文,不僅對文言文的閱讀有幫助,還可使學生對成語的理解更準確、深刻,兩者可謂互相印證、相輔相成。

  最後,積累成語能夠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善於運用成語寫作能提高考場議論文的分數。

  成語總是能把生動的故事、豐富的意蘊凝縮為短短的幾字,如果學生在積累成語時能學習這種凝練表達、形象表述的方法,並把成語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那學生的作文一定不會出現內容空洞、表達羅嗦的情況,一定不會顯得蒼白無味。那成語在寫作中可如何運用呢?本人認為,成語在寫作中主要可以用於以下三個方面:

  一、用於行文表達。直接在文中運用成語表述,可使句子簡潔,使文章產生豐富的意蘊。

  二、用於幫助寫作文章的標題或中心。作文的標題或中心論點如果運用成語寫作,能夠更加醒目、凝練。

  三、用於作作文的寫作素材。成語當中包含了許多經典的小故事,如何把這些用於作議論文的論據,那文章的內容一定會更加豐富、文章的說服力一定會更強。

  而考場當中,由於教師評卷的時間往往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表達技巧、吸引評卷老師的目光,那作文的分數一定就較高,從這個方面來說,運用成語就成了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

  事實證明,積累成語在高中語文教學顯得十分重要,我們應把成語的積累與綜合運用納入我們的課堂教學當中,並把它作為一向長期堅持、重點指導的教學任務。我相信,如果這項工作能做好,一定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考試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