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禮儀與修養

  作為教師,在加強對學生的禮儀教育之前,必須特別注重自身的禮儀修養。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禮儀是一種文化,禮儀文化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它構成了一個人的形象的重要側面,是其外在形象與內在氣質及素質的綜合表現。課堂猶如演出的舞臺,教師是這個舞臺上的主要角色,教師的整體形象集語言、形體表演、手勢造型於一體,必須以其非凡的吸引力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才能對學生知識吸收、情操陶冶和思想教育起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禮儀修養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並直接影響學生能否健康成長。因此,教師的禮儀修養水平高低,是決定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教師禮儀修養十分必要,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時刻注意加強自身的禮儀修養,有關部門特別是師範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門都應該把教師禮儀修養教育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只有如此,才能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一、加強教師禮儀修養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歷史的腳步已進入21世紀,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再是領土、資源、人數的競爭,而轉變為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培養人才的關鍵在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因此,當今世界各個國家都對教育工作、對教師培養十分重視。早在1999年6月,在德國科隆舉行的西方八國集團高峰會議上,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八個國家的首腦討論了21世紀的教育政策,發表了《科隆憲章——終身學習的目的與希望》的主題報告,報告強調指出:“教師在推進現代化和提高現代化水準方面,是最重要的資源。教師的採用、訓練、配置及其素質能力實質性提升,是任何教育教育制度取得成功極其重要的因素。”

  這是因為,學校教育對幾乎所有兒童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部分,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決定著他們6—18歲的生活,決定著他們的前途和未來。兒童青少年時期接觸最多的是教師教師是影響學生人格和個性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長、教科書、電腦和大眾傳媒都不能代替教師的作用。

  教師對學生產生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教師的外在形象和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教師的儀表端莊、樸實、整潔、大方、自然,風度優雅,可以給學生充實、穩重、積極向上的感覺;而生活懶散、衣冠不整、不講衛生、做怪動作等不良儀表和習慣,會有損教師的形象。那些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嚴謹求實、無私奉獻、以身作則、表裡如一的教師總是會得到學生肯定並會影響到學生的終生。

  這些因素就決定了想成為教師的人在職前必須接受系統、科學的專門培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職後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接受繼續教育,適應形勢的發展,使教師的內在素養和外在形象相統一,儘可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對學生產生積極的、正面的影響。

  二、加強禮儀修養的重要現實意義。

  教師適當的形象設計,優雅的舉止,瀟灑的風度,是影響教育活動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意義表現在:

  第一,對形成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

  很多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都很強,他們第一次接觸教師時,會特別注意教師的儀表裝束,言談舉止,從而在心理上為教師定位,為自己與教師的關係劃上距離,是可親可信還是反感討厭?這就是第一印象。當然,在以後的接觸中,教師的德才學識會讓學生逐步瞭解,但教師良好的內在素養與外在形象的有機結合,會給學生留下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大有益處。調查表明,很多學生偏愛某一學科、喜歡某一老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第一堂課的影響。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師就必須有良好的禮儀修養,一舉一動,讓學生感到可親可敬。

  第二,有利於提高教師的威信。

  教師威信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僅與教師的知識、能力等密切相關,也同時受教師外在形象的影響。舉止文雅、穿著樸素、儀態端莊、作風正派的教師形象,有助於在學生中建立起威信,甚至成為學生爭相模仿和崇拜的偶像;反之,不注意個人儀表風度,衣衫不整、蓬頭垢面、濃妝豔抹、行為不檢等形象欠佳的教師,往往會成為學生背後議論的物件,從而使教師威信的樹立大打折扣,會影響學生對該學科的印象。

  第三,有利於樹立學生的形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自身形象能直接影響學生形象的塑造。教師在施教的同時,學生通過對教師形象的觀察和模仿,形成對自己形象的定位。在年齡越小的學生意識中,教師越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人,這就是家長常說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話”的原因。即使到了高年級,學生視野開闊了,與教師的關係也變的複雜了,但教師仍然是學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人物,教師形象仍然是許多學生模仿的榜樣,從而繼續對學生的形象設計起著不容忽視的引導規範作用。

  第四,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教育效果的好壞。目前教師完成職業任務的主要途徑仍然是言傳身教。如果教師不僅口說而且能真正身體力行,必然能留給學生良好的師者形象,獲得學生的尊重。這樣,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便於教師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實效。

  三、 教師禮儀修養的現狀及其原因。

  當前在素質教育、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勢下,多數教師很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對教師利禮儀修養的重要性也開始有了一定的認識。但由於某些主客觀原因的影響,在一些教師當中,仍然經常發生損害教師職業形象、背離教師職業道德的不文明表現,如穿奇裝異服、染彩色頭髮,塗指甲油,濃裝豔抹或珠光寶氣;隨意對學生說粗話、髒話,甚至侮辱學生人格;隨意體罰學生,導致學生身心受到嚴重傷害,等等。

  有的教師由於不良的言談舉止導致與學生、與同事關係緊張,也在學生家長中造成惡劣影響。

  造成一些教師禮儀修養缺乏的客觀原因,除了某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外,主要是長期以來我國學校忽視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禮儀修養教育。

  我國現行的師範教育制度和模式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應試教育的產物,培養的畢業生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專業知識、輕禮儀修養等弊端,長期以來,畢業生對口分配,使教師職業目前相當程度上仍處於可替代的地位,許多不願從事教育事業的人不得不做教師,而許多有志於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卻難以加入教師隊伍,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從事自己的職業,我們難以想象他會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難以想象他會注重對自身所從事事業的職業道德修養和禮儀修養,這就決定了很多在職教師,缺乏必要的禮儀修養。

  在教師的繼續教育方面,也存在著重學科專業,輕教學技能技法和教師禮儀修養等方面的問題,學習實效大打折扣。主觀原因是認識上的片面性,一些教師認為禮儀乃小事小節,無足輕重,不懂得自己的言談舉止、儀容儀表與與所從事職業特點的關係,沒有擺正自己的職業位置。現代交往強調以對方為中心,教師應根據社會期待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塑造自我形象,而不是僅憑個人的主觀愛好和以往習慣固執己見,我行我素。

  據調查,在我國師範院校各專業開設教師禮儀課是近幾年的事情。目前,魯東大學師範類本科生開設的主要是面向中小學教師的禮儀,包括校內禮儀和校外禮儀:教師的儀表、儀容、儀態禮儀***服飾、飾物、髮型、化妝、舉止等***;教師課堂教學禮儀;參加學校活動的禮儀;與學生、同事、家長交往的禮儀;人際交往禮儀;通訊禮儀等。

  在禮儀課的教學實踐中,多數學校十分重視引導學生把知和行、說和做統一起來,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實際訓練。以上內容對於規範教師形象極有幫助,它能使未來的教師們重新認識自我,提高基本素質,規範行為舉止,養成良好習慣,塑造美好形象,是教師向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步驟。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們對教師禮儀課頗感興趣,認為教師很有必要了解和遵守教師禮儀規範,而且學以致用,收效明顯。因為教師禮儀涉及到的很多內容適用於一般的社交場合,有利於解決許多困擾學生自身的問題。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教師與家長關係,以及其他社會關係,許多學生認為,通過禮儀修養課的學習,自己自身素質有了明顯提高,以前不會處理的事情現在知道該怎麼做了,以往沒有在意的細節現在開始關注了,許多非師範類的學生也主動選修或旁聽禮儀修養課,他們認為,禮儀修養課上講到的知識會對他們將來找工作提供很好的幫助。

  目前,那些接受繼續教育的中小學教師及高校教師的學習內容也涉及到教師禮儀,但通常只是部分準備評職稱的教師能瞭解到這方面的知識,而且課時明顯少於專業課,所講內容也很有限,有時候只是象徵性的講一點,或者只講一些枯燥的概念、定義,涉及到具體實踐的內容則一略而過,實際上這是一項本末倒置的行為,目前接受繼續教育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特別是一些農村中小學教師,年齡已經偏大,他們中的很多人是中專或大專學歷,甚至是民辦教師轉正而來,在學校期間根本沒有系統學習過禮儀修養知識,在基層教學期間也沒有機會接受專門的培訓,對他們的禮儀修養教育十分重要,決不能忽視。

  四、如何加強教師的禮儀修養。

  加強教師的禮儀修養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不是口頭上喊幾句口號就能解決,需要思想上的高度重視,還要有必要的設施和手段做保證,更需要有一個和諧的氛圍,具體來講,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視,提高有關部門和教師自身的思想認識。教師禮儀課的教學應從塑造教師個人形象入手,聯絡教師切身利益,使每一個正在從事以及將要從事教師職業的人真正懂得,教師禮儀修養不僅是教師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影響教師本身的事業發展以及自我實現,而且關係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這樣,學習者會在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把學習禮儀變為一種經常的自覺的行為,內化成一種習慣,並滲透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最終成為自然流露,體現出一種良好的個人修養和風範。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禮儀素質無疑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無一例外地要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和形象。

  第二,教師禮儀教育要有必要的課時、必要的輔助設施,教學形式和方法也應靈活多樣。學校應該定期開設禮儀修養課,安排所有教職工參加,保證必要的教學課時。同時,教學手段可以多種多樣,如通過錄象裝置錄下教師講課的語言及舉止等,自我糾正不足;在平時學校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和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內容;通過請專家作報告或看錄象等形式,經常地、反覆地向在職教師灌輸有關教師禮儀方面的知識,使禮儀意識自覺貫徹到教師的日常行動中去。

  第三,營造良好的禮儀環境和氛圍。在文明禮儀方面,學校每個教職員工都應當為人師表。然而,實際情況是,有的教職員工不修邊幅,蓬頭垢面,出口成“髒”,好著奇裝異服,影響了學校的整體形象和教育效果。因此,學校教職員工的基本形象和言行要求應以適當的制度和紀律的形式加以規範,以為學生樹立榜樣。同時,對學生的在校形象和言行也應有必要的文明規範,以淨化校園風氣。作為育人環境的學校應配備完善的硬體設施***如垃圾箱和痰盂等***,以達到環境育人的要求和效果。禮儀環境建設要充滿人文色彩和綠色理念,使校園自然環境清潔優美,人文環境令人自律,各種文明規範隨處可見。可在廳堂、樓梯等***處置放一面大鏡子,讓師生隨時注意整理自己的儀表。總之,要讓禮儀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讓師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美的薰陶和滋養。

  第四,培養高素質的禮儀教師隊伍。名師出高徒,教師的素質是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教師禮儀教育也是如此。禮儀教育涉及到心理、形象、語言、體態、人際交往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和技能,要求禮儀教師具備厚實的專業功底,廣博的知識面,熟知各種禮儀規範操作及科學的訓練方式。禮儀教師形象好,審美能力強,語言表述風趣,富有人格魅力,這樣的教師一出現在學生面前,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示範性和說服力。所以,作為禮儀教師,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在課堂內外營造一種文明的氛圍,以自己的一舉一動來實際詮釋良好禮儀規範的教育價值和無窮魅力。

  在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當教師文明優雅的口語與體態語、有聲語言與無聲語言有機的融為一體時,就會構成和諧的課堂教學整體旋律,彈撥出教書育人的最美樂章,這也是一名教師駕馭事業走向成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