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禮儀修養

  師的禮儀修養水平高低,是決定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加強教師禮儀修養十分必要,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時刻注意加強自身的禮儀修養,那麼,教師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一、加強教師禮儀修養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歷史的腳步已進入21世紀,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再是領土、資源、人數的競爭,而轉變為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的競爭,培養人才的關鍵在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因此,當今世界各個國家都對教育工作、對教師培養十分重視。早在1999年6月,在德國科隆舉行的西方八國集團高峰會議上,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八個國家的首腦討論了21世紀的教育政策,發表了《科隆憲章——終身學習的目的與希望》的主題報告,報告強調指出:“教師在推進現代化和提高現代化水準方面,是最重要的資源。教師的採用、訓練、配置及其素質能力實質性提升,是任何教育教育制度取得成功極其重要的因素。”

  這是因為,學校教育對幾乎所有兒童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部分,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決定著他們6—18歲的生活,決定著他們的前途和未來。兒童青少年時期接觸最多的是教師教師是影響學生人格和個性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家長、教科書、電腦和大眾傳媒都不能代替教師的作用。

  教師對學生產生影響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教師的外在形象和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教師的儀表端莊、樸實、整潔、大方、自然,風度優雅,可以給學生充實、穩重、積極向上的感覺;而生活懶散、衣冠不整、不講衛生、做怪動作等不良儀表和習慣,會有損教師的形象。那些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嚴謹求實、無私奉獻、以身作則、表裡如一的教師總是會得到學生肯定並會影響到學生的終生。

  這些因素就決定了想成為教師的人在職前必須接受系統、科學的專門培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職後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接受繼續教育,適應形勢的發展,使教師的內在素養和外在形象相統一,儘可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對學生產生積極的、正面的影響。

  二、加強禮儀修養的重要現實意義。

  教師適當的形象設計,優雅的舉止,瀟灑的風度,是影響教育活動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意義表現在:

  第一,對形成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

  很多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都很強,他們第一次接觸教師時,會特別注意教師的儀表裝束,言談舉止,從而在心理上為教師定位,為自己與教師的關係劃上距離,是可親可信還是反感討厭?這就是第一印象。當然,在以後的接觸中,教師的德才學識會讓學生逐步瞭解,但教師良好的內在素養與外在形象的有機結合,會給學生留下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大有益處。調查表明,很多學生偏愛某一學科、喜歡某一老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第一堂課的影響。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師就必須有良好的禮儀修養,一舉一動,讓學生感到可親可敬。

  第二,有利於提高教師的威信。

  教師威信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的形成不僅與教師的知識、能力等密切相關,也同時受教師外在形象的影響。舉止文雅、穿著樸素、儀態端莊、作風正派的教師形象,有助於在學生中建立起威信,甚至成為學生爭相模仿和崇拜的偶像;反之,不注意個人儀表風度,衣衫不整、蓬頭垢面、濃妝豔抹、行為不檢等形象欠佳的教師,往往會成為學生背後議論的物件,從而使教師威信的樹立大打折扣,會影響學生對該學科的印象。

  第三,有利於樹立學生的形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自身形象能直接影響學生形象的塑造。教師在施教的同時,學生通過對教師形象的觀察和模仿,形成對自己形象的定位。在年齡越小的學生意識中,教師越是值得尊敬和學習的人,這就是家長常說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話”的原因。即使到了高年級,學生視野開闊了,與教師的關係也變的複雜了,但教師仍然是學生生活世界中的重要人物,教師形象仍然是許多學生模仿的榜樣,從而繼續對學生的形象設計起著不容忽視的引導規範作用。

  第四,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師教育效果的好壞。目前教師完成職業任務的主要途徑仍然是言傳身教。如果教師不僅口說而且能真正身體力行,必然能留給學生良好的師者形象,獲得學生的尊重。這樣,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便於教師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實效。

  課堂教學中:

  A正確選擇目光投放點***把目光中心放在倒數二三排的位置,併兼顧其它***;

  B加強目光巡視,消除“教學死角”;

  C用目光給予訊號,控制學生分心;

  D提問和課堂討論時,對不同的情形採取不同的目光交流;

  E用目光制止學生的嬉笑打鬧。

  個別談話時

  ***1***相信我們的眼睛會說話,我們的思想及心態,正在通過眼神流露出來。

  ***2***要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對方。

  ***3***目光接觸的時間保持適中,不要死盯不放,也不要左顧右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