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複習計劃與方法

  有計劃地對自己的高考各個科目進行復習,事半功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高考複習計劃

  1、先梳理一下自身學習情況,以課本為基礎,結合自己做的筆記、試卷、掌握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等,合理的分配時間,有針對性、具體的去一點一點的去攻克、落實。哪塊內容掌握的不多就多花點時間,複習的時候要系統化,不要東一下西一下,最後啥都沒複習好。

  2、可以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複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複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啟用“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速讀記憶的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複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資訊、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絡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的時候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遇到錯的題***粗心做錯也好、不會做也罷***,最好能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獨立的錯題集***錯題集要歸類***,當我們進行考前複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複習物件,保證不再同樣的問題上再出錯、再丟分。

  高考複習方法

  不管什麼時刻都要鎮住腳步,不要讓任何情況來擾亂自己的思緒。在高考前的一段時期一定要達到“清心寡慾”這種境界。也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到在高考前不受到任何事情的干擾。

  2不要再做那些亂七八糟的試卷了,你要相信一切知識點都是源於知識點,如果很少有人能做成的題目,相信我不管你浪費多長時間都不能做好,還是珍惜好這段時間的每分每秒,多花點時間看看書本,多做做書本上的例題。

  3不要總是開夜工要很晚,這不僅僅會達不到效果,更重要的是影響你第二天的學習。

  4要做到學習與運動相結合,這不僅僅對身體有益,更重要的是能在高壓的學習之餘讓自己的身心得到修養。

  5不要總是把時間放在某一門學科上,要注意合理分配時間,特別是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科,一定要多花一點時間。

  END

  學習技巧

  集中精力,以學為先

  一旦開啟書本,優等生絕大多數都能做到電視不看、電話不接、零食不吃。精力高度集中,有一種投入其中、自得其樂的狀態。他們目標高遠,思想單純,不胡思亂想。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正事,理應先於娛樂,一心向學,氣定神閒,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忘我備戰。

  高效學習,分秒必爭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當我們晚上挑燈夜讀白天昏昏欲睡的時候,你肯定羨慕優等生在課堂上氣定神閒的精氣神,難道他們是神仙可以不眠不休,還是他們吃了什麼十全大補湯?其實優等生也是凡人,他們不會夜戰凌晨兩三點,而是抓住一切零散時間進行學習,比如每天在晨跑中、吃飯時、課間、課前、休息前等零碎時間裡記憶詞語,背誦公式,破解疑難,調整情緒。無論怎樣各具特色,有一點他們是一致的:保證學習時間,學會見縫插針利用好空餘時間,經過日積月累,效果很可觀。

  博覽群書,閱讀有方

  優等生對於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來源——閱讀也有一定的方法。速讀和精讀,閱讀前先看目錄、圖表及插圖,先有初步瞭解後再閱讀正文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當積極的閱讀者,不斷的提問,直到弄懂字裡行間的全部資訊為止,特別是弄懂知識的起點和終點,梳理好知識要點。一有空時間,就廣泛涉獵課外其他領域的知識。

  有條不紊,合理安排

  優等生把常用的與學習有關的東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做事有主見、有策略,每天有天計劃,每週有周計劃,按計劃有條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在合理的時候做合理的事情,該做啥時就做啥,不背道而馳。比如抓課堂效率,當堂聽,當堂記,當堂理解,不理解的話課下或者當天找時間主動找老師請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時間,勉勵自己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夠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動靜相宜。比如堅持緊跟老師步伐複習,不誤入歧途。比如堅持勤睜眼常開口,對課本上的東西多看,對未懂的內容能多問。總之做好學習、工作、生活的“司令員”,從容做事。

  發現問題,勇於提問

  課堂上勇於提問是優等生渴望和追求知識的表現,他們知道高分是來自對知識的透徹理解和掌握。在學習的過程中,把沒有弄懂的問題通過提問,通過愛問,達到深入研究,仔細體會的目的。所以在學生群體中間,好問的學生佔有老師大量的資源,有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不愛問的學生,就主動放棄了別人的幫助,讓自己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條理清晰,善做筆記

  優等生往往一邊聽課一邊記重點,不是事無鉅細全盤記錄,特別善於記下老師補充的東西,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特別是思維方法更是認真記錄。老師在課堂上強調的重點,在他的筆記本里都應該找到。有位尖子生在自己筆記中間畫一條線,一邊記老師的重點,一邊寫課文裡的註釋,複習一舉兩得。能及時整理自己平時細心積累的筆記本和錯題集,特別注意讓知識系統化,積極思考能解決什麼問題。

  勤于思考,舉一反三

  這一條貫穿於聽課、做作業、複習等各個階段。比如:做完一道題後,要對答案,這裡他們會有一個反思的過程,弄清這道題考的是什麼,用了哪些方法,為什麼用這樣的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又如:學習時不僅將課本中各知識點記住,還通過思考,抓住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甚至注意到不同學科之間的滲透,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識網路。

  嚴謹規範,書寫整潔

  通常,書寫整潔的解答比潦草亂畫的得分高。大家都有體會,乳白的鮮牛奶裝在髒兮兮的杯子裡,誰喜歡喝?其實不是老師在試卷評判過程中有多大的隨意性,工整地書寫便於讓老師判斷解題的過程,也是培養一種很好的書寫習慣。尖子生作業規範,審題認真,冷靜應答,把每次作業當作高考,作業工整,步驟齊全,術語規範,表述嚴謹。規範不僅訓練仔細認真品質,更能養成細心用心習慣,從而激發學習潛能。

  心態健康,善於調整

  不迴避問題,遇到問題能通過找老師或者同學或者自我反思進行自我調節,摒棄外界和自身的壓力,自覺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壓力為動力,不管是課業繁重還是輕鬆順利時,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斷地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在這樣不斷的積極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斷上升,通過努力,去想了、去做了,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一旦在學習中遇到了挫折,心情變得非常急躁時,就暫時停止學習,一個人靜靜地思索,進行心態的調整,不斷地在告誡自己——“寧可不打仗,絕不打亂仗”。備考階段與前期一樣,每一天都努力學習,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時間浪費在焦慮上。

  寬容豁達,熱情互助

  優等生的性格也是完善的,他們與同學開心地相處,遇事不斤斤計較,寬容豁達;珍視同學間的友誼,在學習中互相支援和幫助,經常一起討論學習中的問題,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並相互交流心得。有了這種和諧的同學關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高考複習技巧

  高三的學習,有它的特殊性。這樣的特殊性使它不同於高一、高二新課的學習。它更加側重的是學科問題的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講,高三複習的過程,就是不斷髮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但這一切的主體都是學生。高考,就是這樣一種檢閱,學科問題解決了多少,學科問題解決的如何。所以,學科問題解決的好和壞,直接影響高考的質量的高和低。

  高三,這樣複習最有效

  當我寫下“高三,這樣複習最有效”這個標題時,心裡不免忐忑和不安。在長期的教育生涯中,我們都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方法沒有好和壞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是的,沒有哪一種方法適合於所有學生,就好像沒有一種靈丹妙藥能醫治所有疾病一樣。

  高三的學習,有它的特殊性。這樣的特殊性使它不同於高一、高二新課的學習。它更加側重的是學科問題的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講,高三複習的過程,就是不斷髮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勵志一生

  這裡就涉及這樣一個問題,如何進行學科的問題解決呢?在高三,幾乎沒有人不提倡要制定學習計劃,根據學習計劃解決複習問題。但事實的情形又是如何呢?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基本現實,絕大數學生制定的計劃,沒有完成或者中途變更。就其原因,是學生的執行力不行?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這時,我想起五年前的一個小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這是一個國慶節長假,剛好輪到我值班。學校有個規定,值班必須巡視校園。作為分管高三的一位老師,就情不自禁地來到高三的教學樓,期待有一定的發現。當我巡視到高三***9***班教室時,看到一位男同學正專心致志的埋頭作業。我走到他的跟前,他都沒有發現。但我忍不住一種好奇,與這位同學交談。

  “同學,你好!我想打擾你幾分鐘可以嗎?”我問道。

  此時,他才抬頭,看到我,一下子站了起來,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注意到你。”

  “沒關係,國慶期間,你怎麼不在家看書?”

  “家裡學習的環境不是太好,學校比較清靜,比較容易靜下心來。”

  “國慶期間,你是怎樣複習的呀?”

  “我主要是完成老師的佈置的作業。”

  “除了老師佈置的作業,你還有其它的複習計劃嗎?”

  “我沒有訂計劃。我認為,計劃對我來說基本沒用。”

  “那,你多餘的時間在做什麼?你又是如何複習的呢?”

  “我多餘的時間,也是用來複習的。而我複習的內容主要是我的問題。”

  “那你的問題又來自哪裡呢?”

  “老師,我跟你說,我的問題主要來自平時,只要碰到不會的,只要不理解的,只要碰到遺忘的,我都將這些問題在問題本上專門記錄下來,當我將老師佈置的作業處理完畢後,我就投入這些問題的解決之中。每當我解決一個問題時,就在問題本上打一個大大的勾,以示自己的解決。此時,特有成就感,感覺到高三的生活很充實。別人所謂的高三單調、枯燥、乏味,我感覺不到。因為,對我來講,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是在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別人的問題,所以自我感覺進步很大!”

  “同學,你的這番話對我很有啟發,顛覆了我對計劃的認識。”

  國慶過後,我問了這位學生的班主任,班主任說,這位同學很有主見,學習方法也很特別,進入高三成績進步很大。於是,我就一直在跟蹤這位學生成績的變化情況。事實上,這位學生的成績曲線一直是呈趨勢,高考成績也是非常優異的,最終考入南京大學。

  這個故事,對高三學生的學習有這樣一個隱喻,高三的學習應該立足於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而問題的產生,並不是我們所能左右,而且是隨時都可發生,因此,計劃趕不上變化,不能說是學生的執行力不夠,應該這樣認為,學習本身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影響的因素相當之多。學生只能先將眼門前的事情***問題***先解決,這樣的事情***問題***對於學生而言,是最為緊迫的,也最為現實的,而且又是學生自己的,這樣的事情***問題***解決,不是最好的複習過程嗎?

  寫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學生到哪裡發現問題呢?或者,對後進學生而言,我處處是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對於前一個問題,在哪裡發現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哪裡遇到了困難和挑戰,這些困難和挑戰都是你的問題,隨時將他們記錄在自己的問題本中,今後的任務就是解決這些問題。以此類推,當你每天都在解決一個或兩個問題的時侯,長期下來,我們會解決若干個問題。此時,我們再想一想,高中又有多少個問題呢?其實也沒有多少個問題啊!還有一個小竅門,每天晚上睡覺前,先想一想,今天我解決了哪些問題?打勾!今天我又發現了哪些問題?記錄!這就是我明天及以後我要解決的問題!

  對於後一個問題,當一個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感到處處是漏洞的時侯,比較簡單的辦法,現將簡單的、基礎的問題記錄下來,當他/她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之後***事實上,他也不能大部分完成,此時,只需要完成基礎和簡單的習題即可,但要確保正確率,以及這些基礎性問題搞懂***,將這些簡單的問題加以解決,此時需要一定的記憶和背誦,哪怕是死記硬背。有些時候,技能或者作業,必須要一定的重複和鞏固,“重複是學***”,只有這樣才能熟能生巧。

  高三的學習,不復雜。高三的學習,很簡單。高三的學習,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於是,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哲學存在其中。問題哲學的一面就是,“有問題,問題就會越來越少;沒問題,問題就會越來越多。”這就是說在認知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那麼問題就會越來越少;反之在認知過程中沒有更多的思考、思索,提不出問題,那麼積累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問題哲學的另一面就是,“有問題,問題就會越來越多;沒問題,問題就會越來越少。”這就是說在認知過程中,你有問題,你一旦進入了問題領域,你就會發現需要研究的問題、思考的問題、解決的問題很多,很多;反之,你如果沒有更多的思考、思索,提不出更多的問題,也就是說你沒有進入認知問題領域,那麼你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

  當我們立足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時侯,這樣的高三複習最有效!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