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日記範文

  日記除了語文日記,還包括數學日記,英語日記等。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在有些數學問題上,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在昨天的數學課上,老師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頗有趣的數學題:有一池荷花,生長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長滿半個池塘的時候是第幾天?

  如果按照傳統的方法來思考的話,我們應該從條件出發,一步步的推.最後推出結論.可是在這道題中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這句話。於是,我就從後往前推:長滿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長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時候就長了半池。本來是日增一倍,現在便成了日減一倍,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19天。

  ***二***

  今天晚上,爸爸神祕地對我說:“小茵,我會‘摩法’,你信不信?” 我迫不及待地問;“什麼?你會摩法?是什麼摩法?”“摩法是這樣:你開啟一本書,我能借魔力,說出哪邊是偶數頁,哪邊是奇數頁。”爸爸神氣地說。哼,我才不信呢,我要求爸爸當場示範一下摩法。

  我拿起一本書,快速地翻著書,當爸爸叫了一聲“停”,我就停下翻書。爸爸語氣略帶神氣地說;“左邊是偶數頁,右邊是奇數頁。我計算了一下,嘿,神了!爸爸猜對了耶。我不服氣,又試了一遍,結果還是那樣。我不解地問爸爸:“爸爸,你是怎麼猜對?難道你真的有摩法?”爸爸微笑著回答我;“不,我並沒有摩法。我是按照‘書的左邊是偶數頁,書的右邊是奇數頁’這一規則猜對的”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今天,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我又學到了一個數學規則。數學真有趣!

  ***三***

  今天,我在數學1+2訓練上看到這麼一題,在一底面積為648平方釐米的立方體鑄體中,以相對的兩面為底去掉最大的一個圓柱體,求剩下的立體圖形面積是多少?

  看到這個題目,我犯糊塗了,想:只告訴一個底面積,這怎麼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媽媽,嘲笑我說:“哼,還說高水平哩,連這道題都不會做。”

  我知道媽媽用的是激將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勝心,讓我把這題做完。為了讓媽媽認為她的激將法成功了,我就硬著頭皮做了下去,可是怎麼想也理不出頭緒來。但是我並沒灰心,繼續做了下去,我做了出來。

  根據圖***要畫圖***可以發現,切掉一個圓柱,又出來一個同原來圓柱同樣大的洞,雖然這洞與圓柱體體積相同,但是它們的表面積並不相同,而是比原來圓柱少了兩個底面的面積。

  所以剩下的圖形面積應該等於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減去圓柱的兩個底面+圓柱的側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四***

  星期六,媽媽交給小明一個“重任”——去市場買魚。

  市場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小明擠到魚類區,剛好看見馬大叔在賣魚,馬大叔的魚都是活魚,很新鮮,所以被買走了很多,但還剩一些鯽魚,與雖少,不過條條都活蹦亂跳,想要掙脫盆的約束。

  小明說:“馬大叔,我是你這的常客,這些魚全賣給我,便宜點。”

  馬大叔一聽,哈哈一笑,說:“小小年紀就會討價還價了,行,給你個機會!”只見他拿起稱連同筐子稱了一下,說:“這筐魚原來連筐重28千克,有一家飯店一次買走了一半,然後又來了一位顧客,買走了剩下的一半,現在連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現在還剩多少千克魚,我就以最低價賣給你!”

  小明可是個倔強、不輕易服輸的人,他開動腦筋思考了起來:“38千克和14千克裡都包含了魚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賣掉了24千克。然後倒過來想,把現在剩下的魚看作一份,那位顧客來之前還有2份,於是就可以知道在顧客來之前還有兩份,那家飯店買走的魚就是2份,因此筐裡的魚原來就是4份,一共賣出了三份。”

  想到這裡,小明高興的說:“我算出來了,現在筐裡還剩24÷3=8***千克***,這個魚筐重2千克!”

  馬大叔豎起大拇指表揚道:“小明真厲害,好,我兌現剛才的諾言!”

  ***五***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麼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裡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麼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製作小製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