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

  地理是文綜中比較難的一科,也是同學們拉開文綜差距的科目,記憶好必考的知識點,才不會在地理考試中失掉不必要的分數。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考地理必考的九大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地理必考的九大知識點

  一、巧記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黑子和耀斑增多時,會發出強烈的射電,干擾地球電離層,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耀斑和太陽風放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衝擊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產生“磁暴”現象。帶電粒子流衝進地球大氣,被地球磁場捕獲,沿磁力線向地球兩磁極運動,與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二、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餘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於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於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日。

  三、日照圖中圖圖轉換過程中必須注意點

  日照圖判讀過程中,無論是區域性圖轉換為整體圖,還是組合圖轉換為常見圖,轉換時都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繪製轉換新圖時,一定要明確圖上點、線、面的空間關係。歸納起來主要有:

  ***1***地軸、直射點的太陽光線一定通過地球球心

  ***2***太陽光線所示的平面為黃道平面,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成23°26′的夾角。

  ***3***各緯線圈與赤道平行、與各經線相互垂直。

  ***4***各經線都相交於南北兩極點。

  ***5***晨昏線與各緯線既可垂直,也可斜交;與極圈內的各緯線還可相切、相離***極圈上出現極晝或極夜***;平分赤道***即赤道與晨昏線的兩交點經度相差180°,即赤道晝夜平分***;與各經線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線把相交的各緯線圈分為晝弧和夜弧,根據晝弧和夜弧的長度***所跨經度***可確定該緯線的晝夜長短;如果與各緯線垂直,則晨昏線必定通過南北兩個極點,且該日全球晝夜平分。

  2、把握好時間點的轉換。轉換時的注意事項主要有:

  ***1***赤道上晝夜始終平分,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位置可以通過時間計算***6時、18時***或通過經度判讀在新圖中找到。

  ***2***晨昏線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的確定,可以通過切點時間***12時、0時或24時***推算出經度,再通過直射點位置確定其緯度。

  ***3***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確定後,就可用平滑曲線連線起來,但要注意太陽光線與晨昏線始終垂直。

  ***4***太陽直射點永遠位於南北迴歸線之間,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的點永遠位於極圈上及其以內。

  四、等太陽高度線圖判讀技巧

  1、等太陽高度線圖是用等太陽高度線***由太陽高度相等的各點連線而成的線***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割槽域的分佈狀況,實質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檢視。

  2、判讀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主要內容:太陽直射點經度和緯度的判斷、各地地方時的推算、各地太陽高度的推算和比較、晝夜長短變化及與圖示時間相關的地理現象的判斷等。

  3、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應注意:

  ***1***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

  ***2***一般來說,等太陽高度線圖中最大的圓圈就是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即晨昏線;圖中所示的半球全部為晝半球。太陽直射經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在有數值標註的圖上,如果其最大的圓圈並不表示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就不是晨昏線。這種區域性圖表示的只是晝半球中太陽高度比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陽直射的緯線上***赤道除外***,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一定大於太陽高度的?差值?

  ***4***當太陽直射赤道時,直射經線的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南***半球時,北***南***極點位於最北***南***點以南***北***,北***南***極點與最北***南***點的距離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度數,圖上沒有南***北***極點。

  五、判讀鋒面氣旋的四大思路

  1、確定鋒面位置:鋒面一般形成於地面氣旋的低壓槽中,鋒線與槽線重合。在等壓線圖中,低壓中心等壓線向外彎曲最大的地方的連線就是槽線所在位置***一般有兩條***,也即鋒面所在位置。

  2、確定氣旋前後方向:先在圖中用一個箭頭表示氣流前進方向,箭頭指向北逆南順,氣流的前進方向為前方,反之為後方。

  3、判斷鋒面性質:氣旋東部氣流來自較低的緯度,氣溫較高,當它向高緯移動時,遇到來自較高緯度的冷空氣就形成了暖鋒。同樣的,氣旋西部氣流來自高緯度地區,向低緯運動時遇到來自較低緯度的暖空氣而形成冷鋒。即“東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樣。

  4、判斷雨區位置:雨區主要位於冷氣團一側,故暖鋒雨區在鋒前,冷鋒雨區在鋒後。

  六、判讀地殼物質迴圈示意圖的三個突破口

  1、各類岩石在地球內部經重熔再生都可以變成岩漿;

  2、岩漿岩只能由岩漿轉化而來;

  3、岩漿岩、沉積岩可以經變質作用變成變質岩,岩漿岩、變質岩可以經外力作用變成沉積岩,但沉積岩、變質岩不可能直接變成岩漿岩。

  七、判斷岩層的新老關係的四大技巧

  1、根據地層層序律確定:沉積岩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規律是岩層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層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據生物進化規律判斷:由於生物進化總是由簡單到複雜,由低階到高階,因此儲存複雜、高階生物化石的岩層總比那些儲存簡單、低階生物化石的岩層新。

  3、根據岩層的接觸關係確定:岩漿岩可以按照其與沉積岩的關係來判斷,噴出巖的形成晚於其所切穿的岩層,侵入岩晚於其所在的岩層。變質岩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而這多是在岩漿活動的影響下形成的,因而變質岩的形成晚於與其相鄰的岩漿岩。

  4、根據海底岩石形成和擴張過程判斷:如果是海底岩石,則離海嶺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離海嶺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或者說離海溝越近,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離海溝越遠,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注意進行上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

  八、何謂雪線及影響雪線的因素

  1、雪線的含義:雪線實際上為一個地帶。在高寒地區,由於氣溫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於融雪量,因而形成終年積雪區。雪線既是終年積雪區的下界,也是固體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發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線,故又將雪線稱為固體降水的零平衡線。雪線是控制冰川發育和分佈的重要界線,只有雪線以上的地區,才會形成多年積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圍視線以內有一半以上被積雪覆蓋且終年不化,這個高度就稱為雪線高度。

  2、影響雪線高度的因素

  氣溫:雪線高度與氣溫成正比,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

  降水:雪線高度與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則雪線高度高;降水量大,則雪線高度低。如副熱帶地區降水少,雪線最高,為5000—6400米;赤道地區降水多,雪線高度一般為4400—4900米。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背風坡降水少,雪線高。如喜馬拉雅山南坡雪線為4600米,北坡雪線則高達5800米

  地貌:地形對雪線高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陽坡氣溫高,冰雪消融量大,陰坡則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積雪,陡坡雪線較高,緩坡則相反

  氣候:氣候變化直接影響雪線高度,氣候變暖則雪線上升,氣候變冷則雪線下降

  注意:具體到某一山區,主要看氣候***包含了氣溫、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氣候”***與地貌兩方面對其影響的強弱。

  九、地震震級和烈度巧區別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兩個含義不同卻又有聯絡的概念。震級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級,即一次地震震源釋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對地面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發生,不論在哪裡觀測,震級只能有一個,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樣的。

  影響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級:震級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條件相同時,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淺:震源越淺,烈度越大。

  ***4***地質構造:地面有斷層處,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區烈度大。

  ***5***地面建築:危房或質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築物處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築物密集區比人口稀少、建築物少的地區烈度大。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一、交通運輸網中點的區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區位

  1.自然條件

  水域條件***航行條件***:等深線密──江闊水深,空間大,便於航行和停泊

  港灣:避風浪

  陸域條件***築港條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適當,地質穩定,拋錨空間大

  2.社會經濟條件

  經濟腹地:***港口服務的區域***經濟發達,輻射範圍大,客貨集散量大***影響港口的興衰***

  城市依託:單一大城市或某個城市群為依託,為港口提供人、財、物的優勢國家政策:政策支援,如自由貿易港,對外開放港

  ***二***汽車站的區位

  汽車站區位選擇的總原則是能夠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寬,與市內外交通聯絡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積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區位

  1.自然條件

  地形:平坦開闊、坡度適當,保證排水

  地質:有良好的地質條件,地基要穩,堅實

  氣候:少雲霧、大風、暴雨天氣日數

  2.社會經濟因素

  交通:要與市內有便利的交通聯絡

  經濟:要建在經濟發達的地區

  二、水電站的區位分析

  水量:與氣候、乾溼地區、河流的補給、流域面積或集水區域有關***由河流的位置判讀***

  落差:與穿越等高線有關或位於階梯過渡處

  具體開發:與地質、地貌***地形圖上一般要為峽谷,為了減少投資和工程量;地基要穩、堅實,少地質災害;與水庫選址相同***有關。

  三、水庫壩址的區位選擇

  1.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原因:峽谷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盆地、窪地地形建水庫庫容量大

  2.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儘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誘發地震、滑坡

  3.考慮佔地搬遷狀況,儘量少淹沒良田和村莊

  四、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氣象條件: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好,便於對衛星跟蹤觀察

  初速度:地球自轉的速度──緯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設中海南衛星發射場***;緯度高,初速度小。

  同一緯度,地勢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於降低發射初速度***也與能源有關***

  地形:地形開闊,便於對衛星的跟蹤觀察。

  能源:向東發射,節約能源

  2.人文因素

  人口密度:地廣人稀或人煙稀少,不干擾居民生活

  交通便利:我國的四個航天基地都便利

  國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

  航天工業基礎較好:如太原

  五、衛星著陸基地的區位分析

  氣象條件:天氣晴朗,大氣透明度高好,便於對航天器的跟蹤觀察。

  地形條件:地形平坦、開闊,少河流峽谷,有利於航天器或航天員的安全和便於目標搜尋

  人口密度:地廣人稀或人煙稀少,不干擾居民生活

  六、發展海洋水產業的區位分析

  1.大陸架寬、淺,水溫適宜,陽光充足,有利於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河流或徑流帶來豐富的有機質和營養鹽類

  3.寒、暖流交匯,海水發生攪動或冬季海水上泛,營養鹽類豐富

  七、旅遊業區位分析:

  旅遊活動包含三要素***從三要素去分析,有利於增強記憶***:

  1.旅遊者:主體

  相當於市場***臨近經濟發達地區,市場廣闊***

  2.旅遊資源:客體

  A.旅遊資源的質量、旅遊資源的叢集狀況、地域組合狀況。***旅遊資源的質量高、叢集狀況好、地域組合好***

  B.市場距離:旅遊地的最優吸引半徑***大或小******即旅遊資源與旅遊者之間的距離***

  C.環境承載量:旅遊活動容納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遊業:媒介

  A.地區接待能力:強或弱

  B.交通位置及通達性:直接影響遊客和數量

  八、商業街的區位分析

  市場最優:城市幾何中心,商業活動範圍大──一般以零售為主

  交通最優:市區環路或高速公路邊緣或街角處,交通便利──一般以批發為主

  商業小區:便民最優──建在居民住宅區內,由多種營業點組成

  消費人群:多

  高考地理得高分的知識點

  1、時間、時刻、時段、時區、區時和地方時:時間即時段又叫時間間隔,指時間的久暫,通常是用開始和終了的時刻來表示;時刻是指時間的遲早即時段影象中的某一點,時刻因適用經度的不同分地方時和標準時***區時***;地方時是地球自轉的效應,為克服其在使用中的諸多不便,人類建立了時區和區時的概念,前者指空間,後者指時刻。

  2、斷流、季節河和時令河:斷流是河流缺水最明顯的標誌,有自然原因如塔里木河一二月份斷流,也有人為原因如黃河從斷流到續流;季節性積水的河流叫季節河,也叫時令河。好比時令病就是指一定季節流行的病。

  3、理論時區和現實時區:某一種標準時適用的地區範圍叫時區,分理論時區和現實時區,理論時區是按經度把全球分成24區,每區跨經度15度,各區中央經線都是15的整倍數分別為各區統一使用的時間,每一個時區的空間範圍很嚴格;現實時區指某標準時適用的範圍突破了理論時區的侷限,如中國統一使用東八區的區時。

  4、徑流、徑流量和流量:徑流指大氣降水除去損耗後沿地面或地下運動的水流,按徑流途徑分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按形成的水源條件可分為降雨徑流和融雪徑流;徑流量指在一定時段內通過某一河流斷面的水量,有年徑流量、月徑流量、日徑流量等;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過水斷面的水流體積,單位為每秒立方米,是反映徑流資源和水庫水量變化的基本指標。

  5、降水、降雨和降水量:降水指從雲霧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態水和固態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其中的雨水部分叫降雨;降水量指一定時段內,降入到平地上未經滲漏、蒸發、流失的降水所積成的水層深度***固態降水摺合成液態水計算***單位為毫米。

  6、陣風、盛行風和焚風:陣風指短時間內風向變動不定,風速強弱變化劇烈的風;盛行風即某一時期廣泛流行某一種風向的風如季風,也叫主導風;焚風指沿山坡向下吹的熱而乾的風,空氣比較乾燥,受其影響易發生森林火災。

  7、沖積平原、三角洲和沖積扇:沖積平原指河流攜帶泥沙進入低平地區堆積而成的平原;由三角洲發展而成的平原叫三角洲平原,常位於河流注入海洋或大湖地區;山地河流出口處的扇形堆積地貌為沖積扇。

  8、地形、地勢和地質構造:地形指地表形態,一般看作地貌的同義詞,表現為五種不同的地形種類;地勢為地表起伏大勢,如我國地勢大致西高東低;地質構造指地殼及組成它的地質體***岩層、巖體***的空間展布和形態特徵,如褶皺、斷層。

  9、汛期和凌訊:汛期指江河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雨或冰川積雪融化引起定時性水位上漲的現象,因發生時期及原因不同,可分為春汛、伏訊、秋訊、凌訊等。凌訊比較特殊,一般出現在化凍期,河道里的冰凌對水流的阻力作用而引起的漲水現象,常發生在溫帶從緯度較低流向較高的河段上。

  10、陰曆、陽曆和陰陽曆:陰曆是根據朔望月的長度安排歷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歷月等於朔望月;陽曆根據迴歸年的長度安排歷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原則上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均歷月為迴歸年的十二分之一,其季節含義較明顯;陰陽曆其性質介於陰曆和陽曆之間,我國的農曆***夏曆***是一種陰陽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