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文化的相關視訊

  中國的飲茶文化起源很早,早在秦漢之前,就已在四川一帶盛行,人們自古就有飲茶的習慣。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關於茶的起源說法不一,更有豐富的軼聞趣事,例如相傳神農氏嘗百草,茶葉是最早被神農氏發現的草藥,因而有中國的茶源自神農的說法,而“茶”字的起源,最早也可見於神農氏所著的《神農本草經》一書。

  《神農本草經》

  此外,中國古籍《爾雅》也曾記載茶樹的起源,資料顯現了中國境內擁有十個省份大量發現茶樹的事蹟。歷經朝代更迭,中國的飲茶文化逐漸受到時人的重視,到了唐代,茶聖陸羽所著《茶經》更成為世上現存最早的茶著作。

  中國五千年的發展程序中,喝茶作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喝茶不僅作為人們的日常習慣,更體現了人們品茶的生活美學,正所謂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境地。

  唐·周昉《調琴啜茗圖卷》

  茶禪一味

  喝茶不但能使人清心寡慾,還能使人養氣頤神。俗話說茶品如人品,喝茶要像體悟人生一樣,除了鑑賞其色、香、味之外,更要領悟茶中的苦澀、甘甜之美,就像感悟人生中的悲歡離合一樣。禪宗裡也有“茶禪一味”的說法,人生本如一壺禪茶,茶有濃淡,也有冷暖,喝茶如修道,用一顆悲憫的心來品味茶的千萬滋味,悟出喝茶的真性,才能體會人生的百味。

  對眾生而言,茶品是一種修禪,人們在喝茶過程中,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修養,如同人有永珍,茶有千面,特別是在修養過程中,讓自己放下我執,以茶洗盡浮塵,體會“花開見佛”的美好,如同白落梅在《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一書中所提修禪的意境:“何時見佛?在流年裡等待花開,處繁華中守住真淳,於紛蕪中靜養心性,即可見佛。

  茶與繪畫

  茶與繪畫也有著密切的關聯,喝茶講究人品的高潔,天人合一是為茶人的最高境界,而繪畫亦講求人品的修為,通過繪畫的過程,使其心靈平靜,也是一種陶冶性情的方式。王昱《東莊論畫》曾言:“學畫所以養性情,且可滌煩襟,破孤悶,釋躁心,迎靜氣,昔人謂山水畫家多壽,蓋煙雲供養,眼前無非生機,古來享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

  繪畫不僅是審美,也關乎人品,亦關乎心境,更與喝茶相同,因此無論是禪茶,或是禪畫,皆屬個人精神層面的文化活動。

  中國的茶文化有著極其豐厚的內涵,作為中國的傳統習俗,是自古文人雅士愛好的生活藝術,因此,茶不僅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藝術形式,更能為畫家提供豐富的創作素材。唐代喝茶蔚然成風,特別是市民階級,喝茶成為人們日常流行的事情,直至宋代更達至高峰。由於製茶的進步,沖茶技巧的改變,為人們帶來喝茶的便利性,因此,日常喝茶的習慣不僅流行於市民階級,更擴散至士大夫階級,如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蘇轍、陸游等等都曾熱衷於鬥茶的娛樂活動。北宋宋徽宗於大觀元年***1107***撰寫《大觀茶論》,對茶進行全盤考究,內容豐富廣泛,並記載詳細茶事活動。

  故此,茶事活動從市井小民到士大夫、貴族、皇室的興盛風潮,可知宋代重視茶事的程度。在不同時代中,中國的茶文化亦反映出不同的時代精神,歷朝歷代也不乏以茶事作為繪畫主題的畫家。根據研究顯示,最早的茶事作品為唐代的三件作品,分別為周昉的《調琴啜茗圖》,閻立本的《蕭翼賺蘭亭》和佚名的《弈棋仕女圖》,其中又以閻立本的《蕭翼賺蘭亭》畫的最傳神,畫中所繪內容如畫作之名,畫中描寫唐太宗手下的監察御史蕭翼,設計騙取辯才和尚收藏王羲之《蘭亭集序》手卷的故事。

  此外,在畫中左下角可見有兩位正在烹茶的人物,身形大小明顯小於其他三人,在此說明畫家對中國人物畫所表現的重要模式,即人物的大小反映空間的距離遠近,或是反映出人物在畫中的重要性,例如主要人物放大,次要人物縮小的概念。

  此外,更有多數畫家描繪茶事,如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就描寫了貴族階級在家中宴客喝茶的娛樂情景,周文矩的《飲茶圖頁》也反映了文人雅士喜愛三五好友齊聚,論畫、品茶的雅興生活;南宋劉松年的《鬥茶圖》和清代汪承霈的《群仙集祝圖》皆記敘了民間愛茶人士的鬥茶活動,生動的描寫出人物對茶的特殊情感,也說明了該時代民間流行的娛樂情景,特別是鬥茶的器具更如實的刻畫,描繪的過程皆體現了畫家高超的觀察能力與寫實技巧;

  明代丁雲鵬的《煮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圖》、《品茶圖》,以及陳洪綬的《品茶圖》,清代高簡的《松林煮茶》等等,皆訴說了市民階級或文人雅士日常愛好喝茶的情形。通過畫家栩栩如生的描繪,作品除了具備反映時代的敘述功能,更有畫家自許品茶亦如人品的高尚修為,由此可見中國茶文化與書畫的密切淵源。

  中國的茶文化以雅為主,而雅字更反映著文人平時喜好的生活狀態,凡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文人更愛藉助喝酒、喝茶的雅興來吟詩作對,因此自古文人雅士愛好飲茶的習慣,也讓茶成為歷代畫家關注的題材,以茶入畫不僅反映了人們的日常,我們也能藉由觀看中國畫裡的茶文化,進而提升自我的品茶意識,並瞭解到中國茶文化在中國傳統中的重要性。

  中國飲茶文化的飲茶步驟

  1、溫杯和淨手

  將茶杯洗淨,用開水稍微燙過。此為溫杯。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這叫潔具提溫。

  2、醒茶

  將茶葉放入高溫燙過的茶杯中,用85攝氏度的開水沖泡,水量蓋過茶葉稍多一些即可。等茶葉舒展片刻,將水倒掉。這一步有何意義呢?其目的是使茶葉完全甦醒過來,重新煥發出茶葉的本質。並且茶葉中的一些雜質,碎末,此時也隨之流出,使得下一步沖泡的茶質將更清新,潔淨。

  3、沖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這樣做既是美觀,也有向客人表示敬意之意。可適當提高水壺的位置,由上而下,水流如瀑布一般落入杯中,叫杯底的茶葉泡個澡。注意泡茶的水溫80-90度為好。

  4、春風拂面

  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為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5、封壺分杯

  蓋上壺蓋,儲存茶壺裡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6、聞茶

  剛剛泡好的茶溫度過高,此時不宜牛飲,先仔細欣賞一番,聞其香,觀其色,形之變化。這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茗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7、飲茶

  待茶湯涼至適口,且慢慢品嚐。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

  茶禮儀:

  ***一***鞠躬禮: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種。根據行禮的物件分成“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與"草禮'***用於說話前後***。站立式鞠躬與坐式鞠躬比較常用,其動作要領是:兩手平貼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彎腰,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彎腰到位後略作停頓,再慢慢直起上身。

  行禮的速度宜與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現不諧調感。"真禮"要求行九十度禮,"行禮"與"草禮"彎腰程度較低。在參加茶會時會用到跪式鞠躬禮。“真禮”以跪坐姿勢為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蓋間只留一拳空當***切忌低頭不彎腰或彎腰不低頭***。

  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行禮”兩手僅前半掌著地,“草禮”僅手指第二指節以上著地即可。

  ***二***伸掌禮:這是品茗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禮節,表示"請"與"謝謝",主客雙方都可採用。兩人面對面時,均伸右掌行禮對答。兩人並坐時,右側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方伸左掌行禮。

  伸掌姿勢為:將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邊,四指自然併攏,虎口稍分開,手掌略向內凹,手心中要有含著一個小氣團的感覺,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顯得輕浮。行伸掌禮同時應欠身點頭微笑,講究一氣呵成。

  ***三***叩指禮:此禮是從古時中國的叩頭禮演化而來的,叩指即代表叩頭。早先的叩指禮是比較講究的,必須屈腕握空拳,叩指關節。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化為將手彎曲,用幾個指頭輕叩桌面,以示謝忱。

  ***四***寓意禮: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禮儀動作,最常見的有:

  鳳凰三點頭。用手提壺把,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向來賓鞠躬三次,以示歡迎。高衝低斟是指右手提壺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開水壺提升,此時水流如"釀泉洩出於兩峰之間",接著仍壓腕將開水壺靠近茶杯口繼續注水。如此反覆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斷流收水。

  雙手迴旋。在進行迴轉注水、斟茶、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迴旋。若用右手則必須按逆時針方向,若用左手則必須按順時針方向,類似於招呼手勢,寓意“來、來、來”表示歡迎。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去,去、去”了。

  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

  斟茶時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話說:“茶滿欺客”,茶滿不便於握杯啜飲。

  注意事項

  ***一***品茗活動前,沖泡者應落落大方又不失禮貌地自報家門,最常用的開場白是“大家好!我叫某某,很高興能為大家泡茶。有什麼需要我服務的,請儘管吩咐。”

  沖泡開始前,應簡要地介紹一下所沖泡的茶葉名稱,以及這種茶的文化背景、產地、品質特徵、沖泡要點等。但介紹內容不能過多,要語言精練,語意正確,語調親切,使飲者感到茶道是一種高雅的享受。

  在沖泡過程中,對每一道程式,要用一兩句話加以說明,特別是對一些富有寓意的操作程式,更應及時指明,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當沖泡完畢,客人還需要繼續品茶,而沖泡者不得不離開時,應徵求客人的意見,如"請大家慢用,隨時恭候您的吩咐,現在我可以離開嗎"?這樣顯示出對客人的尊重。

  ***二***主人在泡茶款客前,先拿出一些名優茶放在茶盤中,供客人挑選,以表達主人對客人的尊重,同時讓客人仔細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和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