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香的簡介

  引言:孫夫人,乃孫權之妹,名曰孫仁。多景樓***孫尚香的閨閣***劉備向東吳借荊州不還,魯肅身負干係;周瑜一為救友,二為國計,於是上書孫權,教使“美人計”,進妹予劉備為夫人,誘其喪志而疏遠屬下

  

  孫夫人,乃孫權之妹,名字不詳。劉備定荊州時,孫權對其十分畏憚,於是進妹予劉備為夫人,重固盟好。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劉備每入,心內常覺凜然驚懼。諸葛亮曾說:「主公***劉備***在公安時,北畏曹公之強盛,東憚孫權之進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此之時,進退狼跋……」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夫人自以孫權之妹的身份,驕妄豪強,常帶著一群東吳吏兵,在荊州縱橫不法。既爾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大遣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

  孫夫人,乃孫權之妹,名字不詳。劉備向東吳借荊州不還,魯肅身負干係;周瑜一為救友,二為國計,於是上書孫權,教使「美人計」,進妹予劉備為夫人,誘其喪志而疏遠屬下。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不料在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安排下,假婚成真姻;後來夫人更助劉備返蜀,於路上怒斥追襲的吳將。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遣周善引領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彝陵之戰,劉備戰敗,有訛言傳入吳中,道劉備已死,孫夫人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後人為其立廟,號曰「梟姬廟」。

  人物故事:

  冷箭不放·智回荊州

  話說回來,孫夫人真是大器,然而又是何等的善於體貼人。在 趙雲拆開 諸葛亮所授的錦囊之後,和劉備商議回荊州的事情,劉備還在假情假意,暗暗落淚,梟雄本色暴露無遺。再看孫夫人是多麼深明大義,【“你休瞞我,我已聽知了也!方才趙子龍報說荊州危急,你欲還鄉,故推此意”】,將劉備所有的小心眼都衝到九霄雲外。可是劉備居然淚如雨下。可孫夫人毫不介意,【“丈夫休得煩惱。妾當苦告母親,必放妾與君同去。”】在劉備還在為著回荊州的藉口時,孫夫人又【沉吟良久】,可見孫夫人相當有智慧,思維縝密。果然在她的藉口下,劉備一行終於可以回荊州了。在劉備歸途中,孫權令 陳武、 潘璋選五百精兵,無分晝夜,務要趕上拿回。但是程普說:【“郡主自幼好觀武事,嚴毅剛正,諸將皆懼。既然肯順劉備,必同心而去。所追之將,若見郡主,豈肯下手?”】好傢伙,居然讓諸將皆懼,實在是令人佩服。要知道在當時的社會中,女子是處於弱視群體,只有女子懼怕男子,唯獨這位孫夫人能夠讓諸將懼怕她,為千百年來一直受男子主義壓迫的姐妹們揚眉吐氣了一回。再往後,徐盛,丁奉受 周瑜命令追上來時,好個孫夫人,,一通大罵將追兵罵退。演義中是這麼說的:【孫夫人大怒曰:“周瑜逆賊!我東吳不曾虧負你!玄德乃大漢皇叔,是我丈夫。我已對母親、哥哥說知回荊州去。今你兩個于山腳去處,引著軍馬攔截道路,意欲劫掠我夫妻財物耶?”】口才是如此的好,思維是這等的快。 等到潘璋等人合兵來追時,孫夫人再次發揮巨大的作用。【玄德正行間,忽聽得背後喊聲大起。玄德又告孫夫人曰:“後面追兵又到,如之奈何?”夫人曰:“丈夫先行,我與子龍當後。”玄德先引三百軍,望江岸去了。子龍勒馬於車傍,將士卒擺開,專候來將。四員將見了孫夫人,只得下馬,叉手而立。夫人曰:“陳武、潘璋,來此何干?”二將答曰:“奉主公之命,請夫人、玄德回。”夫人正色叱曰:“都是你這夥匹夫,離間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我奉母親慈旨,令我夫婦回荊州。便是我哥哥來,也須依禮而行。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罵得四人面面相覷,各自尋思:“他一萬年也只是兄妹。更兼國太作主;吳侯乃大孝之人,怎敢違逆母言?明日翻過臉來,只是我等不是。不如做個人情。”軍中又不見玄德;但見趙雲怒目睜眉,只待廝殺。因此四將喏喏連聲而退。孫夫人令推車便行。】做事好果斷啊,先是罵得他們理虧,讓自己站在優勢地位,然後完全不理東吳諸將,下令推車便走,厲害的狠噢。有詩讚曰:【 吳蜀成婚此 水潯,明珠步障屋黃金。誰知一女輕天下,欲易劉郎鼎峙心。】一女輕天下,至於孫夫人的魄力和氣勢,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