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史記的故事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商代秦人

  費昌是大費的玄孫,生活在夏桀的時候。他看到夏人政治黑暗而商族正在日益興盛,便率領族人離開夏朝去投奔商族。他本人做了商湯乘車的御者,幫助商湯在鳴條戰役中打敗了夏桀。孟戲、中衍二人是大廉的玄孫。中衍長著鳥一樣的身體,但是卻能像人一樣說話,非常奇特。太戊帝聽說此人以後,打算任命他為自己乘車,但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吉利,因此進行占卜以定吉凶。結果是吉,於是,太戊帝把中衍召來為自己駕車,並且把自己美貌的女兒嫁給了他。從太戊帝以後,中衍的後代子孫裡每世都有人建功立業,成為商朝的輔政大臣。因此,嬴姓一族在商朝大都顯貴,勢力也非常強大,最終成為了諸侯。中衍的玄孫名叫中潏,中潏與他的族人居住在西戎地區,保衛商朝的西垂疆域,他的兒子名叫蜚廉。

  蜚廉生了個兒子叫惡來。惡來力氣過人,而蜚廉則善於奔跑,父子二人都憑藉各自的特長侍奉商紂王。周武王興兵伐紂的時候,一併殺掉了惡來。此時,蜚廉正在北方為紂王制作石質棺材。事成以後,蜚廉準備回京覆命。但是,紂王已死,蜚廉無處覆命,於是他在霍太山建築祭壇,祭奠紂王並向他覆命。在修築祭壇時,蜚廉得到了一具石棺,上面的刻文說:“上帝詔令處父***蜚廉的別號***不要參與殷人的叛亂,特意賞賜給你這具石棺,來光大你的氏族。”蜚廉去世以後,就被安葬在霍太山。

  :賢者百里奚

  秦穆公是宣公的弟弟。宣公去世以後,他的弟弟成公即位。成公去世以後,穆公即位。他登基第一年,便親率軍隊攻伐今陝西省平陸縣的茅津,取得了勝利。三年以後,他將晉國公主,即晉國太子申生的姐姐迎娶為夫人,藉此與晉國結好。

  此時,晉獻公滅亡了虢國、虞國,俘虜了虞國國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被俘以後,以秦穆公夫人僕役的身份陪嫁到秦國。此後,百里奚從秦國逃跑,打算逃到楚國去,不料,在邊境上被楚人捉住了。穆公聽說了百里奚賢能,便想用重金贖回他來輔佐自己。但是,他擔心重金會讓楚人產生更大的貪慾,反而不會釋放百里奚,想了好久,穆公就派使者對楚人說:“我國的陪嫁奴僕百里奚現在被你國捉住,我國打算用五張黑色公羊的毛皮來贖回他。”楚人並沒有多想就答應了這個要求,把百里奚交還給了秦國。

  當時百里奚已經有七十多歲了,被關在監獄裡,秦穆公親自到監獄裡把他釋放出來,和他討論治國的道理。百里奚辭謝說:“在下是亡國之臣,哪裡還值得君王您的詢問!”穆公回答說:“虞國的國君不能重用你,因此而亡國,這是他不識人才,這並不是你的罪過。”穆公執意向百里奚請教,兩人促膝長談了三天三夜,秦穆公很受啟發。穆公很賞識百里奚,便讓他輔佐自己,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因為百里奚是用五張黑色公羊的毛皮贖回來的,所以秦人稱之為五羖***黑色的公羊***大夫。對於如此的尊崇,百里奚推辭說:“我有一個朋友叫蹇叔,我的才能還不如他呢,只不過他的賢能不被世人所知。從前,我在遊歷齊國的時候,落魄到了討飯的地步,就是蹇叔收留了我。後來,我曾經打算追隨齊國國君無知,蹇叔阻止了我,不讓我去。不久齊國就發生了內亂,於是我也因此而免於禍亂。此後,我又到了周朝。周王子頹特別喜歡牛,我就借養牛來接近他。等到頹要任用我的時候,蹇叔再次勸阻了我,讓我離去,這才又一次倖免於難。我侍奉虞國國君,蹇叔不同意,我雖然知道虞君不會重用我,但是因為貪戀功名利祿,我仍然留了下來。我兩次聽從蹇叔的勸告,都得以倖免於難;但只一次沒有聽從他的意見,便遭遇了虞君亡國的災禍。因此,我深深地瞭解了蹇叔的賢能。”於是,秦穆公派人用重禮迎請蹇叔,任命他為上大夫。

  :千里奔襲

  穆公三十年,秦國協助晉國圍困鄭國。鄭國派使者向穆公闡明瞭秦晉兩國滅亡鄭國的利害關係,語重心長地說:“滅亡鄭國只會使晉國的實力增強,這對秦國不但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晉國的強大會使秦國產生更大的憂患。”秦穆公聽了之後感到很有道理,於是罷兵回國了,晉國也隨即撤兵。

  後來,鄭國的內奸向秦國獻計說:“我把守著鄭國城門,秦國可以派兵來襲擊鄭國。到時候,我們雙方里應外合,此事必成。”對於此事,穆公詢問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見。而他們卻都回答說:“我軍途徑好幾個國家、行程千里去襲擊他國,很難取得成功。既然有人出賣鄭國,誰又能知道我國會不會也有內奸隊動向告訴給鄭國呢?所以,此次奔襲不能進行。這一次,一向英明、仁義的穆公卻沒有聽從賢臣的建議。他任命白乙丙、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和蹇叔之子西乞術為,率軍襲擊鄭國。軍隊出征那天,蹇叔和百里奚前來送行,卻痛哭不止。穆公聽說此事,不高興地問他們說:“軍隊出發作戰,你們卻在此痛哭,這是什麼意思啊?”二位老人回答說:“臣下不敢打擊軍隊的士氣,只是我們的兒子從軍出征,而臣下已經年老,恐怕他們回來晚了就無法相見了,因此在這裡哭泣啊。”二位老人退下後,私下裡對他們的兒子說:“秦軍如果失敗,一定是在崤山這個險要之地。”

  秦軍一路東行,先是越過晉國領土,接著經過周王室都城洛邑的北門。王室成員王孫滿見狀,感慨地說:“秦軍行動不合禮法,肯定會失敗的!”當秦軍行進到滑這個地方時,正巧碰見了鄭國商人弦高。弦高當時驅趕著一群牛,準備到周地去做買賣。他遇見了秦軍,看出他們要去攻打自己的國家,擔心自己被捉去殺掉,便隨機應變,把自己的牛獻給了秦軍,並且對他們說:“聽說貴國打算征伐我國,因此我國國君正在認真謹慎地準備抵抗貴軍,並且派在下用這些牛來犒勞各位。”聽了弦高這番話,秦國的三位互相合計道:“我軍準備奇襲鄭國,不料鄭國已經知曉我軍動向,等到我軍趕到鄭國,最佳的進攻時機早已經錯過了。”於是,秦軍滅掉了晉國的邊疆城邑滑城***在今河南省偃師市東南***,就班師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