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史記的成語故事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作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那個動盪年代的歷史。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毛遂自薦

  秦國圍攻邯鄲的時候,趙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平原君想選出門下文武兼備的二十名食客一同前往楚國,結果只選出了十九人,剩下一人沒有著落。這時一個叫毛遂的人,徑自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大王,我聽說您要跟門下的二十名食客到楚國去,讓楚國訂下合縱盟約。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您就拿我充個數一起去吧。”平原君問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有幾年啦?”毛遂回答道:“到現在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說:“有才能的賢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錐子放在口袋裡,它的鋒尖立即就會顯露出來。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已經三年,我的左右近臣們從沒有人稱讚推薦過你,我也從來沒聽說過你,這說明先生沒有什麼專長啊。先生還是留下來吧。”毛遂說:“我今天請求把我放在口袋裡。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裡,整個錐鋒早都會脫露出來,而不只是露出一點兒鋒尖就罷了的。”平原君被毛遂的話感動了,最終覺得這個毛遂確實不是個等閒之輩同意讓他一同前去。那十九個人則互相使眼色示意,暗暗嘲笑毛遂不自量力。

  :料事如神

  虞卿是個能言善辯的說客。他第一次拜見趙王,趙王便對他青睞有加;第二次拜見趙王,就當上了趙國的上卿,所以國人稱他為虞卿。

  有一次,秦、趙兩國在長平交戰,趙國初戰不利。趙王便召來樓昌和虞卿商議說:“我軍初戰不利,我要卷甲赴敵與秦軍決戰,你們看怎麼樣?”樓昌說:“大王,現在秦軍勢力強大您不如派使臣去求和。”虞卿說:“樓昌認為不求和我軍必敗,可是和談主動權在秦國一方。而且大王您估計秦國是不是一定能擊敗趙國的軍隊呢?”趙王回答說:“秦國已經竭盡全力毫不保留了,必定能擊敗趙軍。”虞卿接著說:“大王不如派使臣帶上珍寶去聯合楚、魏兩國,楚、魏兩國想得到大王的珍寶,一定會接納我們的使臣。趙國使臣進入楚、魏兩國,秦國懷疑天下諸侯聯合抗秦,一定會恐慌。這樣,和談才能夠順利進行。”但趙王沒有聽從虞卿的意見,直接派出鄭朱到秦國聯絡。趙王又召見虞卿說:“秦國已經接納鄭朱了,您認為怎麼樣啊?”虞卿回答說:“大王的和談是不會成功的,趙軍必定會被擊敗。鄭朱是個顯貴之人,秦王一定把鄭朱來到秦國這件事大加宣揚給天下諸侯看,到時候,楚、魏兩國認為趙國已經和秦國求和,必定不會再來援救大王。秦國知道天下諸侯不援救大王,怎麼還會和我們認真和談呢?”事情果然如虞卿所說,秦國終究不肯和談,結果在長平大敗趙軍。

  :禮賢下士

  魏國有位隱士名叫侯嬴,已經七十多歲了,因為家裡貧窮,他就去擔任大梁城夷門的看門人。無忌聽說了他的賢能,便前往拜訪,要送給侯嬴豐厚的禮物。侯嬴不肯接受,說道:“我修身養性幾十年,總不能因為看門貧窮的緣故而接受公子的財物啊。”無忌聽後就立即回府擺設酒宴,大請賓客。客人入席之後,無忌親自到夷門去迎請侯嬴,並且為他空出了車上的尊位。侯嬴答應了無忌的邀請,他整理了一下破舊的衣帽,徑直登上車子、坐在了尊位上,表現得很不謙讓。他之所以這麼做,是想借此來觀察無忌的反應。只見無忌手握著馬韁繩,顯得更加地恭敬。接著,侯嬴對無忌說:“我有個朋友,他在集市上賣肉,希望委屈一下公子的車駕,讓我順便去拜訪拜訪他。”於是無忌命令車伕駕車去集市。到了地方,侯嬴下車去見他的朋友朱亥。在與朱亥談話的時候,侯嬴用眼睛瞟看無忌,故意延長與朱亥的談話時間,以此觀察無忌的反應。只見無忌臉上的表情更加溫和絲毫沒有不耐煩的神色。此時,魏國的王族、將相、賓客等人,濟濟一堂,等待著無忌舉杯祝酒,而無忌卻站在集市上,招來了許多人圍觀,他的隨從人員都在私底下咒罵侯嬴。侯嬴看到無忌的臉色始終不變,這才與朱亥告別,登上了車子。

  回到府邸,無忌請侯嬴上座,並且把與席者一一介紹給他,弄得滿座皆驚。然後酒宴就開始了,到了酒酣興起的時候,無忌站起身來,到侯嬴面前為他祝酒。侯嬴便對他說:“今天,我是夠難為公子的了。我只是個地位卑賤的看門人,公子卻屈尊前往迎接,我本來不應該去拜訪朋友,卻故意委屈了您的車駕。然而,我想成全公子的美名,便有意地讓公子的車駕長久地停留在集市上。我與朋友交談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觀察公子的反應,結果公子更加地恭敬。所以,市民們都以為我是個小人,而把公子視為禮賢下士的長者啊。”無忌聽後,十分感動,也很敬佩侯嬴。酒宴結束以後,無忌將侯嬴當作上等賓客來對待。

  不久,侯嬴對無忌說:“前天,我所拜訪的朋友朱亥,是個有才能的人。但是他不為世人所瞭解,所以便隱居在集市上,做了個屠夫。”後來,無忌多次前往拜訪朱亥,而朱亥卻有意地不回訪致謝,這讓無忌感到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