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節約事蹟材料

  我們總是在提倡要節約環保,但是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呢?不管是小孩子還是成年人,做到節約資源和成本都是非常值得稱讚的。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節約事蹟,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1

  我是九***3***班的鄭金濤,今天我要申報的是"校園節約之星".

  沒有一座山能永守青翠的恆久,沒有一條河能延續亙古不變的涓流。不曾設想過將來,但至少我們應珍惜所擁有的現在,節約所有可以少用的物質。

  申報"節約之星"後我以身作則:

  1.已做到不用一次性碗筷;

  2.節約用水——在任何地方發現有未關上的水龍頭會自覺上前將其關閉,並在生活中我還做到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澆花,洗碗水衝馬桶;

  3.在外吃飯不多點,實行光碟行動。若有剩餘的飯菜,會將其打包帶回,作為下一頓的食物,決不浪費;

  4.與朋友相互送禮物時,不過度包裝,簡易包裝,這樣可以節約很多物資;

  5.節約用電,不需要開的用電器隨手關閉,可在白天做完晚上的事,節約晚上用電;

  6.用過的,一無用處的練習本、紙箱等雜物可再次利用,如:無用的練習本可用來做草稿本,廢棄紙箱稍作修改裝飾可用來裝書籍等物品,喝完的飲料瓶和用剩的蠟燭用一些才智可以製作一個燈籠,在每年一度的燈盞上使用。

  不僅我自己以身作則,在生活中,我發現身邊有浪費行為會立即上前制止,就算是陌生人我也會這麼做,雖然我有時會受到異樣的目光,但我不後悔,為世界節約資源是我們應該做的。

  在家中父母時常會浪費物質,我也會時常制止,也會跟他們說節約物質的好處。過年時,到處都在放鞭炮,我們家也不例外,但是經過我的遊說後,父母每年只放一點,稍微渲染一下氣氛,盡力節約物質,少汙染環境,漸漸地,父母與我一樣十分節約物質。

  現在,我們在家中也會自己辦一個"節約之星"活動,全家人都會行動起來,******節約身邊的一點一滴。

  2

  從小家裡對郝旭龍要求較為嚴格,所以他一直做事情都很認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在學習和生活中也懂得勤儉節約,從不浪費。

  在學習中,他對自己的學習用品和書本非常愛惜,每當發下新書他總是第一時間包好自己的書皮和本皮。從不在課本上面亂塗亂畫,直到學期末,他的課本總能保管的十分完好。而且用過的書皮和本皮會繼續留著下學期再用。用完的作業本他都存放好,因為翻過來背面還可以當練習本用。記得一年級上半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後,媽媽給他整理書本和用完的作業本。媽媽看到好多作業本都用完了,就連同一些舊書都收拾好放到了倉庫。郝旭龍發現後,就自己把用過的作業本都找出來,讓爸爸幫他訂到了一起,用來做練習本,平時練寫字或列算式都可以用。

  在生活中,他平時穿衣服也從不攀比,買衣服也不會去挑那些名牌,覺得大方樸素一點就很好。平時也不亂花錢,懂得節約糧食。自從看到電視上提倡"光碟"行動後,他更是知道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每次吃飯都會將食物全部吃掉,不浪費一粒米,一棵菜,而且挑食、偏食現象也明顯減少了。有一次到郝旭龍姑姑家吃飯,吃到最後他很認真地把碗裡的米"清理"的一粒不剩,姑姑看到他這麼可愛,一個勁的誇他懂事。爺爺就一直教導他從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把勤儉節約作為一種習慣。

  在平時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勤儉節約。節約是一種品德,只有做到節約,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3

  我叫王勇,是桃坪鎮峽河完全小學的學生。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也是延承這一高尚美德做事的。 在學習時,我節儉地使用學習用具.不浪費紙張,將用過的紙張用來當草稿紙;不浪費鉛筆,有的同學用的鉛筆掉到地上就不要了,我把它撿起來還給他繼續用,我還告訴身邊的同學要勤儉節約,時常鼓勵他們節儉。另外,有時我會看到廁所的水龍頭沒關上,就馬上走過去關上它,以防水資源的浪費。每次我們班出去上體育課或做操時,我都會主動關閉電燈、電扇等,不讓資源流失走。而且,同學們在飲水機那裡接水時,通常會有水漏出來,我總會及時提醒他們,要節約用水。

  生活中,他主動地幫助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已的房間整理得整整齊齊,衣物也不需要父母料理。家裡偶爾會給零用錢,但他將這些零用錢小心地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用於日後購買學習用品,從不捨得亂用。我衣著樸素,不求豪華高檔、乾淨就行,從不與同學們攀比,吃飯時,我也不會浪費糧食,不浪費一粒米,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我也不會像有些同學一樣,吃著那些奢侈品,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仍會以“勤儉節約”作為自己的基本準則,對事事要求節儉,以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並去感染周圍的人,是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節約型的社會。篇二:節儉節約先進事蹟材料 節儉節約先進事蹟材料

  社群王澤昌節儉節約先進>事蹟材料

  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可以磨意志,陶冶情操,增強人的責任感、進取心;艱苦樸素、勤勞節儉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王澤昌,家住攀枝花西里4號樓。是鴻大社群一名勤儉節約、工作認真的老黨員。

  一、利用舊物 環保派用場

  王澤昌家住一樓,別人不要的廢舊物件常有人放在樓口,他便把它收起來,有時在道路旁,垃圾筒上也撿一些,包括各種標準件、水暖件、電器件、玻璃片、鏡片、自行車零件、廢材料、廢工具等,有的拿來修配還可以用,有的成為給鄰居修什麼的材料,這也是鄰居們看慣了的事。鄰居們便時常有人來借工具,找標準件、玻璃、自行車、車鎖,確是一種鄰里交往互通有無的渠道,方便了群眾,解決了他們的一些小事。雷鋒的遺物有個節約箱,他還有個舊品利用櫃。裡邊裝的大都是別人不要的和撿來的,不時就能派上用場,現代已經更新換代作為時尚了。可他還是修舊利廢,雖說不太時尚,他總是說可能利用的不去利用也是一種浪費,浪費不管多少,大小歸根結底是資源浪費,浪費總不如節約點。鄰居們有時也幫他積攢費舊物資,幫助鄰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他的行為也帶動了居民群眾,加入到為居民服務的行列中來。 二、庭院當中添點光

  樓院中的交往雖然不像村落那樣密切,但生活在一個共同環境裡也對環境、對風氣多有好的追求,可創造好環境又要用勞動,誰會去無償地幹呢?這裡黨員確有用用武之地,給環境添點光彩,減點汙濁,自己看著順眼,大家看著喜歡、方便。於是王澤昌家的舊工具就能派上用場。一把做針線活的舊剪刀、剁菜的破菜刀,舊鋸、舊鐵鍬便成了鋤草、剪樹的夥伴。修剪過高的樹牆,歪斜的大樹、枯枝、冗枝,就量力去做。根據情況也補植樹木、花卉。維修庭院晾衣繩,設定樹下座位等。不花一分錢改善環境,公共有益,也就包括了自己享受在內,公中有己才是事實。在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清理綠地菜園,他主動認領了自家門前的綠地,早晚會拔草、澆花,帶動周圍的鄰居共創優美的環境。有的群眾不理解,王澤昌告訴他們綠地是大家的,我們應該自覺栽花草,不應自種菜,並協助社群幹部拔掉柵欄,還給城市一個良好的環境。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樸素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建設節約型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做到身體力行,營造人人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篇三:勤儉節約標兵事蹟材料 勤儉節約標兵事蹟材料

  我們是康橋小學四年級二班的學生。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也是延承這一高尚美德做事的。 生活中,我們班的同學主動地幫助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已的房間整理得整整齊齊,衣物也不需要父母料理。家裡偶爾會給零用錢,但孩子們將這些零用錢小心地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用於日後購買學習用品,從不捨得亂用。本班學生衣著樸素,不求豪華高檔、乾淨就行,從不與同學們攀比,吃飯時,孩子們也不會浪費糧食,不浪費一粒米,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不會像有些同學一樣,吃著那些奢侈品,他們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們班仍會以“勤儉節約”作為自己的基本準則,對事事要求節儉,以更加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並去感染周圍的人,是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節約型的社會。

  4

  陳xx,男,1999年加入xx包裝,一直從事裝置管理工作,現擔任xx包裝裝置部經理職務。xx包裝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明確提出要建設節約型企業。長期以來一直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發展綠色包裝,促進迴圈經濟發展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來抓。全公司上下,大家都在為節能減排做著積極的努力。為了這一目標的實現,從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入手,採取強有力的措施,裝置部在陳xx的領導下,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提高認識,增強裝置管理人員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節能減排工作要靠每個人養成節約環保的習慣,裝置部陳xx就提高裝置管理人員的節能減排的意識,提升各自的能力和水平做了一系列的工作。裝置部抓住一切機遇對工作人員進行節能減排意識的教育;同時利用工作之餘,召開裝置專題研討會,專門學習和研究一些節能減排環保的知識、好方法、小竅門,對現有的裝置進行小改小造,進行技術革新;引進節能裝置,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向前發展,大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要求工作人員帶動身邊的工作人員和其他部門做到節能減排,而且自己也以身作責,教育帶動身邊的人都養成了節能減排,節約的好習慣。

  二、採取措施,提高節能減排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有全體工作人員的配合,還必須有合理的規劃和得力的措施。企業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節能減排工作方案並且細化工作細節,從最基本的工作環節抓起。為保障XX公司的生產經營工作的正常發展,節能減排工作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和完善。XX年,裝置部工作從裝置的採購***包括裝置搬遷***、安裝、執行、維護保養、更新改造等一系列工作著手,確定專人管理,責任到人,明確工作思路,讓公司的每一臺裝置都有專人負責管理,對裝置的效能瞭如指掌。

  XX年,針對新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工藝的更新,以及裝置本身存在的問題,裝置科繼續對部分生產裝置進行更新和改造工作,適應新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的需求,保證生產的經濟實效。裝置部在技術改造上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分別對1.8米協旭瓦楞線的冷凝水回收裝置、生產冷卻水的迴圈利用、燃煤鍋爐節能管的改造、蜂窩紙板線的膠水供給裝置,蜂窩紙板的電加熱系統改造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針對生產線冷凝水回收系統的使用情況,在XX年中該套回收系統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該裝置在執行中每月按回收20%,全年可節約成本42.0萬元;新增的2部冷卻水迴圈系統,讓以往直接排放的液壓冷卻水和單瓦機冷卻水,得到了有效的迴圈再利用,僅這一項能節約近8000噸自來水,節約了水資源,更降低了生產成本;對公司燃煤鍋爐的節能管的改造,增加前後節能管的數量10根,讓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燃煤使用量每天可節約0.5~0.8噸。

  蜂窩的紙板線的膠水回收裝置不僅提高了產品的品質質量,還減少不必要的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的浪費,生產成本能降低5%~6%;同樣蜂窩電加熱的改成蒸汽加熱,每年能節約10萬元的電力成本。

  XX年,裝置改造繼續從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為出發點,繼續加大對公司的裝置技術改造和革新工作,讓裝置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