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網際網路創業事蹟

  女性創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經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已成為我國創業活動的重要力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林坤:大學生把舊款衣服改了賣,月賺過萬

  四川美術學院攝影系2014屆畢業生林坤,畢業至今只有短短半年時間,但她通過售賣自己獨立設計或二次改造的衣服,月均營業額已超過兩萬元,盈利過萬元。林坤錶示,這個專案曾獲得過重慶市第四屆大學生創業大賽的特等獎,目前,她準備走獨立品牌路線,做高階定製服裝。

  計劃走高階定製路線

  林坤錶示,目前她開在川美微企園的店內,70%的商品都經過二次設計後改裝,或乾脆就是她原創設計的。貨源上,這些衣服是來自廣東很多服飾廠家的尾單商品,質量上過關,但是款式上過時、過季。林坤的任務,就是要將這些過時的衣服重新改造得時尚,比如將長款變成短款,或在衣物上加上小裝飾。

  除了二次改造,林坤還計劃創立屬於自己的獨立品牌,走高階定製路線。為此,林坤已經召集了校內服裝設計專業的十多名學生,結合顧客們的要求,進行獨立設計,然後交付廣東廠家使用高端面料生產。

  林坤說,這個靈感來源於有顧客在上門的時候,有時會提到自己想要一件連衣裙之類的衣服,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這讓她想到,如果有設計團隊為客人專門設計圖紙,再交由專業廠家製作,肯定很吸引人。

  7個月前還在擺地攤

  2013年6月之前,林坤只是在大學城夜市上擺攤售賣自己二次設計改裝的衣物,當年6月搬進了川美的微企園,店內的衣櫥裝飾,都是她和合夥人自己完成的。開店第一個月,營業額就有一萬多元,可是大學城各大學放暑假後,生意立即陷入低谷。

  當時店內衣物囤積,資金無法流動,為此,林坤在網上發起了免費同城攝影活動,利用自己攝影系學生的專業優勢,免費為參加活動者拍攝藝術照,前提是參加活動者須穿她店內的服裝。林坤說,最後該活動吸引了一百多人報名,既提高知名度,還因此多賣出了兩三千元的衣服。

  準備聘請微信運營團隊

  回顧創業經歷,林坤稱,自己家裡人就是做服裝生意的,一直不太同意她創業。店內週轉遇到困難,或者太累時,她也想過放棄。但她覺得,售賣自己設計的衣服,其實不光是生意,更多是分享自己的理念。如今,店內70%左右的生意都是回頭客或是熟人介紹的顧客,林坤覺得,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

  展望將來,林坤說,近兩年大學城開了不少風格相似的服裝店,加之網上無數價格極低的淘寶店的競爭,堅定了她要有獨立設計品牌的決心。將來,她計劃聘請專業的微信運營團隊,將實體店和網上運營結合起來,將來網店的營業額要佔到總營業額的40%,實體店更多起展示和體驗的作用。

  過時衣服這樣改造

  家裡過時的、舊的衣服,應該怎麼辦呢?林坤說,衣服款式多種多樣,很難一一列舉,她有一些思路可以供大家參考。

  衣服材質,棉麻布、毛呢的衣服比較好改,因為材質較硬,相比之下,雪紡、蕾絲、絲綢之類的衣服就比較難改。另外從尺碼上說,尺碼較大的衣物也比較好改,因為可利用的布料較多。

  版型變化,常見的是加長變短。加長的話,比如在襯衫,T恤下面可以拼接布條、雪紡等飾品做成連衣裙,變短則對版型要求較小。

  錦上添花,在原版款式較簡單的衣物加上花邊、毛球、刺繡等飾物,多用於牛仔褲,T恤。

  實在難以改造的衣物,多是材質較軟的衣物,如雪紡、蕾絲等,或是尺碼過小,款式太過時的衣物。對於前者,可以將其有用部分裁剪下來拼接到其他衣物上。對於後者,比如尺碼過小的上衣T恤,可以拆開做成抱枕、布袋等日常用品。

  案例2:康逸琨:人大女神也開淘寶店創業了

>

  “你們一定會從創業的角度報道我嗎?”當“人大女神”康逸琨來到和中國青年報記者約好的見面地點時,她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再次確認,記者感興趣的是她創業的事情。這是她成為“人大女神”後第一次面對媒體。

  2013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官方主頁刊登出一張康逸琨身著畢業服的照片,因其形象高雅、青春、美麗,被網友捧為“人大女神”。

  雖然人火了,但康逸琨還是繼續讀研究生,沿著一個普通學生的道路發展。直到兩個月前,康逸琨和同學兼合夥人崔凱琳開始一起創業,在淘寶網上開一家出售自己設計、製作、銷售衣服的淘寶店Studio de la KC***淘寶店網址:

  “我不想讓人們因為一張照片記住我,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家知道,我的幸運不是白得的,我還在努力。”她說。

  我的產品一樣值得你信任和喜愛

  成為“人大女神”的一年裡,康逸琨有了46萬新浪微博粉絲,上了《天天向上》和《非常了得》節目,還因為在中國人民大學形象片中出演角色,在紐約時報廣場廣告屏上出現過。除去這些被外界看到的“精彩”,康逸琨的日常生活還是上課、練琴、逛街,偶爾在微博上發發自拍照。

  “人大女神”似乎讓康逸琨變成一個明星,很多人都在路上認出她,不少女生關注她的穿著打扮,向她打聽衣服是哪裡買的。這個情景發生在微博上就很讓康逸琨尷尬,因為如果講了購買方式就被說是“做廣告”,不講又會被罵“小氣”,其實她很想理直氣壯地分享自己的穿衣經,因為她對自己的眼光有信心。

  康逸琨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人民大學創業者聯盟副會長,這是一個聚集了人大創業者的社團。在這個社團裡天天耳濡目染,康逸琨也想“試一試”。

  研究生的課程並不忙,創業這件事可行。今年“十一”放假回來,康逸琨和崔凱琳開始有了在淘寶上做自己品牌的想法。 “既然人大給了我這個稱號,我也想為人大做一些事情。我要做一些能展現大學生風貌的事情,我不想辜負人大給我的光環。”她希望她的創業經歷能給學弟、學妹一些經驗。

  幾經周折,康逸琨和崔凱琳把專案最終定位為女生 “輕正裝”。她發現,校園裡的女生除了在教室上課,還要去面試、參加活動,市場上正式的衣服過於呆板,漂亮的又過於休閒,總是不甚理想,康逸琨和崔凱琳要設計一些無論從領口的設計,到裙子的長度等都適合學生穿著的“輕正裝”,而且更漂亮。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網上,康逸琨常常能感覺到外人對自己外貌的稱讚。她說:“我是因為外貌得到了大家的信任、關注和喜愛,我創業是想證明我做的產品一樣值得你信任和喜愛,真的在用心做。”女神的稱號約束她在創業時更加謹慎,她不願自己的形象那麼單薄。

  不會因為是女神,布料就會便宜

  康逸琨之前沒有支付寶,在淘寶上都沒有買過超過100元的東西,她們諮詢了幾個開淘寶店的朋友,就開始為做衣服忙碌起來。

  在北京霧霾巨嚴重的一天,康逸琨和崔凱琳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去木樨園批發市場進布料。坐了兩個小時公交車到了市場,一買東西兩人傻眼了,問布料“多少錢”,人家連頭都不抬。康逸琨凍得哆哆嗦嗦地觀察了半個小時,才發現這裡的“行話”是:“老闆,這個怎麼拿大貨?”

  為了不讓別人發現自己剛入行,康逸琨把朋友在廣州進貨的經歷直接安在了自己身上,裝作很有經驗的樣子討價還價,心裡偷偷盤算著,如果每公斤布省下5元就能省下一頓飯錢。這樣的進貨每週都要進行兩次。

  拿到貨之後,兩個人又忙著設計、打版、定製、催貨、拍照、修圖、上新……每一件事都沒想象的那麼容易。康逸琨學會了很多東西,也硬著頭皮做了很多事情,例如不會用PS的她拿著美圖秀秀為衣服圖片調光。

  “你能想到嗎?淘寶開店雖然可以省租金,但保證金是要錢的;參加促銷活動,改價錢是要錢的;店面想要設計得漂亮一點,新模板是要錢的。”康逸琨瞪著大眼睛說,她總結道:“一入淘寶深似海,每樣東西都要錢。”

  創業之前,康逸琨還在考慮會不會有人質疑她是把關注度變現,可是創業後她發現自己的擔心多餘了:“‘人大女神’的稱號不會給我任何捷徑。不會因為你是什麼女神,銷量就會高,布料就會便宜。”

  所有人想要做成一件事都不容易

  當康逸琨在微博上把自己創業的想法和店鋪地址晒出來時,得到1700多次轉發。可是在開店一個多月內,平均每款衣服僅賣出10件,這個業績並不理想。

  這點康逸琨想到了,畢竟這和滑鼠輕輕一點關注你不一樣,要花真金白銀來買你的東西,一定會有一個過程。“其實所有人想要做成一件事都不容易”。

  只是,這家小小的店鋪真的改變了康逸琨,她戒掉了咖啡、點心、下午茶,和崔凱琳的約會也由逛街、吃飯、看電影,變成洗衣、做飯、帶“小孩兒”。

  “小孩兒”就是這家淘寶店,每當有客戶說店裡的衣服貴時,康逸琨總是忍不住說那是因為自己的衣服質量好,一分錢一分貨。這話都是以前她在買衣服的時候賣家和她說的話,她現在一下子完成了身份切換,也理解了賺錢的不易。

  康逸琨以前的性格是“嘎嘣脆”,可做客服後,她意識到這個性格並不適用於所有客戶,她不得不學會撒嬌。其他淘寶店都稱呼買家為“親”,康逸琨直接稱呼“寶寶”,晚上還會在旺旺上給買家傳送“晚安吻”。雖然有時說出這些話時連她自己都覺得肉麻,“但因為是自己的事,我只要能做得更好一點,就一定去做”。

  康逸琨還有一年研究生畢業,這個1990年出生的女孩兒雖然沒有考慮畢業後是否要繼續創業,但她仍在積極地找投資,看看有沒有和別人合作的機會,她樂觀地希望畢業時自己的專案能步入正軌。

  康逸琨不願辜負“人大女神”的稱號,更不想自己的形象只是一個“花瓶”一樣單薄,所以她選擇了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