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網路創業事蹟

  網上開店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創業者的經營技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1:在讀碩士網上賣農產品 月銷售額超10萬元

  趙磊是個85後,在湖北荊州市的長江大學讀碩士。眼下,他的同學們都在銀行、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實習,而他卻另闢蹊徑,自主網上創業開起了網店,賣的就是自己家鄉洪湖的農產品。他這種模式,不僅解決了當地農產品愁銷路的問題,更是破解了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量不高的局面。

  創業

  自開網店破解產銷難題

  今年29歲的趙磊,本科學的是工商管理,目前正在長江大學攻讀農村區域經濟方面的碩士。每次回洪湖老家,趙磊都聽見鄉里鄉親抱怨說,種的東西不好賣,愁銷路。

  “家鄉的農產品種類豐富,品質好,可由於地理位置偏僻,老一輩的農民又沒有很強的市場經濟意識,因此很難找到銷售渠道。”趙磊說,為了破解這一難題,他萌生了把農產品拿到網上去賣的想法,但絕不能單純地賣初級產品,應該延伸產業鏈。

  為此,趙磊積極走訪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學習優秀企業“訂單農業”的做法。“簡單點說,就是我開網店幫企業賣產品,企業定點收購我們村農戶種植的農產品。”趙磊說,剛開始,企業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讓他在網上幫忙賣,沒想到他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企業一年的網上銷量,這令企業刮目相看,立馬簽訂了合作協議。

  現狀

  目前月銷售額超10萬元

  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趙磊一邊在網上進行銷售,一邊對後臺的資料進行分析。“這就是網上銷售和企業實體銷售最大的區別,通過網路,我能獲得第一手的消費人群資料,這樣可以定向開發重點市場。”趙磊說,目前,除了港澳臺,他網店裡的產品已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通過網上消費者的評價,他了解到了各地消費者的喜好,並及時反饋給企業,讓企業增加品種、改進包裝,而這些第一手的消費者資訊,都是企業原先自主經營時不能及時掌握的。

  從2014年5月至今,趙磊網店內的產品已多達40餘款,有洪湖藕帶、鯽魚、蓮子、藕粉等。“每一款產品,我們對其的定義都不同,例如有的是用來吸引流量的,根本就不賺錢的;有的是店內的中流砥柱;有幾款則號稱店內的奢侈品,不求很多人買,但是利潤豐厚。”趙磊透露,開網店,講究的是價格策略、產品策略、發展策略,只有這樣,網店的經營才能長久。

  為了讓更多的網上購物者知道自己的網店,趙磊經常參加淘寶的活動。有一次,他將店內的一款藕帶列為活動產品,沒想到當天6時至21時的銷量就達到了1908單。“晚上九、十點以後,我們都沒時間統計銷量了,都忙著去打包發貨了,保守估計這款活動產品當天盈利超萬元。”趙磊回憶到。

  從最初的月銷售額幾千元到現在的10萬元,趙磊網店的銷售額一直在增長。“初步統計,我們店的日均訂單在100單左右,上月銷售額為10.2萬元。”趙磊說。

  前景

  未來打算開辦農產品電商園

  談及未來的發展,趙磊說,他想跟有實力的企業合作,建一個荊州地區的農產品電商園,讓更多的人瞭解荊州的農產品,推廣荊州特色。“現在就缺乏這樣一個平臺,讓我瞭解荊州有哪些適合在網上賣的產品。”趙磊說,好的產品需要去挖掘、去包裝,而且要有一定的市場認可度,但挑選到這樣的產品很難。加之流動資金不足,目前在註冊品牌、參與淘寶大型活動等方面都比較受限。

  趙磊淘寶店的辦公地點目前租在荊州關羽祠附近,是一間100多平方米的簡易民房。“當初是準備把辦公地點設在洪湖的,可是從洪湖發快遞不方便,於是就選擇定點荊州城區,這樣一年的快遞費都可以節省三四萬元錢。”趙磊說,因為場地受限,很多產品都堆放不下,急需擴大場地。

  趙磊瞭解到荊州正在建設華中農高區,集農業科技研發創新體系、現代農業展示示範體系、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體系、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等於一體,他打算依託此平臺,開辦荊州地區的農產品電商園,真正做大做強,能為農村的發展貢獻一份力。

  2:昔日八零後“富二代”網上賣燒烤4年賺百萬

>

  “富二代”很容易被貼上揮金如土、燈紅酒綠的標籤,但一位來自鹽城的昔日八零後富二代,卻上演了一幕有關奮鬥的傳奇。當年,父親破產後他曾一度輟學,用僅有的500元在鹽城師範學院旁擺起了燒烤攤。如今,他已“征服”了大上海,不僅完成了學業,而且還憑著令人驚訝的網上賣燒烤生意,80創業4年,收入超百萬元。

  富二代:10多年前他每月零花錢5000塊

  李燁1983年出生在鹽城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大型餐飲企業。

  回想起當年的生活,李燁說那時雖還沒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絕對已經是了,“我家的酒店叫興達大酒店,按照現在的說法應該算是一個會所了。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學時,每月生活費至少是5000元,在當時的校園裡絕對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小零工:扛箱子掙生活費,最終退學

  但是好景不長。2003年,父親經營近十年的酒店破產了。李燁的生活費從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

  那段日子,李燁在常州一家電腦城門前扛箱子掙生活費,這樣一直堅持到2003年退學。

  父親破產後,全家一度在揚州嘗試養螃蟹,“但是2003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發大水等意外,養殖場也沒有辦成。我們一家子就又回到了鹽城。”

  小攤主:免費幫工學藝,他搞起燒烤

  “回到鹽城的時候,總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為生計發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達,看到一家燒烤攤生意非常火。想著這個成本小,後來免費給燒烤攤老闆打工。”師傅看李燁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無保留的都告訴了他。

  兩個月後,李燁自己的燒烤攤在鹽城師範學院旁開張了。“沒想到生意很紅火!”兩個月李燁一共賺了1700元。

  畢業後創業搞網站,遭遇失敗

  解決了生計問題後,2005年,李燁果斷地又一次參加高考,最終考進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院。在學校裡,李燁讀的是多媒體設計專業,“說是多媒體設計,實際上就是網頁設計等一些電腦知識運用的專業。”他沒有一門心思死讀書,“我白天上課,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幫助商家做電商服務。最讓我驕傲的是我大二的時候,去了上海一家經營遊戲貨幣的網路貿易公司,有點類似於美國的eBay網,這段經歷給我後來的電商生涯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008年6月,李燁大學畢業後,懷揣創業夢想的他在同學、親戚的幫助下,創立了上海天天愛購網,但因團隊問題而中途退出。

  還搞燒烤吧,這次開網店

  又一次跌入谷底,這時,李燁又想到了他的燒烤。

  李燁在上海讀書期間,父親也把他的燒烤攤從鹽城搬到了上海。2008年10月的一天,創業失敗的李燁在家幫父親打理燒烤生意,“那天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在網店摸爬滾打多年,為啥不把燒烤店開到網上呢?”說幹就幹,李燁開始著手創立他的網路燒烤店,並在當年的11月8日正式上線,取名為“原始燒烤”。

  幾個月才等來第一個顧客

  萬事開頭難。“原始燒烤”網店的經營就沒有在路邊擺地攤那麼容易。網店開張將近3個月都沒有顧客,直到2009年2月,“奇蹟”才光顧這位曾經的“富二代”。

  說起第一單生意,至今李燁還略顯激動。“這個訂單來自崑山,是需要購買家庭聚會上要用的燒烤食材和器具,訂單一共是220元。”李燁有些感嘆地說,網店上線3個月都沒有生意,信用額度為零。有人敢下訂單就意味著機會來了!

  當時也沒成立公司,選材、打包、發快遞都是他一個人弄的,每個環節都反覆確認,“總怕自己一不小心弄錯了”。快遞發出後,李燁還是有些不放心,一天之內共打了十幾個電話給顧客和物流,直到確定對方拿到貨物。

  “崑山的這位顧客拿到我的東西后,很滿意我的服務,就給了我一個長長的帶文字的好評!現在這位女士還經常從我這裡買燒烤。”

  父子倆線上線下一起忙

  有了第一單生意後,李燁總算長吁了一口氣,網店經營的局面慢慢地打開了。

  上陣父子兵,為了發展事業,他們父子倆齊上陣。父親在上海控江路、延吉路開出了實體燒烤攤;李燁專心搞網店線上和線下相互促進,父子兩人一下子都忙碌起來。

  慢慢的,李燁的部分同學也加入到他的創業隊伍中來。發展一年後,李燁團隊把店鋪搬到了上海翔殷路隧道附近。“這裡靠近上海兩個知名的戶外燒烤點,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更重要的是,上海最大的國際水產市場以及楊浦區肉類批發市場也都在門店附近,進貨、補貨比以前更加便利。

  旺季時一天能賺1萬多

  發展至今,李燁的燒烤網店在旺季每天要賣出100到150單,而每單平均消費額都在400元以上,營業額能達到5萬元。按盈利三四成來算,一天也可淨賺到1.5萬左右。

  “我去年的銷售額是153萬,但是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已經到了120萬。”按上述利潤計算,今年上半年保守估計李燁已經賺了三四十萬。創業4年,李燁年收入超百萬元。因為經營業績突出,李燁今年9月被淘寶評為全球十佳網商。

  烤串不比路邊攤便宜,為什麼紅火呢?

  在淘寶“原始燒烤”官網看到,30克的牛肉串一串要2元,70克一串的雞翅要3.5元……相比路邊燒烤攤的價格,網店裡出售的燒烤食材並不佔太多優勢。那麼,李燁憑什麼吸引顧客呢?

  李燁很不樂意別人把他的原始燒烤稱為網路燒烤店,甚至對這一稱呼感到“憤怒”。李燁笑道:“如果你現在還把我的原始燒烤網店僅僅當作是網路版的燒烤店,那就完全錯了。”

  李燁說,“剛開始,開網店確實是想通過網路增加燒烤攤的銷售量。但是現在原始燒烤賣的不是烤串,而是燒烤服務。如果僅僅想吃燒烤,而不是為了享受燒烤帶來的樂趣,其實還真不如去路邊燒烤攤吃。”

  “我們網店有燒烤所需要的食材、器具等一切東西,在上海地區還能提供公園門票等燒烤線路的服務。假如你自己要完成這一系列的東西,可能要跑很多個地方。所以我們一筆單子的消費額往往高達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網上賣燒烤,送到時萬一壞了怎麼辦?

  李燁透露,原始燒烤目前只能服務江浙滬地區。而且目前85%的顧客是來自上海地區,基本上能實現及時送貨上門。

  大熱天,如何保證新鮮呢?李燁的祕訣就是“控制時間”。客戶至少要提前24小時下單,收到訂單後,員工就要進行採購。然後必須在發貨前8小時對食物進行加工,放入速凍櫃。在客戶指定收貨時間的前2個小時,員工開始分揀,隨後配送到客戶手中。最關鍵的是,所有的食材在包裝上都使用泡沫箱子,然後放入乾冰,這樣食材就能保證新鮮了。

  快遞員有很多大學生,一邊看書一邊送快遞

  和很多網店不同的是,李燁燒烤公司的快遞員,大多數是上海各個高校的大學生,經過培訓,配送前就算好了節省車費與時間的送貨路線。他們對上海地鐵瞭如指掌,在地鐵站經常可以看見一邊看書一邊送快遞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