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吳國君主闔閭

  吳王闔閭一作闔廬,姬姓,名光,又稱公子光,吳王諸樊之子,春秋末期吳國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闔閭***?—前496***,春秋時期吳國第24任國王,又作闔廬,姓姬,名光,吳王諸樊之子,故又稱“公子光”。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著名軍事家,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515年,因王位繼承問題,公子光趁吳王僚伐楚不利之機,設宴招待。勇士專諸將劍藏在魚腹中,趁上菜之機刺殺了吳王僚,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專諸刺王僚”故事,公子光奪得吳國王位,史稱“吳王闔閭”。

  闔閭上臺後即開始實施強國富民振興計劃。他廣泛蒐羅人才,重用伍子胥、孫武等人,並在全國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鼓勵政策,施恩行惠,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使吳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逐漸得到加強。

  闔閭九年***前506***,吳王闔閭率師會蔡、唐之師伐楚,柏舉之戰,五戰五捷,大敗楚軍,僅10天即進入楚國國都郢***今湖北省江陵西北***,創造了春秋時期攻佔大國都城的先例。翌年,越國君主元常率師進攻吳國,闔閭親自出徵,大敗越軍。闔閭十一年***前504***,吳師再次伐楚,迫使楚國遷都於鄀***今湖北省宜城東南***。從此,吳國威震中華。闔閭十九年***前496***,吳王閻閭興師伐越,兩軍在今浙江省嘉興南交戰。越大夫靈姑浮以戈擊闔閭,斬落闔閭大趾。闔閭被迫還師,死於陘,後葬蘇州虎丘山。

  吳王闔閭人物生平

  闔閭死於公元前496年,他是吳國著名的君主,他讓吳國的綜合國力瞬間登上頂峰。他是諸樊的兒子,因為皇位莫名的落到吳王僚的手裡,他心有不甘,認為自己的父親最先繼承皇位,他應當是皇位繼承人才對。闔閭雖然一直臣服於吳王僚,但是他千方百計地想著如何取而代之。但他同時非常小心地應付吳王僚,就算是一次敗仗也不能讓吳王僚找到針對他的藉口。

  自伍子胥前來投奔之後,他開始順利地擊敗楚國、陳國,還有蔡國。公元前514年,他趁國內空虛之際成功的殺了吳王僚,從此便開始了他的帝國統治。這起事件不但沒有給闔閭留下汙名,後人反而誇讚他的智謀。

  他採用伍子胥的建議開荒種地、開渠防洪、提高軍事力量,他同時還任用賢才,採納他們提出的良好的建議,同時聽取百姓的聲音,孫武就是在這個時候被他召為大將的。

  闔閭不僅有巨集圖大志,而且還頗有遠見,著名的闔閭城在他的命令下開始建築。這座城經過無數年的發展,發展成為著名的姑蘇城。經過他的勵精圖治,吳國迅速發展,百姓豐衣足食生活無憂。他接著就開始稱霸天下,屢戰屢勝卻不料因為腳趾頭越王的戈斬落而重傷死亡。

  吳王闔閭之死

  闔閭的死亡是個意外,誰也想不到他竟會跟勾踐結下深仇大恨。闔閭在與勾踐對戰的時候,無意間被勾踐的戈給斬斷了腳趾頭。本來兩軍對戰,君王是在軍帳之中的,闔閭好戰,勾踐就是戳中他這一弱點,引誘闔閭出來設計想殺了闔閭。

  他的死因就是被斬斷腳趾頭而死,但是據常識判斷,砍斷腳趾頭並不會傷及自身生命,唯一的可能就是戈上有毒。闔閭氣的連死都不忘讓他的兒子給他報仇,夫差為了替父報仇,可是勵精圖治了不少年。

  如果說戈上沒有毒的話,那麼闔閭也可能因傷及脛骨,再加上多年的積勞成疾,斬斷腳趾頭成了誘因,引起身體其它部位的感染而病死。由於闔閭所在的時代太過落後,不正確的治療手段導致喪命的情況特別多。

  再次是闔閭的時代離我們太過遙遠,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他的出生年月,我們不知道他死時幾歲。闔閭在位期間讓吳國更加強大,這使得夫差在後來可以穩坐皇位二十多年。他生有五個子女,一個女兒因為記恨她而自盡。闔閭愛劍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死後有無數的名劍一起陪葬,這掀起了一陣尋劍潮,無數愛劍之人都在尋找闔閭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