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_晉文公稱霸成功的原因

  晉文公稱霸成為春秋第二位霸主,與齊恆公並稱為“齊恆晉文”晉文公稱霸成功的原因除了自己的才能外,還有哪些原因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晉文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晉文公成功的原因

  晉文公稱霸的原因有很多,歸納分析主要是這幾個方面:首先,晉文公是個相當有包容力和忍耐力的人,他謙虛從不驕傲自滿,這一點可以“驪姬之難”和他流亡事件看出來,驪姬之難導致重耳奔走他鄉,他在流亡的途中,並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絲毫想要放棄的念頭。昔日貴族子弟,如今落魄不堪,要放在其他的貴族公子哥身上,恐怕早就受不了了,晉文公選擇逃走,是為了有一天能夠更加堅定地回來。

  在楚國他曾答應過,若以後兩國在戰場上相見,晉國必定會退讓楚國先退避三舍,如果還不能得到楚國的原諒,兩國再交戰。沒想四年後,這個事情真的發生了,而重耳也的確履行了他的諾言,在戰場上,下令讓自己的軍隊後退九十里。遵守了那個諾言,或許楚王早就忘記了,但是晉文公從始至終都沒有忘記。“狐偃之讓”、“趙衰之讓”,禮讓算是儒家推崇的人類最高品格之一,晉文公具有“讓”的品質,也就有了成為一個明君的重要品質。

  晉文公還能棄怨安眾,知錯必改。當年曾經追殺過他的寺人披,呂甥、郤芮打聽到焚燒公宮的訊息,便去求見文公,文公拋棄了舊怨接見了寺人批,不僅讓自己免於禍難,還為自己又增添了幾個能人,此舉與齊桓公不計較管仲的一箭之仇很類似,晉文公的確有政治家的風範。其次,晉文公在流亡之後歸國,撥亂反正,為了穩定社會秩序,恢復國內的生產,他進行了全面的整頓和改革。在政治上,他先任用一批能人志士。“明賢良”、“賞功勞”,是他擇人的標準之一,唯才是舉,不管國籍身份只要有能力都可以擔當重任。

  《史記·晉世家》記載:“文公修政,施惠百姓。”、“棄債薄斂大力發展生產”,免債輕賦,鼓勵人民大力發展農事,救濟貧困,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調動民眾的生產積極性,又為晉國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除此之外,發展軍隊力量也是很重要的一項措施,改革兵制,擴充套件編制。晉文公將軍隊由二軍改變為三軍、五軍,始作“三軍”。三軍的軍事編制的成功,標誌著晉國已成為一個軍事大國。內政外交,真是晉文公的這些措施,才使得晉國社會真正發展起來,他的改革消除了社會的一些弊端,緩解了國內的矛盾,使晉國國內局勢得到穩定,經濟發展,國富兵強。為晉文公爭霸諸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晉文公稱霸成功的原因

  晉文公稱霸的戰役叫做城濮之戰。那是公元前的六百三十二年,晉文公希望開拓疆域,就和楚國打起仗來了。打仗的地方因為是在城濮,所以就叫做城濮之戰。

  楚國將士多啊,大部分都是身經百戰久經沙場的,可是晉國的將軍聰明,人少我們不怕,讓敵人以為我們人多就行了。把老虎皮放到馬背上,再把馬趕到敵軍的陣營裡面去。遠遠看去,不得了了,敵人怎麼連老虎都可以驅遣,莫非是有神仙幫忙?楚國人害怕了,於是打仗就失敗了。

  其實事情也沒有那麼簡單,開始是楚國想要打宋國,宋國是抱晉國大腿的,肯定是要向晉國求助的。宋國開了口,晉國不幫忙也不好,而且也怕楚國下一個目標就是晉國,再加上自己也想要有一點國際地位啊。這麼多理由加在一起,晉文公大手一揮,打!可是畢竟楚國人多呀,晉國如果是自己打的話根本沒有那個膽量,所以晉國就想和秦國、齊國一起打。怕秦國和齊國不幫助自己,晉文公就對幾個大國用離間計,本來嘛,國家利益為先,秦國和齊國一看不對頭,楚國這樣不厚道呀,於是開始打楚國,楚國這時候就有點吃癟了。畢竟和那麼多國家打仗,士兵再多也不夠呀。國際形勢不好。在城濮的時候,高潮終於來了,楚國輸的一塌糊塗,晉國從此在各個國家之間立足了腳跟,晉文公也稱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