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主張有哪些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的思想主張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範等.孔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後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論語·學而》***似乎周禮是千秋不變的規範.晉國鑄了刑鼎,他尖銳地反對,說:“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左傳·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尼……私於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以丘亦足矣.若不度於禮,而貪冒無厭,則雖以田賦,將又不足.且子季孫若欲行爾法,則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跏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又問“克己復禮”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5、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據周禮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勞動者.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義,是比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在哲學上,孔子主張天命觀.孔子主張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圍困,他說:“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天”是宇宙萬物無言的主宰者.孔子認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說話做事的.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他把恢復周禮看做是自己的歷史使命,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張

  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在國家中實行仁政,治國之道推崇使用道德和禮教。這也是後世所說的德治禮治。孔子的政治思想限定了社會等級,社會階層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人司其職。

  孔子的政治思想深受周禮的影響,但當時諸侯國的征戰攻伐,嚴重的破壞了周王朝以來確立的統治制度。造成了春秋時期精神碰撞,百家爭鳴的燦爛文化。孔子的德治禮治思想也是因為這種歷史影響和社會淵源才得以發展成型。

  孔子的政治理想主要體現在他的兩個政治目標之中,即“小康社會”、“大同社會”。小康社會是天下為家,人們親近自己的家庭友人,關愛和自己關係親近的人,這種社會會產生不同階層,有貧富差異,但是有著穩定的秩序,講究禮義仁信,雖是私有制,人分等級,但也各司其職,相安和睦。

  大同社會則主張天下為公,是完美的社會,人人無私,人人平等,是公有制的社會,每個人不管出身,不論健康,都是同樣的快樂幸福,受到人們的關愛。這是理想中的世界。

  孔子政治思想中的“小康社會”和“大同社會”對後世有巨大的影響。對之後的政治家、改革家形成自己的政治思想和社會主張影響深遠,諸如洪秀全、孫中山等人都有受到孔子政治思想的薰陶影響。

  孔子不愧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早在兩千年前就提出了公有制的“大同社會”,這和我們現在所說的社會主義高階階段的共產社會是不是很相似?雖然大同社會只是孔子想象中理想化的社會,但是孔子這種超越時代侷限的深邃思想值得我們後世之人永遠敬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