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孔子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的創始者。那麼孔子思想主張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孔子思想主張是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思想主張

  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張仁說和禮說,主張個人層面上“仁”和“禮”的道德修養和品行,主張以德、禮治國。他強調人道主義,同時也強調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而孔子的這些思想適用於任何時代,從中可見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在經濟方面,孔子崇尚重義輕利的義利觀,主張在利和義兩者中應該更為重視義,在獲取利益前要考慮所做的行為是否符合道義。孔子還重視民生,強調先使百姓富裕再施行教化。

  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每個人都能接受教育,並創辦私學,大量招收學生,打破了當時教育方面的壟斷。他還提倡因材施教,主張根據每個人的天賦、興趣進行不同的教育,強調學生自我思考,教師只需對學生施以引導。

  在美學方面,孔子主張“美”和“善”的統一。他提倡將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兩者結合,將文學藝術作為促進社會和政治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史學方面,孔子主張實事求是地進行歷史研究,強調研究歷史時要重視事實依據,同時極為反對錶裡不一、名不副實。

  孔子曾周遊列國,擁有豐富的旅遊經驗,也因此,在旅遊觀念上他有著較為深刻的理解。他提倡文化旅遊以及感悟山水等自然景物的的旅遊,較為注重感受旅遊所感受的各種“美”。同時孔子還主張旅遊要適度,反對過度旅遊。

  孔子提倡的人生觀念都比較積極向上,例如他主張與富貴相比,應該更重視道義;孔子還主張與人交往要真誠,要樂心助人等等。

  孔子資料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魯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在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的甲申時,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的魯國陬邑,也就是當今的山東省曲阜市。他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學派思想的始祖。孔子是殷遺貴族的後裔,早前,他的祖先從宋國出逃,因此宋國夏邑是其祖籍,位於今河南省商丘夏邑縣。

  春秋時期,西周社會的經濟政治制度瓦解,社會動盪不安,戰亂紛爭。在這艱苦的社會政治生活環境下,孔子曾擔任官職,與魯國、貴族勢力進行鬥爭角逐,以緩和階級之間的矛盾;體恤百姓,愛民如子,主張以德仁治國,希望恢復西周的秩序。在這政治、經濟制度崩盤的國家,孔子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辛。但他勤奮好學,虛心請教各位名師,一生周遊列國,致力於遊徒講學,推行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其教育思想的成就為: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及精神,還倡導“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的學習技巧等,歷史上第一個開設私人講學風氣;政治思想上,提出了“禮”,開創“仁”的學說。

  孔子死後,歷代皇帝為表尊崇不斷地追諡。至今為止,孔子的思想學說已經成為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影響源遠流長。後世均尊稱孔子為聖人。

  孔子哲學思想

  《孔子哲學》是一本由汪震撰寫的作品,已於2012年1月正式由嶽麓出版社出版,現在在各大書店均有銷售,每本只售價12元/本。《孔子哲學》這本作品是一部小書,只有短短的89頁,整部作品只有6個章節,最後附帶一個附錄及後記。

  《孔子哲學》主要是以主人公孔子為主角從而圍繞著孔子展開的一些列故事。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物,字仲尼,是家裡的老二。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儒家思想深深的影響了數千年,漢朝以後,孔子學以及孔子的儒家思想成為了近兩千年的主流文化思想,其影響可謂是空前絕後的,不僅是社會,政治還是教育都滲透了孔子學,孔子也被人們稱之為孔聖人。

  《孔子哲學》這部作品將孔子的一生進行了精明扼要的概括與介紹,作者的寫作思路不予一般相同,作者先從老子與孔子的這段淵源開始著手寫,將這存在的問題進行著手討論,從而作了一個升入淺出的說明,將孔子的政治哲學,道德哲學,教育哲學等進行了深入分析,從而將孔子思想對於整個歷史的意義與現代的價值都進行了重新挖掘。

  這部作品通俗易懂,而且文筆清新典雅,很受讀者的喜歡。

  孔子哲學博大精深,是一種思想的高度體現,其後人通過研究孔子思想來從中受益,所以也出現了一批又一批解讀孔子思想的作品,我們從這批作品中對於孔子哲學再次瞭解與消化,這也是圖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