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蔻仁的簡介

  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白蔻仁的功效與作用,白蔻仁的選購方法,白蔻仁的儲存方法,白蔻仁的價格等知識,更多請查閱養網。

  

  白豆蔻又名多骨、白蔻,為姜科植物白蔻的果實,原產於泰國、越南、寮國、柬埔寨、斯里蘭卡及南美洲等地,我國廣東、廣西、雲南亦有栽培。每年10—12月果實呈黃綠色尚未開裂時採收,除去殘留的果柄,晒乾即可入藥。其性溫,味辛,具有行氣、暖胃、消食、寬中的功效,用於治療氣滯、食滯、胸悶、腹脹、噫氣、吐逆、反胃、瘧疾等症,為補肺氣、益脾胃、理元氣的常用藥。

  白蔻仁的功效與作用

  白蔻仁的功效

  白蔻仁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的乾燥成熟果實,白蔻仁有理氣寬中、燥寒溼、解酒毒的功效,白蔻仁主治胃痛腹脹、噫氣反胃等症。蔻殼、蔻花,與蔻仁功用相同而力較弱。凡火鬱所致之嘔吐、反胃、腹痛等症均忌用白蔻仁。 白蔻仁的功效與作用白蔻仁的功效與作用性味:辛溫。

  歸經:入肺、脾、胃三經。

  功效:理氣寬中,燥寒溼,解酒毒。

  主治:胃痛腹脹、噫氣反胃等症。蔻殼、蔻花,與蔻仁功用相同而力較弱。

  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蔻仁搗碎和,入煎劑,後下。

  來源:白蔻仁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的乾燥成熟果實。

  白蔻仁的作用

  白蔻仁配玉金、川樸、枳殼、陳皮、木香、香附等,治胸脘脹悶、氣滯不舒。

  白蔻仁配葛花、茯苓、白朮、砂仁、青陳皮***葛花解醒湯***,治酒積嘔吐,或洩瀉痞塞。

  白蔻仁配金橘葉、佛手、陳皮、半夏、生薑,治噫氣反胃。

  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蔻仁搗碎和,入煎劑,後下。

  本品與縮砂仁之性味功同相類,但本品有一種清爽之氣,隱隱然沁入心脾,偏於先升而後降;縮砂仁有特異之性。長於沉洩下降而微溫升。二者升降,各臻其妙。白豆蔻辛溫氣香,色自入肺,理上焦寒是其專長;白蔻殼得蔻仁餘氣;性較緩和,肺胃略有餘滯者,用之寬胸理氣和胃。

  白蔻仁的市場資訊

  1、白蔻仁的價格

  根據白蔻仁的品質以及市場而變化的。

  2、白蔻仁的選購方法

  白豆蔻成熟果實類球形,直徑1.2至1.8釐米。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3條較深的縱向槽紋,皮輕質易縱向裂開,內分3室,每室含種子7至10粒;頂端有穿越二柱基,基部凹下的果柄樹痕,種子呈不規則多面體,直徑3至4毫米,表面暗棕色,有裂紋,並被殘留的假咱皮,氣芳香,味清涼,略似樟腦。

  3、白蔻仁的儲存方法

  白豆蔻儲存在陰涼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