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表演的圖片有哪些

  各具地域特色的茶藝館和大大小小的茶文化盛會則為茶道表演的出現提供了平臺。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表演的圖片,一起來看看。

  茶道表演的圖片1

>

  茶道表演的圖片2

>

  茶道表演的圖片3

>

  茶道表演的圖片4

>

  茶道表演的圖片5

  茶道表演的分類

  縱觀各種茶藝表演,大體可分為三類:

  民俗茶藝表演

  取材於特定的民風、民俗、飲茶習慣,以反映民俗文化等方面為主的,經過藝術的提煉與加工的,以茶為主體的。如“西湖茶禮”、“臺灣烏龍茶茶藝表演”、“贛南擂茶”、“白族三道茶”、“青豆茶”等。

  仿古茶藝表演

  取材於歷史資料,經過藝術的提煉與加工,大致反映歷史原貌為主體的。如“公劉子朱權茶道表演”、“唐代宮廷茶禮”、“韓國仿古茶藝表演”。

  其他茶藝表演

  取材於特定的文化內容,經過藝術的提煉與加工,以反映該特定文化內涵為主體,以茶為載體的,如“禪茶表演”、“火塘茶情”、“新娘茶”。

  茶道表演的歷史

  中國古老的茶文化可以上溯到“神農嘗百草”、炎帝時期,茶文化的形成、發展及完善與茶藝是分不開的。從中國最早的茶道萌芽時期晉代開始,至茶道盛行的唐代,尚無茶藝表演的專職。但唐代因陸羽善於烹茗被太守請去試茗;另據封氏聞見記記載,唐代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時,曾請常伯熊表演煮茶,表演時,常氏手裡拿著茶壺,口中述說著茶名,逐一詳細說明,大家佩服異常。兩者與現在的茶藝表演有著相似之處。陸羽在茶經中對茶藝過程也有過深刻的描述,對選茗、蓄水、置具、烹煮、品茗各個環節非常講究,並制定了一整套茶藝程式,這已明顯帶有濃厚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內涵,推進了茶的技藝演化過程。宋代,人們興起鬥茶,賣茶水的人也相互間試論高低,被時人成為“茶百戲”,既能稱‘戲”自然是一種表演內容了。無論是“試茗”還是“茶百戲”,但至少說明茶藝表演在中國古代的茶文化樣式中已漸呈現表演的意識。

  茶藝表演成為一種需要是近20年的事情。儘管茶文化源於中國,但將茶文化精神發揮到極致的卻是日本。隨著兩國茶事交流活動的增多,精湛的茶藝表演成了瞭解各自茶藝精髓,方便兩國進行學習與交流的重要樣式。加之人們在改革開放和物質生活日益滿足的條件下,開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生活質量的提高,欲從滿足生理需要的大眾飲品中,重新品出古人早以傳承但在近百年的民眾生活中漸以消失的中國茶文化的內質。而林林總總的茶藝館中推出的茶藝表演,無疑成了普及茶文化精神、引導人們如何領悟中國茶道的最佳載體。因而,茶藝表演的出現由中國古代的雛形漸趨成為普及茶文化必不可缺的茶藝樣式,從可能性的存在變為一種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