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與茶具文化的關係

  茶具文化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中國茶文化與茶具文化有什麼關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正是因為對茶文化的熱愛,茶具收藏才漸漸成為時尚和熱門。茶具收藏自古就有,既能實現泡茶的功能,又能作為家居裝飾,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增值空間,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許多茶友都願意收藏幾件自己喜歡的茶具。收藏茶具種類很多,比較常見的就是瓷器茶具收藏和紫砂茶具收藏。

  紫砂壺是民間收藏的大項,20世紀70年代末起,紫砂壺的投資價值受到了人們青睞,其市場價格也不斷上漲;而瓷器茶壺也因其精緻的外形及富有欣賞價值的外觀及繪畫,也被許多收藏愛好者所喜愛,其收藏價值也看漲。

  擁有具有收藏價值的茶具,卻不能保養好,也會令茶具的價值大打折扣,同時茶具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用到,因此茶具也需要精心的保養。據航誠藝都商場一樓經營紫砂壺茶具的王小姐介紹,茶具使用後應立即用清水沖洗乾淨,千萬不要用手或布以及粗糙的東西來擦洗其內部,更不要用嘴直接在壺嘴上吸,以防串味。這樣茶具用久了,甚至不放茶葉也可以沖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水。平時不用的茶具應該清洗乾淨後打一層蠟,放在乾燥的地方,這樣才能保持茶具的美觀潔淨。

  歷代茶具中的珍稀品種,如唐代邢窯的白釉璧形足茶碗、南宋建窯黑釉兔毫紋茶盞、清代乾隆陳蔭乾製宜興紫砂竹節提樑壺等,現在都已是國內外各大博物館中的珍藏品了。另外,茶是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重要部分,傳世的圖畫書法中,也處處可見茶的蹤影。透過這些器物與書畫,呈現出古人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茶具的使用方法

  1.蓋碗的使用方法:蓋碗或稱蓋杯,分為茶碗、碗蓋、託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於碗內,沖水,加蓋五~六分鐘後飲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衝一次。

  2.茶挾的使用方法:又稱茶筷,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3.茶針的使用方法: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4.茶杯的使用方法: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來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為便於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順暢。

  5.茶盤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6.茶船的使用方法: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裡塞入茶葉,衝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位的茶水、保溫。

  7.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自動電爐。

  8.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9.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稱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10.茶葉罐的使用方法: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及陶瓷。

  11.茶則的使用方法: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12.茶海的使用方法: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茶壺內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後,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於各小茶杯內,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還:

1.茶文化與茶具的關係是什麼

2.茶禮儀與茶文化的關係

3.茶具與茶文化的歷史淵源

4.淺談對茶文化的認識的範文

5.茶文化與藝術有什麼關係

6.茶文化的興起對瓷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