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顏回是是孔子學生之中繼承孔子的思想最為徹底的,那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嗎,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簡介

  顏回是孔子最出色的弟子,也是孔子手下的七十二賢之首,他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不只是聰明好學也很有古之仁人的風範,所以受到了很多後世讀書人的敬重。如果說子路是對於孔子最忠心的“大弟子”,那麼顏回就是繼承了孔子思想精華的“真傳弟子”,顏回一直恪守著孔子仁義禮教的思想,一言一行都合乎於禮,所以常常受到孔子的稱讚。

  顏回,字子淵,後世尊稱其為復聖,春秋時期魯國曲阜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為人好學,被孔子稱為“仁人”。

  顏回十四歲時拜孔子為師,跟隨孔子周遊列國,在遇到危險或叛亂時,子路等人都對孔子即他的學說產生了懷疑,只有顏回始終站在孔子這邊,並替孔子辯解。孔子關於“禮”、“仁”的要求,顏回都嚴格遵守,“敏於事而慎於言”,孔子因此經常稱讚他有君子四德。顏回一生所向往的是一個沒有戰爭飢餓的理想社會,“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

  公元前481年,顏回去世,被安葬在魯城東防山前。孔子悲痛萬分,忍不住哀嘆:“噫!天喪予!天喪予!”顏回沒有當過官,也沒有什麼傳世之作,只有一些言語被收錄在《論語》中,他的思想基本與孔子的一致,後世尊稱其為復聖。

  孔子弟子顏回怎麼死的

  要想知道顏回是怎麼死的,就需要了解一下顏回的家庭,顏回也出生在貴族家庭,但是在春秋的末期,貴族的權利已經被大大的削弱,顏回的父親顏路正是沒落的貴族,家中只有幾十畝薄田,對於生產力非常低下的那個時代來說,這幾十畝薄田完全不能承擔貴族的日常開支需要,所以顏回的生活是貧苦的。顏回的一生都不曾做官,一直最隨著孔子,直到顏回三十八歲的時候才跟著孔子結束了周遊列國回到魯國,這個時候家中的父母均已年邁,生活的重擔就落到了顏回的身上,顏回選擇了講學。顏回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過著“一簞食一瓢飲,身在陋巷,回也不改其樂”的生活,精神生活是豐富的,但是物質的貧乏讓顏回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身體出現狀況也就是在所難免的。

  再者,顏回覺得孔子的思想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學習是無止境的,顏回一直以來就沒有間斷了學習,艱苦的學習讓顏回的身體也出現了太多的不支,艱苦的生活、辛苦的學習讓顏回的健康每況愈下,剛剛年至不惑,顏回就去世了。

  顏回,生於公元前521,卒於公元前481,短短的四十載,留下的思想卻光耀千秋。

  孔子弟子顏回的故事

  顏回是孔子的學生,在顏回存世的短短四十年裡,大部分的時間是作為孔子的學生,追隨著孔子走在尋求儒家思想實現的路上,顏回沒有留下太多的故事,也沒有做過官,其言行大多是在記載孔子和弟子言行的《論語》中,用現在世俗的眼光來看,顏回的一生是失敗的,因為顏回甚至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維持。

  顏回是聰慧的,孔子的大弟子子貢這樣說“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正是由於顏回的聰慧,所以對於孔子的思想能夠非常迅速的領略,並且能夠將孔子的思想記在心中,實踐在自己的行為中。孔子講學,顏回總是沉默寡言,別的學生都有很多的問題問孔子,而顏回總是順承老師,不曾提出一點疑問,開始的時候孔子也認為顏回有點愚笨,但是後來觀察,看到顏回可以將儒家的思想貫穿在行為中,不禁感嘆“賢哉回也!”

  顏回是忠誠的,顏回的忠誠源自對孔子所創的儒家學說的推崇,顏回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由此可見,顏回是孔子忠誠的擁護者,在孔子四處宣揚自己的思想不能夠得到應用,陷於荒野,食糧不繼的時候,包括子路、子貢在內的很多學生都對孔子的學說產生了懷疑,只有顏回堅定的相信孔子的思想。'

  顏回也是生不逢時的,如果顏回生活在一個盛世,那麼其思想就可以實現。但是不幸的是顏回生長在春秋的末期,那個時期是一個崇尚武力,權臣當道,想要實現大同社會完全不可能的社會,所以顏回在那個時代是落魄的,即使是名聲在外,即使是成為一個名噪一時的大儒,對於其生活質量並不能有任何的改善,所以顏回“身在陋巷,一簞食一瓢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