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的種植技術

  柑橘果形關觀,皮色橙黃至橙紅,皮薄多汁,果肉脆嫩,爽口化渣,清甜低酸,風味獨特,廣受消費者歡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a. 土壤

  柑橘在輕質土壤中生長良好,但如果採用了適宜的砧木並有良好的排水條件,柑橘也可在重壤土中生長。pH值超過8.0的土壤對柑橘生長不利。柑橘對土壤鹽分和硼***即使是在深層土壤中***反應敏感,對板結的土壤也反應敏感。柑橘根系主要分佈在0.90米土層,並依灌溉情況而異。絕大多數需氧的活動根系分佈在表層30釐米的土層中。

  b. 水分

  柑橘在乾旱的月份需要灌溉,因此當冬季乾旱、氣溫13攝氏度以上時,必須灌溉。此外,脫水是危險的,它使果實水分流向葉片引起果實枯萎。在以色列,柑橘樹平均灌溉達7個月,每天灌溉3.5mm,總灌溉量達700-800mm,在炎熱地區灌溉量可達1100mm。過去灌溉主要採用溝灌或樹冠上部噴灌的方式,但噴灌有鹽漬化的風險,溝灌可引起土壤透氣性下降。如今正傾向於使用滴灌和樹冠下的微噴灌技術,呈帶狀灌溉,部分土表保持乾燥。

  經多次試驗獲得柑橘的灌溉引數如下: 在乾旱條件下柑橘的灌溉引數為:1-5月份0.7,6-9月0.65,10-11月0.7。

  c. 肥料

  對柑橘的需肥量有多種不同的觀點,本地區正進行有關試驗。普遍認為在7月份應停止施肥,否則不利於果實顏色的變化。由於施肥過晚會使果實保持綠色,因此所有的肥料均施於春季和夏初至7月中旬。在很多地區,每公頃的施肥量為:氮200-250kg、磷100kg、鉀200-500Kg。

  通常,在秋季測定柑橘葉片以確定對氮和磷的需求。最新完成的不同試驗表明,每公頃施300kg氮可增加產量。

  d. 間距

  最常見的間距4X6米,但當前有一種傾向就是用不同的種植方法使柑橘在後期生長密植,因而4X3米甚至4X1.5米的間距也常採用。

  e. 密度

  通常每公頃種植410株,密植情況下也有每公頃800甚至1600株的。

  柑橘的分佈區域

  我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柑橘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夏朝***前21世紀-前17世紀***,中國的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產的柑桔,已列為貢稅之物。經過長期栽培、選擇,柑桔成了人類的珍貴果品.據考證,直到公元1471年,桔、柑、橙等柑橘類果樹才從我國傳入葡萄牙的里斯本,公元1665年才傳入美國的佛羅里達。

  世界柑橘主要分佈在北緯35°以南的區域,性喜溫暖溼潤,有大水體增溫的地域可向北推進到北緯45°。世界有135個國家生產柑橘,年產量10282.2萬噸,面積10730萬畝,均居百果之首,產量第一位的數巴西,2425.26萬噸,第二位數美國,1633.52萬噸,中國第三,1078萬噸,再後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義大利等國。

  我國柑橘分佈在北緯16°~37°之間,海拔最高達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亞市,北至陝、甘、豫,東起臺灣省,西到西藏的雅魯藏布江河谷。但我國柑橘的經濟栽培區主要集中在北緯20°~33°之間,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國生產柑橘包括臺灣省在內有19個省***市、自治區***。其中主產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廣西、湖北、廣東、江西、重慶和臺灣等10個省***市、區***,其次是上海、貴州、雲南、江蘇等省***市***,陝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肅等省也有種植。全國種植柑橘的縣***市、區***有98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