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隱喻手法在網路語言中的執行機制

  如今因特網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網路語言也隨之迅速流行起來。網路語言雖然有其自身的特點,但作為人類語言中的一種,它同樣也充分體現了隱喻作為人類“語言無處不在的原理”。為了準確描述新出現的事物,它所使用的新詞語多數是傳統詞語語義的隱喻引申。其主要構詞方式正是以一範疇的事物去說明另一範疇的事物。觀察時下大量的網路語言,我們認為它們都是通過相似性原則和順接性原則來建立的,這兩個原則都屬於隱喻的認知性原則。

  一、隱喻的內涵

  在隱喻研究的傳統裡,對隱喻認知特徵闡述最早、最明確、最系統的是理查茲***Richards***。他提出,隱喻是人類“語言無處不在的原理”。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現象,更重要的是,隱喻是人類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隱喻無處不在,幾乎每個詞、每個句子進行深入研究後,都能發現其隱喻的意義。理查茲的隱喻特徵觀認為“隱喻是一種思想之間借用的交流,是語境間的協調,思想是隱喻性的,語言的隱喻其實是思想隱喻的派生。所有的語言都深深地包含著內在的隱喻結構,這種結構暗中影響著表層的‘意義’。”

  二、相似原則的隱喻

  相似性就是兩個事物之間相似的地方,它是隱喻賴以成立的基本要素。它並不在於各自附屬於一個、或者一組恰當詞語的“個人以往印象的再次複製”,而是在於有關“我們心靈中和世界中的習性之間的經常性相似之處”的語言學和心理學“法則”。束定芳認為有兩種基本的隱喻,“一種是以本體與喻體間原有的***包括固有的和想象中的***相似性作為基礎的隱喻;另一種是以說話者或作者新發現的或刻意想象出來的相似性作為基礎的隱喻。”網路語言就是通過以上兩種隱喻而來的。它既有人們通過已感覺到的與身邊事物的相似性或將原先並未感覺到相似性的兩個事物並置在一起形成,又有人們經刻意想象而新創造出的詞語。可以說,由隱喻產生的網語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較為密切的聯絡。人們在不同場合,對不同物件都可以自如地進行創造性地使用。就隱喻的詞語範圍和原因而言,任何一個詞語都潛存著發生隱喻的可能性,而隱喻在哪些詞語上發生,主要的依據就是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性。這其中的相似性包括:

  ***一***物理相似性,指事物之間在形狀上、聲音上及功能上有相似之處。這一類在網路聊天室及BBS上較為常見。

  1、形狀上相似的網語,例如:“視窗”,這是個網路專業術語,由於其外觀和功能上與平日的視窗相似所以得名。

  2、聲音上相似的網語,例如:“果醬***過獎***”,“青筋***請進***”,“米國***美國***”,“水餃***睡覺***”等,這些都是利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漢字造成的諧音詞。前面的形式是創造出來的網路詞語形式,後者則是語言中固有的詞語。

  3、功能上相似的網語,例如“資訊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這一網語指通過光纜把家庭的多媒體與全國的企業、商店、銀行、學校、醫院、圖書館、電腦資料庫、新聞機構、娛樂場所、電視臺及政府部門中的多媒體等連線起來形成的網路。在這裡,人們把資訊隱喻成可以進行買賣、裝載、解除安裝的商品。它是把現實生活中“高速公路”可以連線各個開通路線地點的功能和網路“資訊高速公路”也具有的這種相似功能聯絡了起來。

  ***二***心理相似性,即一種心理感受上的相似,它是一種非物理意義上的相似。它強調的是人們的主觀經驗。例如時下流行的網語“半糖夫妻”,“半糖”這個詞來自臺灣。在臺灣人們非常流行喝珍珠奶茶,“半糖”最初就是指珍珠奶茶的甜度,即介於“很甜”和“不甜”之間的一種甜度。而“半糖夫妻”中的“半糖”不再表示飲料的甜度,而是指一種男女雙方有各自獨立空間的、甜而不膩的愛情。這個詞正是通過人們心理感受上的一種相似性的隱喻而得來。首先它是通過“糖”來隱喻抽象的“甜”味,進而再用“甜”這種味覺來隱喻更為抽象的婚姻中幸福的感覺。再來看一下“半糖”中的“半”,它在這裡不表示量的大小,而是表示程度的高低,即介於平淡和強烈之間,一種恰如其分的“幸福”感覺。

  三、順接原則的隱喻

  在認識和識別事物時,人的大腦總是遵循著一個基本規律,即以已有的相關認知語境為基礎來認識新事物,獲取新資訊,進而改變已有的認知語境,從而為下一個認知活動做準備。在網路交際中也是如此,人們常常傾向於以某個事物為中心,尋找與此相關、有聯絡的整體。運用隱喻方式創造一些新的表達,這些表達新奇生動、詼諧幽默、一針見血,很容易被網友們接受,並迅速在網際中傳播開來,成為網路詞語中的一員。更有意思的是,這些通過隱喻創造的詞,有些還會繁衍成一個族群,形成某種系列詞語。這就是所謂的順接式隱喻網語,例如:

  ***一***網蟲系列

  網蟲:整天沉迷於網路不能自拔的人,是網路人群的主體,對網路有著非比尋常的愛,甚至以此為家。

  爬蟲:初級網民,與菜鳥一樣也是新手,屬於進化中的低形態。

  飛蟲:高階網民,屬於進化中的高形態。

  網蝶:網上的美麗女性,根據男性網民的觀點,網上的美女網民相當少,如果發現一個美女,簡直是網蟲中的蝴蝶,故美稱為網蝶。

  網蜂:與“網蝶”相對,指網路上的男性。“蜂”的勤勞、聰慧、不計較得失,“蜂”的博採與精釀,正應是“新新網蟲”所必備的素質。“網蜂”與“網蝶”都是對網民的美稱。

  ***二***灌水系列

  灌水:是網路交際常用詞,指在BBS、新聞組上發表冗長空洞的文章。它是英文“addwater”的意譯,據說是美國前總統里根曾悄悄使用“addwater”的暱稱在一著名BBS上發表文章,其真相公佈後,“addwater”名揚四海,並逐漸演變成為在網上發表文章與觀點的統稱。後來發展為“沒有質量帖子”的代名詞,某些網站為了宣傳自由民主的氣氛,也常說“歡迎大家來灌水”。“灌水”出現後,隨之衍生出一系列與其有關的新詞:

  灌紅:指一個帖子被點選和回覆超過一定數量時,這些統計數字便由普通淡黑顏色變成紅色,如果是灌水而達到這個數量,就叫灌紅。

  潛水:指在聊天室裡只看到別人聊天而自己不發言,或者在論壇中只觀看別人的帖子而不回覆。

  潛水員:指那些只看帖不回帖的人。

  潛水艇:指那些只看帖不回帖的人,與潛水員同義。它的第二個含義是沒水平。

  冒泡:指潛水的人偶爾發帖的行為。

  水牛:指在論壇上極能灌水之人,灌水毅力如牛一般,或者說灌水很牛氣。類似的表達還有水鬼、水桶、水王、水仙等,它們指的都是論壇中的灌水狂人。

  水母:專指論壇中的女性灌水狂人。

  水手:指論壇中的芸芸眾生、愛好潛水的人。

  水蒸氣:比純淨水還純的水,指無文字及任何內容的空白帖子。同“純淨水”意義相近。

  有了“灌水”系列,就有了和它意義相對的詞語,並且它們也可組成同一系列,形成一個族群,例如:

  造磚:指在論壇上用心寫文章,像建築時一塊塊砌磚一樣。比喻在寫文章時極為用心,字斟句酌,寫出來的文章觀點獨特、文筆流暢。

  加磚:指回復同一個主題帖,使回覆頁數往上加,有時也稱“蓋樓”。

  拍磚:指在論壇上回復帖子時持批評態度,多用來指對發貼人的不客氣批評,也說“拋磚頭”,或者說“來砸我吧”。

  拋磚:指在論壇上的跟帖行為。

  四、結語

  以上分析表明,網路語言正隨著計算機和網路運用的普及而越來越豐富,而隱喻作為人類“語言無處不在的原理”在這種另類語言中則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隨著網路語言運用的普及,隱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言語交際中也將發揮著重要作用並具有重大意義。隱喻不僅是語言詞彙意義拓展的重要途徑,而且由此途徑生成的語言表示式也進一步反應了使用者的心理認知模式及其表達的現實意義。由過去單純的研究文學文字中的隱喻詞句到日常生活中語言隱喻的研究再到以計算機為媒介的網路語言隱喻的研究,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隱喻存在空間的無限性。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髮展,網路語言與現實語言的互動性在不斷增強,對網語中隱喻工作機制的研究也將不斷深入,這些都對網路語言的進一步研究有重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