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哪裡的人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對宋詞有著巨大貢獻的人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清照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所在之處按照現在的地方劃分為山東地界,她的父親是進士出身,在朝廷做官,母親也是一個名人家的閨秀。山東自古就是出文人的地方,李清照出生在這裡,作詞在這裡,也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山東本就是孔子的家鄉,而且在這裡是戰國時期田齊的官立高等學府,這裡主要以黃老哲學為主要內容,學術交流比較自由,可以暢所欲言。因而著述較多,如《管子》、《晏子春秋》等書的編寫,就有稷下之士的參與。更重要的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百家爭鳴”,就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的。

  雖說這已經是戰國時候的事情了,但是其文化影響卻遠遠沒有散去。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家中藏書頗多,書中的許多思想都有著稷下學宮的影子,而李清照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也是古文愛好者,其家中的藏書也很多。

  等李清照嫁給趙明誠後,兩個人對中國文化進行蒐集與整理,這不得不說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美事。那種豪放中略帶溫婉的性格,那種主張用詞典雅的自覺,無不來自於此。

  總之,李清照生於山東章丘,不可避免地受到稷下學宮文化的影響。而且從小在地方文化的薰陶下,她學習到了各家的學術,這使她後來的成功有了一個充實的根基,李清照是幸運的同時也是坎坷的。

  李清照性格

  李清照的詞多表達思念與情意,所以她的性格在世人的眼裡是一個弱不禁風充滿無限惆悵的女詞人。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她對權貴、宣告並不在乎,敢於向世人說出詞別是一家,打破了傳統老舊的思想觀念。雖然她的有些作品讀起來讓人感到很極端、很消極,但是我們如果從她的風格和全部作品來看的話,我們就會有一個對她的新判定。

  她出身於官宦家族,從小的傳統思想觀念並沒有束縛她,而是讓她有了一種獨具一格的作風,雖然家裡是官宦,但是她卻對榮華富貴沒有一點興趣,並且敢於與權貴做鬥爭,從這一點不難看出李清照這個人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

  從這一點可以體現出李清照柔弱的心裡卻是異常的堅定,她高風亮節不僅僅體現在對於權貴,最突出的還是李清照心懷國家、心繫黎明百姓。在國家受到侵擾的時候,她不甘做亡國奴,和丈夫一起漂泊江南,看到了南宋國的屈辱心理悲憤交加,可是卻無能為力。

  在兵荒馬亂之中,丈夫接到了南宋的任命,赴任的路上身纏病疾去世,李清照聽聞噩耗,心痛如絞再加上國破家亡、背井離鄉的痛苦,寫下了一首首消極而又充滿不甘的詩詞來表達她心裡的痛。此時的她並沒有為當前的形勢所屈服,她堅強的活著,每天流離顛沛,思鄉思夫。最終鬱郁去世。

  從李清照的一生來看,她是一位極為值得尊敬與學習的女詞人,她雖為女性,可是她的性格卻堅定不移,同時也是一位善良、慈愛,心繫家國,才華蓋世的女詞人。

  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的姨母在清明前給李清照做了一件衣服,讓她在清明可以穿著去踏青。那天李清照穿上這件衣服來到街上,看到一個老者正在賣一本《古金石考》的古書,這可是李清照渴望了好久也沒有得到的古書啊。她馬上詢問老者這本書的價格,老者稱這本書好歹也要賣個三十兩。可是李清照渾身上下找了個遍,也才找到十來兩銀子。

  情急之下,李清照轉身跑到當店,把她姨母做給她的那件新衣服脫下就當了,當了二十多兩銀子,湊上她自己隨身帶來的十兩銀子,全部給了買書的老者,買下了那本書。而此時,李清照身上只剩下一件薄薄的單衣了。

  有一年重陽節的時候,趙明誠在外地做官,李清照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收到之後,對妻子作詞的技術十分讚賞。但他卻又不甘屈居在妻子之下,於是關上門,經過三天三夜的閉門苦讀,終於寫出了五十闕詞,並把他妻子的其中幾句詞也摻入進去。他把這些詞拿給他的朋友陸德夫看。陸德夫之後,說:這些詞中,有三句寫得最好。趙明誠連忙問是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而這三句詞,正是趙明誠加入他詞作的李清照的三句話。

  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都是文化人,經常在一起研究學問。他們常常玩一種小遊戲,叫做賭書。就是一方出一段典故,另一方要說出折斷典故出自哪裡。贏的一方可以喝一杯茶,輸的那一方不僅沒茶喝,還要接受另一方的嘲笑。而事實上,贏的那個人通常是李清照,她贏了之後十分得意,導致把茶水都灑在了自己的衣服上。這就是清朝著名的詩人納蘭性德的詩句“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