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脾湯藥方介紹

  歸脾湯具有改善骨髓微迴圈,增加骨髓造血組織,促進多能幹細胞進多能增殖分化和幼稚中性粒細胞發育成熟,延長中性粒細胞壽命等作用。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歸脾湯的處方

  白朮 3克;當歸 3克;白茯苓 3克;黃芪 3克;遠志 3克;龍眼肉 3克;酸棗仁炒 3克;人蔘 6克;木香 1.5克;炙甘草 1克;

  歸脾湯的方解

  本方證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虧虛所致。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統血,思慮過度,心脾氣血暗耗,脾氣虧虛則體倦、食少;心血不足則見驚悸、怔忡、健忘、不寐、盜汗;面色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緩均屬氣血不足之象。上述諸症雖屬心脾兩虛,卻是以脾虛為核心,氣血虧虛為基礎。脾為營衛氣血生化之源,《靈樞·決氣》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故方中以參、芪、術、草大隊甘溫之品補脾益氣以生血,使氣旺而血生;當歸、龍眼肉甘溫補血養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棗仁、遠志寧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氣醒脾,與大量益氣健脾藥配伍,復中焦運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氣補血藥滋膩礙胃,使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用法中姜、棗調和脾胃,以資化源。全方共奏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之功,為治療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兩虛之良方。本方的配伍特點:一是心脾同治,重點在脾,使脾旺則氣血生化有源,方名歸脾,意在於此;二是氣血並補,但重在補氣,意即氣為血之帥,氣旺血自生,血足則心有所養;三是補氣養血藥中佐以木香理氣醒脾,補而不滯。故張璐說:“此方滋養心脾,鼓動少火,妙以木香調暢諸氣。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悶,或洩瀉,減食者,以其純陰無陽,不能輸化藥力故耳。”***《古今名醫方論》***本方原載宋·嚴用和《濟生方》,但方中無當歸、遠志,至明·薛己補此二味,使養血寧神之效尤彰。本方的適應範圍,隨著後世醫家的臨床實踐,不斷有所擴充,原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之健忘、怔忡。元·危亦林在《世醫得效方》中增加治療脾不統血之吐血、下血。明·薛己《內科摘要》增補了治療驚悸、盜汗、嗜臥少食、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等症。歸脾湯與補中益氣湯同用參、芪、術、草以益氣補脾。前者以補氣藥配伍養心安神藥,意在心脾雙補,復二髒生血、統血之職,主治心脾氣血兩虛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體倦食少,以及脾不統血之便血、崩漏等。後者是補氣藥配伍昇陽舉陷藥,意在補氣升提,復脾胃升清降濁之能,主治脾胃氣虛、氣陷之少氣懶言、發熱及臟器下垂等。

  歸脾湯的基本概述

  用法用量

  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臨床應用

  ①心悸怔忡《南雅堂醫案》:用心過度,陰血必受損耗,怔忡健忘,皆心血不足之故,生血者心,統血者脾,當握要以圖之。歸脾湯。《續名醫類案》:馬元儀治一人患心悸症,肢體倦怠,或以陰虛治之不效。診其脈浮虛無力,蓋得之焦勞思慮傷心也。心之下脾位,脾受心病,鬱而生涎,精液不生,清陽不布,故四肢無氣以動而倦怠也。法宜大補心脾,乃與歸脾湯20劑,即以此方作丸,服之痊癒。

  ②心痛《南雅堂醫案》:診得脈細小,右寸澀,心下悸,痛甚喜按,得食少愈,大小便俱見清利,系虛痛之候,用歸脾湯加石菖蒲治之。《脈訣匯辨》:邑宰章生公,南都應試,時8月初5日,心脾痛甚,食飲皆廢。診其兩寸,澀而無力,與大劑歸脾湯加人蔘3錢、官桂2錢,煎服之。不逾時痛減,續進1劑,痛竟止。

  ③失眠《中醫雜誌》***1955;2:30***:患者是41歲男子,曾患肺結核及肋膜炎。因工作繁重,思慮過度以致失眠,日益嚴重,有時夜間只能睡1-2小時,身體疲倦,記憶力減退,食慾不佳,經常頭痛眩暈。查體格中等,稍羸瘦,顏色蒼白,脈搏稍弱。投與歸脾湯,重用酸棗仁4錢,連服3劑,諸症好轉。《內蒙古中醫藥》***1984;1:44***:劉某,女,51歲。平素多憂多慮,起初入睡困難,多夢易醒,反覆發作,遂致徹夜不能入睡,隨之月經失調,淋漓不斷已2年。面浮,午後潮熱,雙下肢浮腫,面色白黃無華,舌體胖,苔白中厚,脈象雙寸關大而無力,尺脈沉弱。此證系勞傷心脾,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脾虛血失統攝,治當健脾益氣,養心寧神,歸脾湯去當歸,加真珠母15g,白芍12g,水煎,服6劑。服藥後自覺症狀稍有減輕,繼用上方加味,後服歸脾丸調養而愈。

  歸脾湯來自宋代《濟生方》,裡面有人蔘、黃芪、白朮、茯苓、龍眼肉、酸棗仁等,具有健脾、益氣、養血、養心功能,適合心慌失眠人服用。中醫論證認為,歸脾丸對心脾兩虛型失眠有效,對於輕度失眠具有一定的療效。在臨床上面,採用歸脾丸結合進行失眠治療,對於輕度或是重度失眠均可取得較為顯著的療效。另外, 歸脾丸對於手腳心發熱的陰虛陽亢型失眠,效果就不好。所以服用前,一定要到醫院,請醫生把脈辨證。

  歸脾方歌

  歸脾湯中參術芪,歸草茯神遠志齊

  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歸脾黃龍栆四君,木香遠志當歸跟***

  方中黃芪、龍眼為君,人蔘、白朮、當歸為臣,伏神、棗仁、遠志、木香為佐,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加姜棗調和脾胃,以資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