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常用的中藥有什麼有效的藥方

  腸炎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胃腸道疾病,一旦發作起來,疼痛難忍,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治療腸炎刻不容緩。那麼,治療腸炎的中藥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編給大家介紹腸炎的中藥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腸炎的中藥方

  治療腸炎的中藥方一:熟地15克,山藥12克,炒扁豆12克,炮姜9克,吳茱萸6克,炒白朮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腸炎,腹瀉久治不愈,進食生冷物則瀉,腹部怕冷,飲食不香等。

  治療腸炎的中藥方二:黨蔘12克,焦白朮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炒防風9克,陳皮9克,白芍15克,焦山楂12克,焦神曲12克,秦皮12克. 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腸炎,大便稀薄,便前腹痛,便後痛減,大便挾有粘液,情緒波動則病情加重。

  治療腸炎的中藥方三:黨蔘15克,熟附片6克,苦蔘6克,烏梅10克,焦白朮10克,乾薑6克,白芍10克,木香6克,焦山楂15克,煅牡蠣15克,茯苓12克,車前子***布包***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腸炎,腹瀉與便祕交替發作,大便挾有粘液膿血,腹痛等症。

  治療腸炎的中藥方四:柴胡、白芍、白朮、防風各10克,木香、甘草各6克,青皮、陳皮各5克,槐花15克,黃連3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飯前半小時溫服。

  治療腸炎,腹痛腸鳴,便下稀薄,挾帶粘液或膿血。

  治療腸炎的中藥方五:淮山藥30克,谷芽15克,炮乾薑10克,黃連6克,白芍12克,地榆炭18克,合歡皮20克,烏藥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腹痛,腹瀉,腸鳴,裡急後重,大便挾有粘液,便後腹痛消失等症。

  治療腸炎的中藥方六:黨蔘15克,焦白朮15克,酒軍炭2克,炮姜7.5克,苦蔘10克,秦皮15克,炒山藥15克,扁豆15克,烏梅7.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腹痛,腹瀉,大便帶有紅白凍子等症。

  腸炎的引發因素

  1.精神因素

  多有焦慮、抑鬱、心緒不寧、疑病症和恐癌症,少數有失眠、精神緊張、說話誇張等精神症狀。患者常會把自己的病繪聲繪色地形容得非常嚴重,終日憂心忡忡,以至影響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

  2.受刺激或情緒波動

  如工作量大、經濟負擔重、就業競爭激烈、生活節奏過快、下崗職工、親人死亡、意外事故、人際關係緊張、家庭糾紛等,都會引起什麼樣的疾病。因為精神因素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胃腸運動、分泌和血液供應,導致本病的發生。

  3.遺傳因素

  遺傳調查發現,在同一家庭中可有多人罹患,父母患本病,兒女也患本病者屢見不鮮,甚至有數代發病者。

  4.食物原因

  有人對多種食物分別進行觀察,發現有些食物,如酸味水果、香料、酒類、辣椒和濃咖啡等也是本病的誘因。

  多數功能性胃腸病患者合併焦慮、抑鬱等精神心理障礙,表現以胃腸道症狀為主,還伴有焦慮、失眠、健忘、神經過敏、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狀。

  腸炎吃什麼蔬菜好

  1、南瓜

  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膠,可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刺激;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高手。

  南瓜中的甘露醇有通大便的作用,可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膳食纖維非常細軟,經常吃南瓜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同時還不傷胃黏膜。

  2、胡蘿蔔

  營養學家指出,胡蘿蔔消食導滯,補中行氣,養胃健脾,比較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納呆等症。中國醫學認為它“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有健食之效”。

  腸胃炎患者經常吃胡蘿蔔不僅能夠起到保護腸胃的作用,還能讓你的眼睛更加明亮。

  3、甘藍

  甘藍性平味甘,無毒,入胃、腎二經。甘藍是世界衛生組織曾推薦的最佳蔬菜之一,也被譽為天然“胃菜”。

  甘藍含有的維生素K1以及維生素U含量很高,經常食用甘藍不僅可以抵抗胃部潰瘍、保護並修復胃黏膜組織,還能保持胃部細胞活躍旺盛,降低病變的機率。腸胃炎患者要經常食用甘藍,對緩解腸胃的疼痛非常有效果。

  4、紅薯

  紅薯有養胃、暖胃的功效,也被成為“抗癌之王”。在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公佈的20種抗癌蔬菜“排行榜”中,紅薯也一舉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