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京劇段落

  京劇,曾稱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那麼是哪幾段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1、京劇:霸王別姬***摺子戲***;

  2、京劇:白蛇傳.斷橋***旦角摺子戲***;

  3、京劇:定軍山***摺子戲***;

  4、京劇:貴妃醉酒***旦角摺子戲***;

  5、京劇:借東風***摺子戲***;

  6、京劇:金玉奴.洞房***旦角摺子戲***;

  7、京劇:空城計***摺子戲***;

  8、京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全劇***;

  9、京劇:女起解***旦角摺子戲***;

  10、京劇:讓徐州***摺子戲***;

  11、京劇:三堂會審***全劇***;

  12、京劇:失子驚風***旦角摺子戲***;

  13、京劇:艘孤救孤***摺子戲***;

  14、京劇:文昭關***摺子戲***;

  15、京劇:西施***全劇 選場 01-——02***;

  16、京劇:徐策跑城***摺子戲***;

  17、京劇:彝陵之戰;

  18、京劇:轅門斬子***摺子戲***。

  關於京劇裡面東西的名詞解釋

  工尺,戲曲音樂名詞。泛指戲曲曲譜上曲詞右側所注音階符號。我國傳統民族音樂,以"合、四、上、尺、工、凡、六"等字作為音階的符號,相當於西洋音樂的"56712345"。習慣上把這些符號統稱為"工尺"。有的曲譜,曲詞旁只注板眼***拍子***,不注工尺。有工尺的曲譜,名為工尺譜。

  板眼,戲曲音樂名詞。傳統唱曲時,常以鼓板按節拍,凡強拍均擊板,故稱該拍為板。次強拍和弱拍則以鼓籤敲鼓或用手指按拍,分別稱為中眼、小眼***在四拍子中前一弱拍稱頭眼或初眼,後一弱拍稱末眼***。合稱板眼。

  過門,京劇音樂名詞。指在唱句與唱句之間,唱段與唱段之間的間奏音樂。唱句與唱句之間常用小過門兒,唱段與唱段之間常用大過門。但由於板式不同,亦有不少例外,並無固定模式。

  掛兒,京劇音樂名詞。掛兒是"過兒"的諧音,專指在唱段與唱段之間的大過門,一般多指華彩的間奏音樂。在唱句與唱句之間的小過門不稱掛兒。

  墊頭,京劇音樂名詞。指在樂匯與樂匯間起搭橋作用的旋律稱為墊頭或小墊頭,亦名橋。墊頭旋律較短,一般只有二、三拍,起前後銜接作用。

  行旋,京劇音樂名詞。指在演員表演動作或對話、獨白時的襯托音樂。行旋多為曲牌或簡單旋律的反覆演奏,主要起烘托氣氛的作用。

  調門,指演員歌唱時的音高。凡用絃樂器伴奏,都根據演員嗓音的高度自由定調。京劇調門,一般以正宮調為適度,最高的唱乙字調,最低的凡字調,俗稱趴字調。同一劇中,兩個主要演員音高不同,有時互相遷就,有時臨時長***提高***調門或落***降低***調門。

  調面,演員唱的音高與伴奏樂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相同,叫做調面。意思是按照"調門"的表面歌唱。調面系針對調底而言。在一般情況下,演員都唱調面。

  調底,演員唱的音高比伴奏樂器***胡琴、笛子等***的音高低八度,叫做調底。意思是按照調門的底音歌唱。調底系針對調面而言。京劇的某些唱腔,如娃娃調的腔調經常翻高,如將調門定高,演員嗓音不及,如將調門定低,樂器音量有過小,乃採用調底的唱法,把樂器定高八度,演員以低八度的音來歌唱。

  定弦,指絃樂器***胡琴、阮等***定"調門"的高低。一般都以笛子作為定弦的標準。

  乙字調,京劇音樂名詞。工尺譜所用調門之一。定弦時,以笛子小工調的"乙"音***開啟第五孔,吹高音***,定胡琴的"工"音***西皮調外弦的敞弦***。乙字調為京劇的最高調門。

  工正調,亦作正宮調。京劇根據笛的音高定胡琴的調門,西皮外弦與笛正宮調的工音同高的稱為正宮調。比正宮調高出一度的稱乙字調,高出半度的稱工半調,比正宮調低一度的稱六字調,低半度的稱六半調,低二度的俗稱趴字調。

  工半調,京劇調門之一。略高於正宮調,略低於乙字調。定弦時比照笛子的正宮調定音而略升高。

  軟工調,京劇調門之一。略低於正宮調,而較六字調稍高。定弦時比照笛子的正宮調定音而略降低。

  六字調,京劇調門之一。定弦時,以笛子小工調的"六"音***六孔全閉,吹高音***,定胡琴的"工"音***西皮調外弦的敞弦***。六字調為京劇中低於正工調,高低適度的調門。

  趴字調,亦作扒字調。京劇調門之一。凡低於六字調一度以上的統稱趴字調。

  走邊,"走邊"的來源一說源於晉劇《白虎鞭·走邊》中的舞蹈身段;一說是因為凡走邊的人物因怕人看見而多在牆邊、道邊潛身夜行,故而稱"走邊"。一般來說,《惡虎村》的黃天霸走邊最難。《夜奔》的林沖走邊最累,《蜈蚣嶺》的武松走邊最吃功夫。

  趟馬,由於京劇中多以馬鞭來代替馬,或作為騎馬的象徵,因此凡手持馬鞭揮舞著上場後運用圓場、翻身、臥魚、砍身、摔叉、掏翎、亮相等技巧連續做出打馬、勒馬或策馬疾馳的舞蹈動作的組合就是京劇的趟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