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歷史古蹟的後感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寫遊記的習慣,那麼想知道更多在去過有歷史古蹟的地方遊玩後的作文嗎?現在隨小編來看看下面的吧!

  黃山遊記

  去年“十一”長假,我有幸觀賞了黃山壯美的景色。如今回想起來,黃山那“奇、高、險、美”的景色,那奇鬆、怪石、雲海,依然歷歷在目。

  黃山可真奇啊,那一處處怪石,或立或臥,玲瓏奇異,有的像鳥獸,有的似綵緞,有的如仙女,有的賽花朵,千姿百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令人稱奇,那一棵棵黃山鬆,紮根石縫,迎風傲霜,有的像知客僧喜迎觀光遊客,有的似迷人的少婦與客人們牽手起舞,有的如送賓使者恭送遊人盡興離去。黃山鬆真是風韻獨具,天下無雙,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製作的盆景。

  黃山可真高啊,那一座座山峰,連綿起伏,聳入雲端。從山頂向下看,雲在腳下飄,人在霧中行,舉目可望天際,低頭不見山底。

  黃山可真險啊,那一座座險峰,嶙峋兀立,攝人心魄,崖壁陡似削,山石橫如斷,人在“一線天”垂直的石梯上攀登,上有欲墜之巨石,一下是萬丈之深淵,真讓人心驚肉跳。

  黃山可真美啊,那滾滾翻騰的雲海,連連綿綿,橫蓋萬里,變幻莫測,令人浮想聯翩。一會兒像滔滔流水,一瀉千里;一會兒似座座蒙古包,群立在天際。一會兒似人間銀河,浩瀚無邊:一會兒如突兀的山峰,直立在人的眼前。雨過天晴,太陽照到了雲海之上,形成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將人間和天堂連線起來。彩虹的一端鼓樂聲聲,彩雲飄飄,關麗的人間仙境就呈現在遊客的眼前。黃山雲海的浩瀚、飄渺,真是天下無雙!

  美麗的黃山,雲繞著山,山襯著雲,山下清泉丁東,山間雲海舞動,山上異樹林立,山頂彩虹橫貫,使人感覺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天下美景歸黃山”,的確是名不虛傳啊!

  偉大的長城

  在我國曆史裡,有許許多多偉大的建築,長城就是一個。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自從戰國時期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想而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據近年文物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和對遺址的調查,初步估計,長城有十萬裡之長。歷代修築的長城先後分佈在西至新疆,東到黑龍江,南至湖南共16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各時代的長城總和就有三萬裡之多,單是河北省境內的長城就將近萬里。烽火臺是萬里長城防禦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是作為傳遞軍情的設施。烽火臺這種傳遞資訊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長城一開始修築的時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傳遞軍情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傳遞的方法是白天燃煙,夜間舉火,因白天陽光很強,火光不易見到,夜間火光很遠就能看見。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見到的三度空間建築物。以現代科技來修築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實在難得。長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頗不相同。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築長城。據瞭解,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以居庸關一帶來說,高約8。5公尺,下部寬8。5公尺,上部寬約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當於城樓***,高約12。3公尺,多數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則置兩、三重。

  關於長城,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官兵把她的丈夫抓去了長城做苦工,孟姜女日夜思念丈夫就到工地來找,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後來,得知丈夫已經死了的訊息後,孟姜女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最後把一段長城給哭倒了。

  長城是勤勞的中國人民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的一個偉大的奇蹟令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此感到驕傲!相信我們的民族今後還會創造出更多更偉大的世界奇蹟。

  故宮一遊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盼來了暑假。這個暑假,我和媽媽去了北京旅遊,其中最令我難忘的便是遊覽故宮了。

  故宮又名紫禁城,過去是明清兩代皇帝生活起居,怡情養性,上朝覽政的寶地。傳說有九超技藝和智慧,經歷數百年風雨,現在依舊煥發著別樣的風采。

  走近太和門,故宮千五百九十九間房子,精調瑰寶處處可見,展示了中國古代的燦爛歷史和古代人民的高的巨集偉建築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紅牆黃瓦,畫棟雕樑,金壁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劉導告訴我們:故宮是世界最大的宮殿,總面積78000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

  要想飽覽這萬屋之城的壯麗景象,可真是不容易。隨意走進其中的幾間小屋,那裡面的珍貴的文物就讓我們大開眼界,什麼古代的戰袍,各種冷兵器,文房四寶,圖書茶具,無所不有。然而,最讓我驚歎的便是那件古代工藝品象牙球了,別以為它只是小小的一顆,沒什麼特別。仔細一看,你便會為它那精細的雕刻,玲瓏小巧的造型而大為讚歎。看那玉龍金鳳相依相伴,翩翩起舞,不僅是球的表面到處是錦繡圖章,而且一層包裹著一層。我想,恐怕是用上現代最先進的儀器也不見得做得如此精妙絕倫吧。

  向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走去。那種氣派就更不用說了,走上那寬大的臺階,看到精美的龍壁,看到那透亮的地板,威嚴金黃的龍椅,看到那六根高大的纏龍金柱真讓人感到震感。

  劉導又告訴我們:殿中就連一塊地板都可以稱為無價之寶,它運用材料之珍貴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首先是選土,工匠們將泥用水浸透,再反覆摔打,讓它變得結實,這道工序叫“練泥”。泥練好後,裝入模具,還要進一步踩實,才能製成磚坯。剛製成的磚坯還不能放入窯中,需慢慢地陰乾,再入窯燒製。一燒就是130天,燒出磚,還要用桐浸泡49天。經過這麼複雜的工藝燒成的磚,還要經過嚴格的檢查,要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才能使用。

  今天,我不僅遊玩了故宮,還了解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我覺得我更愛我的祖國,更自豪我是龍的傳人了。

  美麗的長江三峽

  長江,我國的第一大河,全長6300餘公里。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衝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裡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佈,水流洶湧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三峽地跨兩省。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裡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

  三峽旅遊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巨集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遊三峽有三條路線可選:1、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2、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3、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