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全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全文***原文***內容將講什麼呢?小編整理了***原文***,歡迎閱讀!

  _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內容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和基礎保障,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巨集大的產業工人隊伍。

  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特別是黨的以來,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域性的戰略高度,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明確要求就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出總體思路和系統方案,為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2017年2月6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改革方案》。《改革方案》明確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以及改革舉措,釐清了為什麼改、怎麼改、通過什麼途徑、達到什麼目標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改革方案》強調,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中發揮支撐作用的主體力量,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骨幹力量,是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有生力量。要按照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思路,改革不適應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要求的體制機制,充分調動廣大產業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好地發揮產業工人隊伍的主力軍作用。

  《改革方案》圍繞加強和改進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運用網際網路促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創新產業工人發展制度、強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撐保障等5個方面,提出25條改革舉措,涉及產業工人思想引領、技能提升、作用發揮、支撐保障等方面的體制機制,為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為確保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落地見效,《改革方案》就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構建合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工作格局,有力有序推進改革,做好改革宣傳工作和加強對改革實施的督促檢查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制定和實施《改革方案》,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專門進行謀劃和部署,在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尚屬首次,充分體現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包括產業工人在內的工人階級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釋放了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方針的強烈訊號,對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素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全國總工會負責人就學習貫徹《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答記者問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日前,全國總工會負責人接受採訪,就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加強和改進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建設在《改革方案》中擺在了改革舉措的突出位置,這有什麼考慮?

  答:我國工人階級的特點和地位決定了,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必須發揮黨組織的領導作用。因此,《改革方案》強調,要加強和改進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一是強化和創新產業工人隊伍黨建工作,加大在產業工人隊伍中發展黨員力度,把技術能手、青年專家、優秀工人吸收到黨組織中來。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探索不同型別企業黨建工作方式方法。二是突出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引領,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教育,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三是健全保證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適當增加產業工人在黨的代表大會代表和委員會委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委員、群團組織代表大會代表和委員會委員中的比例,探索實行產業工人在群團組織掛職和兼職等。四是創新面向產業工人的工會工作,進一步改進工會組織體制、執行機制、活動方式、工作方法,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問:產業工人技術技能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這方面有哪些改革舉措?

  答:《改革方案》圍繞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提出6大舉措,一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加強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機銜接,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創新各層次各型別職業教育模式。二是改革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改革,建立各類培訓主體平等競爭、產業工人自主參加、政府購買服務的技能培訓機制。三是統籌發展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建立覆蓋廣泛、形式多樣、運作規範,行業、企業、院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促進學歷與非學歷教育縱向銜接連通、橫向互通互認。四是改進產業工人技能評價方式,優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政策,引導和支援企業、行業組織和社會組織自主開展技能評價。五是實施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創新協同培育模式,依託大型骨幹企業建設示範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六是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穩定就業,深入實施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計劃、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

  問:《改革方案》把創新產業工人發展制度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請問有什麼考慮?

  答:職業發展通道狹窄,已影響到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必須創新產業工人發展制度。《改革方案》主要從6個方面加以推進,一是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改革企業人事管理和工人勞動管理相區分的雙軌管理體制。二是暢通產業工人流動渠道,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三是創新技能導向的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建立技術工人創新成果按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增加產業工人在勞動模範和先進代表等評選中的名額比例。四是改進勞動和技能競賽體系,建立以企業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為基礎、以國家和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為主體、國內競賽與國際競賽賽項相銜接的勞動和技能競賽機制。五是加大對產業工人創新創效扶持力度,深化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開展先進操作法總結、命名和推廣,推動具備條件的行業企業建立職工創新工作室、勞模創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六是組織產業工人積極參與實施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加強產業工人技能國際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