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典故

  卑微的生命往往代表著自由。嚮往愛情和自由的人們,往往會這樣去做,因為這兩點,就是梁祝他們的生命。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梁祝的愛情典故,歡迎閱讀:

  《梁祝傳說》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自西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慘愛情所感染。《梁山伯與祝英臺》與《羅密歐與朱麗葉》齊名。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典故:

  古時候,有一個姑娘叫祝英臺,她生得聰明又美麗,不但會繡花剪鳳,還喜歡寫字讀書。她長到十五六歲了,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學館裡去讀書。

  可是,那時候是不讓女孩子外出讀書的,怎麼辦呢?英臺和丫環商量出一個好主意: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樣去求學。於是祝英臺打扮成一個公子模樣,丫環打扮成書童,倆人互相看,還挺像的,不禁高興地笑起來。

  祝英臺的父親正在廳堂裡喝茶,忽然看見一個書童領著一位公子進來向他行禮,他慌忙起身答禮讓坐,還請問公子尊姓大名。祝英臺一看連父親也瞞過了,別提多高興了。她於是卸裝露出真相,使父親大為驚訝,嗔怪女兒調皮沒有規矩。祝英臺趁機向父親說了要外出求學的想法。父親說:“自古以來哪有女子外出求學的?即使是假扮成男的,在外生活也有許多不方便。”可是祝英臺堅決要去,父親拗不過她,只好同意了。

  祝英臺假扮成男子,樣子十分英俊瀟灑,丫環扮作書童挑著書箱,離開家求學去了。她們走了一程,覺著熱了,就來到路旁小亭子裡休息。這時,路上走來一個書生和一個書童,也到亭子來歇腳。他們互相問候,祝英臺才知道這位書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學館求學的。祝英臺和梁山伯談得十分投機,兩人在亭子裡就結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臺大兩歲,於是祝英臺稱梁山伯為兄,梁山伯稱祝英臺為弟,隨後高高興興一同上路了。

  祝英臺和梁山伯來到學館,拜見了老師。老師見到這兩位聰明英俊的少年來求學,很是高興。

  老師把他倆安排在同一張課桌上學習。梁山伯對祝英臺像對自己的親弟弟一樣,十分關心愛護。兩個人從早到晚在一起,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祝英臺和梁山伯同住一個房間,祝英臺為了不讓梁山伯發現她是女的,就把兩個書箱隔在倆人的床位中間,書箱上還放上滿滿一盆水,她告訴梁山伯睡覺時要老實,要是亂滾亂動,把盆裡的水弄灑了,她可要告訴老師重重地罰他。所以梁山伯總是規規矩矩,從不亂動,一直沒有發現祝英臺是個女孩子。

  可是祝英臺女扮男裝的事,早被細心的師孃看出來了。師孃把祝英臺叫到跟前,說破了真相,祝英臺要求師孃保守祕密,師孃答應了,並對這個聰明的女孩子更加細心關照了。祝英臺有什麼難處和心事,也都來對師孃講。

  時間一晃三年。一天,祝英臺接到家信,說她的父親病了,要她趕緊回去。祝英臺向老師請了假,又來找師孃。說她和梁山伯同學三年,梁山伯為人誠懇熱情,學習勤奮,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他。她把一個玉扇墜兒交給師孃,託師孃做媒,等她走後,為她向梁山伯提親。

  祝英臺將啟程回家的時候,梁山伯一定要親自送她。他二人一路上相依相隨,總是不願意分手。祝英臺要向梁山伯表露自己的愛情,又不便直說,只好打著許多比方來啟發梁山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