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民間傳說故事

  孔子不但是我國兩千多年的“至聖先師”,今天也同樣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顏回拾金

  有一回,孔子請十幾個弟子到家裡作客,快吃飯時,孔子想:學生在先生面前總歸有點拘束,自己不在場,他們會自在些。他找個藉口走啦。

  吃罷飯,收拾碗筷,有個學生髮現桌上少了一隻玉杯。這玉杯可是先生的心愛之物,丟失了怎麼向先生交代?大家忙著找了起來,找來找去,怎麼也找不著。玉杯又沒長翅膀,怎麼會沒得呢?有人就懷疑起顏回來。為什麼懷疑他呢?他最窮,身上破衣爛衫。可又不能明說,就想出個“搜身”的辦法。

  輪到顏回,他臉孔紅到頸項,不肯站起來讓人搜,說:“要搜請到房裡去。”大家都以為這玉杯肯定是顏回偷的了,要不是他偷的,為什麼不讓人在大家面前搜身,而要到房裡去搜呢?

  到了房裡,顏回趕緊關上門,對搜身的說:“不瞞你說,我穿的內衣還是我妻子的,在眾人面前,我不好意思讓你搜身,現在請搜吧!”

  搜下身來,根本沒有什麼玉杯。搜身的那個學生出來,把顏回不肯在眾人面前搜身的原因和搜身的結果,一五一十告訴大家。大家都很同情顏回,感到對不起他了!

  顏回用心苦讀,家境卻這麼貧窮,大家瞞著他商量,湊些黃金買只玉杯賠給先生,把多餘的黃金接濟顏回,大家知道他的啤氣怪。要是當面把黃金送給顏回,他是不會收的,有人就想了個法子。他們到城裡買了只玉杯,把多餘的黃金鑄成了個元寶,上面刻“天賜黃金”四個字。晚上,他們來到顏回家,透過窗格子一看,顏回正在燈下專心讀書。他們派人在屋面上撥開一個洞,把元寶丟進屋裡去,正好落在顏回面前的桌上。

  大家以為顏回拾到天賜的黃金,就會收下。誰知他拿起金元寶,一眼,站起來把門開啟,一邊說:“天賜黃金,非我之財。”一邊把金元寶拋到門外。

  躲在一旁的學生看著這一切,沒有一個不佩服顏回窮得有骨氣的。

  :孔夫子徒弟買瓜

  孔夫子開山門學生叫顏淵,第二個學生叫子路,到六月暑天,先生放假,他倆是同鄉,正好結伴同行。

  走到半路,口乾了,想起先生講過勿好吃冷水,幾里路沒有人家,哪樣弄法呢?師兄弟兩個人走到一棵大樹底下乘風涼,望見前面有個瓜棚。顏淵就對師弟講:“你去望望看,有西瓜買只來吃吃!”

  子路跑進瓜田,看見瓜棚裡有個老頭子,鬍子雪白,子路連喊三聲:“老公公!”老公公爬起來了,說:“哪家?”“是我,我,向老公公買只瓜吃吃。”老公公又講:“你從哪裡來的?”“我是孔夫子的學生,走走路,口乾了,來買只西瓜。”“你是孔夫子的學生,這樣吧。我講八個字,你要用在四句話裡,用得對,送只西瓜你吃吃。”

  子路要緊問:“是哪八個字?”老公公講:“無數、無痕、最喜、最難。”

  子路昂昂頭、挺挺胸:“好!老公公,你聽好,遠望青山無數,快刀切菜無痕,洞房花燭最喜,新科狀元最難。”

  老頭子篤篤煙筒,火石一敲,說:“官人啊,不對。”

  子路沒辦法,迴轉身就走。顏淵就問:“你買的瓜呢?”“唉,老頭子瓜倒有,要我出個對。用無數、無痕、最喜、最

  難。”“你哪樣對的呢?”“我講遠望青山無數。”“不對喲。遠望無數,天天起來望就有數了。”“快刀切菜無痕。”“啊喲,菜切斷了都是刀痕。”“洞房花柱最喜。”“不是啊,夫妻總有吵鬧,牙齒舌頭還碰撞呢。”“新科狀元最難。”“不算最難,有宗師大人教導呢!讓我去對。”

  顏淵又來到瓜棚,作一揖說:“老公公,我來買只瓜吃吃。”“瓜啊,生的。”“我家口乾得冒火,管它生瓜熟瓜,請你賣只吃吃。”“這徉吧,我出副對你對對,你對得出,我三畝西瓜田,盡你揀大瓜,勿收錢。”“老公公你講。”“官人你聽好:無數、無痕、最喜、最難。”顏淵介面講:“老公公你聽好啊,遠望星斗無數,西北風割耳無痕,秋雨落地最喜,人前敘話最難。”

  老公公笑笑:“這幾句還有點像。”就讓顏淵摘了個大西瓜。

  :孔夫子的學問

  孔夫子帶了弟子們出遊。一天,路過一個村莊,只見有戶人家的大門上貼著一副對聯

  家財萬貫不算富,膝下無子亦有福

  孔夫子看完,想了半天,也沒弄懂是什麼意思,他回頭問了:“弟子們,誰能解出這副對聯是什麼意思?”諸弟子有的直搔頭皮,有的低頭不語,有的乾脆搖頭表示答不出來。沒有辦法,孔夫子只好去請教戶主。

  孔夫子敲門進去,向戶主說明來意。戶主答道:“老夫子見笑了,這副對聯寫的是我家事實。小老兒有閨女十個,一個閨女一干金,十個閨女就是十千金了,所以上聯:家財萬貫不算富護。還有,小老兒膝下無子,常言道女婿是半子,小老兒十個女婿,個個爭先孝順我。我們老兩口常常被女兒、女婿你爭我拉地請去吃飯,比那些天天和兒子、媳婦爭爭吵吵的人家要有福氣多了。所以說:膝下無子亦有福。”

  聽完戶主的解釋,孔失子不禁稱讚道:“妙哉!”再一看身後的眾弟子,個個面帶愧色。

  孔夫子對他們說:“學問學問,就是又學又問。不恥下問,乃學習美德也,何必羞愧!”老師的一席話,說得弟子們個個點頭稱是。師生一行向戶主道過謝,又上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