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龍的美味歷史文化

  一說到馬卡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它是法式甜點,這大多是因為“macaron”是個法文名字的緣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洋溢著幸福感的皇室甜點

  傳說16世紀中葉,佛羅倫斯的貴族凱薩-琳梅迪奇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時,患了思鄉病,於是糕點師傅做出她朝思暮想的馬卡龍來博取她的歡心。還有人稱它是在十六七世紀時由瑪麗王后特地從義大利引進法國的,並取名為“少女的***”,很快成為法國多個地區的美食特產。

  另外一種說法稱這曾經是17 世紀法國修女Carmelie 為替代葷食而製作的點心,據說是豐胸的祕方。也有人說是17 世紀著名的糕點師傅Adam 專門製作獻給法王路易十四的結婚甜點……儘管這些傳說各自撲朔迷離,但似乎都與皇室、貴族、女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難怪馬卡龍身價不凡,且總被冠與“甜品中的貴族”和“最受女性歡迎的甜品”的桂冠!

  “少女的***”

  自從獲得皇室的青睞,馬卡龍成為皇家婚禮上必備的甜點,之後也立刻風靡歐洲貴族圈和上流社會,成為紳士們向自己心儀的物件示愛的甜蜜禮物。至今,在歐洲馬卡龍仍被作為男孩對心愛女孩表白的禮物而廣受推崇,始終伴隨著甜蜜和幸福感。

  當然它那精彩的暱稱“少女的***”更為它賦予了濃郁的浪漫和性感的聯想,讓深陷愛情之中的少年對它如痴如醉。不得不佩服當年瑪麗王后為它起了這麼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它那光滑潤澤又緊繃的表皮,覆蓋著屬於青春與陽光的粉嫩。

  輕咬一下,內裡軟鬆鬆,黏膩膩的,就好像她柔軟的***又像她甜膩膩的蜜脣。泛著淡淡光澤的成品完美無瑕,由外到內,呈現一種由脆酥到黏稠的層次感,第一口咬下去幸福滿溢,第二口咀嚼時,味蕾會不由自主地生津,加速美味的昇華。

  而各式各樣的高純度粉色、檸檬黃、橘色,皆是青春少女獨愛的鮮豔嬌嫩的色彩。熱戀之時一切都是美好的。愛情就像甜品,既不似主菜般風頭強勁,也不似頭盤般無足輕重。以法國貴族甜品的姿態享譽全球的馬卡龍,讓屬於愛情的日子每一天都無限甜蜜。

  甜品中的貴族

  馬卡龍在法國不斷髮展的百年曆程中迄今為止,已經演變出了眾多的品種,如法國的洛林地區的表面龜裂的“南茜馬卡龍”;像波爾多地區將葡萄酒運用其中的“聖美愛濃馬卡龍”,而現在通常指的則是光滑細膩如珠寶“巴黎馬卡龍”。

  它由兩片小圓餅合併在一起,這是20 世紀初,由巴黎烘焙師拉杜黑***Ladurée*** 發明的,使這個小甜點不僅美味,而且時尚。拉杜黑利用三明治夾心法將甜美的稠膏狀餡料夾於傳統的兩個蓋子層,創作出了全新的馬卡龍小圓餅。另外由於香料和色素的使用,恰到好處的溼度控制,使得新款馬卡龍性質改良。

  相較於更早之前的馬卡龍的甜、幹、易碎的特性,新款馬卡龍具備外殼酥脆的口感,內部卻溼潤、柔軟而略帶黏性。改良後的馬卡龍直徑大約為3.5~4 釐米之間,它外表更加光滑細膩,色彩更加豐富,甜而不膩,齒頰留香。

  拉杜黑在1862 年創立的百年老店Ladurée 的招牌甜點就是他改良的馬卡龍,百年來一直是巴黎上流人士下午茶的唯一選擇,被譽為法國最著名糕餅界的“珠寶店”。但製作出精品巴黎馬卡龍絕非易事,巴黎除了Ladurée 以外,著名的馬卡龍甜品屋還有皮埃爾- 愛爾梅***Pierre Hermé***、大落窯***Dalloyau*** 等等,這些店不僅是世界各地遊客的必經之地,也是巴黎本地人最愛光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