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論文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化”轉向“大眾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引來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

  【摘要】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社會熱點問題,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分析大學生就業困難的表現和形成原因,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是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與對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透露:我國就業穩中向好。2010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68萬人,為全年目標900萬人的130%。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4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65萬人。年末,全國實有城鎮登記失業人員90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比上年底降低0.2個百分點。[1]教育部高校學生司主持的“中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分析與預測”課題組認為,就業率在90%以上表示畢業生供不應求;70%—90%之間表示供求基本平衡;50%—70%之間表示就業有一定壓力;30%—50%之間表示就業有一定困難;30%以下表示可能產生就業危機。[2]按此標準,許多畢業生找不到需要自己所學專業的用人單位,許多用人單位找不到合適專業的畢業生,這就出現了專業結構性矛盾問題,也就是說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了錯位。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勢在必行。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表現

  高校畢業生在城市勞動力市場供求嚴重失衡;城市勞動力市場不僅能提供各類行政管理、企業管理、專業技術和技術輔助工作崗位,而且提供的工資福利待遇高、工作條件優越、就業穩定、安全性好、發展前景好。然而,要求的學歷也高,部分高校畢業生難以在城市勞動力市場獲得就業機會,呈現出供過於求的局面。此外,我國一部分城市勞動力市場除存在工資福利水平低、就業不穩定等問題外,還缺乏社會保障,勞動權益也得不到保護。據對201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僱主型別調查,城市勞動力市場的“民營企業及個體企業”僱傭了43%的“211”院校畢業生、34%的非“211”院校畢業生、60%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是所有型別院校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多的僱主型別。[6]另外,高校畢業生在農村勞動力市場很難找到合適崗位,我國農村勞動力市場由於與城市勞動力市場的收入水平相差甚遠,而且提供的工作缺乏社會保障、社會福利與發展機會,因而對高校畢業生來說,選擇到縣以下鄉鎮和農村就業的比例一直極低。

  二、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形成的原因

  1.產業結構不合理與三次產業水平低制約經濟增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

  產業結不合理通過兩種機制抑制勞動力需求:一,產業結構的扭曲削弱了經濟增長對就業增長的拉動作用;二,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因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變動的不相適應,從而削弱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的能力。三次產業水平低是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我國第一產業總體上屬於傳統農業,對智力勞動者要求很低,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吸納眾多高校畢業生。第二產業尤其是製造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工作崗位一般勞動力就能勝任,沒有為高校畢業生創造相應的就業需求。第三產業中傳統服務業比重過大,而我國現代第三產業發展嚴重滯後,嚴重製約其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需求。

  2.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落後及待遇低對高校畢業生缺乏吸引力

  近年來,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差距加大。首先表現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懸殊。2008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761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781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高達3.31:1,絕對額相差11020元。而由於農村比城市的消費品價格上漲更快,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較大。與經濟發展差距相比,城鄉社會發展方面的差距也較大。過大的城鄉收入差距,使農村對高校畢業生潛在的巨大就業需求難以通過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訊號傳送出去。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差距,也逼著高校畢業生擠進城市勞動力市場就業的意願格外強烈。

  3.高校畢業生自身的原因

  當今大學生素質普遍較低。首先很多人都是眼高手低,知識水平很高,但實踐能力很低,就業的很多事情都依靠親戚朋友,自身缺乏獨立性。其次,對工作要求太高,擇業觀念不對,傾向於大城市、東部地區,遠離鄉村、西部地區,更嚴重的是一些高校生不滿“民工化”的工資自動放棄招聘機會,加上許多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終生就業觀念存在,缺乏自主創業的勇氣,致使就業更加困難。

  三、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對策

  1.提高非農產業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

  就業的產業分佈伴隨產業結構調整發生變動是現代生產方式變革過程中必然發生的規律性現象。[2]只有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變動相互協調,才能促進經濟增長、城鄉就業總量擴大進而拉動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增長。否則,只會抑制經濟增長與城鄉就業總量擴大,進而弱化其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增長的引擎作用。

  2.優化城鄉就業關係

  必須徹底擯棄沒有城鎮化的工業化發展模式和地方保護主義觀念,從產業分工與協作的需要出發,科學規劃和促進多層次城市體系的形成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大力發展中小城市,推動工業化和城市化相互促進的良性執行機制的形成,為高校畢業生創造城市就業機會。並且,必須在政策理念與設計上從城鄉一體化轉變,深化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勞動人事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務體制等的改革,從根本上剔除公民權利不平等的制度根源,保障公民自由流動的權利,消除高校畢業生城鄉工作轉換成本。

  3.加強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

  大學生要注意培養綜合素質,在校除了要培養自己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人際交往能力。[5]多多參與一些社團活動、學生組織、社會實踐等,使自己在競爭中處於優勢,立於不敗之地。大學生還要樹立科學的擇業觀,要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先生存,後發展”的觀念,轉變狹隘的專業對口觀念,轉變盲目去大城市、去經濟發達的地區,西部地區有很大的就業市場,農村有廣闊的就業空間,大學生均有用武之地。

  4.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要加大巨集觀調控力度,加快人事體制改革,加強對企業的監管,規範其用人,解決地域限制,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從而讓高校畢業生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要實施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增加更多的崗位,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要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加大對他們的扶持,給予技術、資金、稅收、政策等優惠,建立專業的大學生就業風險機制,讓他們敢創業,勇於創業,樹立創業典型,形成良好的社會就業風氣。

  總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必然要遇到的問題。我們堅信在政府、企業、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

  參考文獻

  [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介紹2010年就業等工作進展[OL].中國網,2011***1***.

  [2]李保民.高校畢業生就業困境、原因與對策.經濟縱橫[J].2009***12***.

  [3]嶽昌君,鞏建閩,黃潞.高校畢業生就業特點及其變化趨勢[J].教育發展研究,2008***7***.

  [4]嚴善平.人力資本、制度與工資差別——對大城市二元勞動力市場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7***6***.

  [5]李季,呂春蘭.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及指導對策[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6]麥可思中國大學生就業研究課題組.200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研究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鄭東林,女,四川瀘州人,現就讀於內江師範學院。

  張雪林,男,四川達州人,現就讀於內江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