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材料管理論文

  近年來我國的建築業飛速發展,如何做好建築施工管理,是促進工程專案順利實施的重要工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談論高校基建材料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框架

  論文關鍵詞:高校基建 材料管理 管理資訊系統 開發框架

  論文摘要:本文從開發背景到基本設想,再到具體計劃,詳細闡述了一套基於資料庫技術的高校基建材料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框架的設計方案,對於材料管理的管理資訊系統的功能模組劃分提出了獨創性見解,對於開發相關領域的管理資訊系統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1 開發背景

  1.1 高校基建材料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規模逐年擴大,高校基建專案一直投入巨大,一方面高校資金普遍相對緊張,有著控制造價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基建專案多為公用建築,使用負荷大,承載人員多,對於工程質量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而建築施工行業是一個低附加值行業,據工作經驗估算,材料價格在高校建設專案中,往往佔據總成本的六成左右。同時,材料也是施工活動的基礎,材料的品質是基建工程品質的基本保證。再次,施工專案的進度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材料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如果材料不及時進場,必然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造成窩工,嚴重影響工程進度。所以說,無論是高校基建工程的造價控制、質量管理還是進度管理,都離不開材料管理的支撐。

  1.2 高校基建材料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意義 現代高校建設的特點對於材料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縱觀國內外的建築行業,管理資訊系統正在成為提升材料管理水平,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從定性管理走向定量管理,從各管一攤到形成系統的必須工具。可以預見,在高校基建材料管理中應用管理資訊系統是必然的趨勢。

  與一般的建築專案甲方不同的是,高校基建管理人員由於受到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的一些限制,很少有施工企業或者監理單位的工作經驗,一般實際的施工管理經驗比較欠缺,對於材料管理來說尤其如此,材料管理人員如果沒有實際做過材料採購工作,像很多一般材料主管那樣的比較穩定可靠的私人資訊渠道是很難短時間建立的,使得資訊的獲得比較困難,但與此相對的,高校施工管理人員相對施工企業來說,文化程度是比較高的,有著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這與整個建築行業材料管理人員素質偏低的現狀是有很大不同的,這就使得使用管理資訊系統彌補經驗的不足成為可能。使得高校基建材料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與使用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2 系統的基本設想

  2.1 系統開發的總體思想 高校基建材料管理是一個高校工程專案管理系統中的子系統,該系統包括了採購計劃、市場調研、招標採購、合同管理、資料單據管理、材料進場檢測驗收、材料入庫、庫存檔點、材料調撥、材料出庫、資料統計等功能。在專案實施工程中,如何將產生的一系列資訊有效地分類、處理,達到無紙辦公資源共享,方便快捷的完成材料管理。同時也為決策提供準確依據,是管理更嚴謹、更量化、更具可追溯性。

  2.2 高校基建材料管理資訊系統的構成 根據以上功能總結,可以考慮把高校基建材料管理資訊系統劃分為兩個各自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即材料資訊管理系統和材料庫存管理資訊系統。前一個子系統解決採購計劃、市場調研,招標採購、合同管理、資料單據管理、資料統計等功能,同時設計資料介面,在與庫存管理資訊系統的資料對接的同時,也可以支援庫存相關資訊的手工錄入。後一個材料庫存管理資訊系統核心關注庫存管理問題,材料的出入等等。這樣設計主要是考慮這兩個模組的功能是相對獨立的,同時也考慮到許多高校基建專案為乙方負責材料保管和庫存管理,對於庫存管理的需求比較簡單。

  3 開發計劃

  該系統擬採用生命週期法開發,與此同時,本系統使用了開放式的模組化框架,可以做到先開發核心模組投入使用,使用中不斷擴充功能,最終達到既定目標的,這樣的開發模式也相容了一些原型法的優點。

  3.1 基礎工作

  3.1.1 符號及欄位的規範化設計 該系統涉及大量資訊,為保證計算機系統的識別要求,應當對符號或者欄位的規範表達做出明確可識別的規範要求。特別是建立統一的程式碼系統,對於不同採購批次的不同材料,要建立根據材料類別、使用用途、採購時間、供貨廠商編碼的程式碼系統,保證每一個最小採購單位都可以被識別和對應。

  3.1.2 表格的規範化設計 在符號和欄位的規範基礎上,為保證資料的通用性,應當通過整理收集相關標準、明確管理內容、制定控制表格,建立規範、可用、滿足要求的結構化表格。   3.1.3 統一資料格式 不同功能模組和程式應該統一使用一個數據格式或者至少做到相容,以此方便資料的共享和備份。保證連線後資訊的順暢傳遞。

  3.2 資料庫的建立 該系統應當建立一個遠端訪問的資料庫,針對材料價格資訊的遠端查詢,名為材料價格資訊庫。除此之外,該系統還應該建立本地資料庫,使用相似的資料概念模型,分別作為材料資訊管理系統和材料庫存管理資訊系統的核心,名為採購管理資料庫和庫存管理資料庫,其中的資料概念模型有一定相似性,但是前者針對的應該是材料採購單據為實體,後者應該針對最小出入庫材料單元為實體。以上三個資料庫均應採用關係資料模型,保證使用和修改的靈活性。

  3.3 資料的採集和管理 遠端訪問的資料庫可以引用外部資料,蒐集網路資訊和造價資訊進入,對於沒有可引用的外部資料的材料類別,可以使用實地考察詢價或者電話詢價等方式確定價格和其他相關資訊,同時也可以開通採購管理資料庫的上傳功能,藉助對於採購記錄的分析,逆推出材料價格,這樣每出現一個庫中沒有的材料,都將成為對資料庫的豐富。

  兩個本地資料庫之間以入庫單和入庫單回執的形式交流資訊,可以使用物理連線傳輸,如線纜直接、網路連線、無線3G連線,手持裝置或者儲存器中轉等,也可以使用二維碼系統,直接在紙質入庫單上列印二維碼,內含入庫單資訊,入庫時逐項核對檢驗後直接用二維碼掃描器錄入庫存管理資料庫。

  3.4 使用者介面的設計和功能開發 基於以上資料庫,可作如下功能開發。

  3.4.1 智慧採購諮詢分析 在採購計劃做好後,直接在系統中建立採購計劃單,之後系統自動匹配型號、品牌、代理商、報價和支付方式,根據採購計劃直接出工作計劃單,根據使用者設定的約束條件,給出最佳的採購方案,比如使用者設定為不超過預算的前提下的質量最優,或者合格前提下的價格最低,或者多少萬元以上必須招標。系統按約束條件自動匹配合適的廠商,給出最優採購建議。

  3.4.2 材料採購全過程控制 利用該系統可以從材料計劃開始跟蹤所有關鍵指標的達成情況,從材料計劃、到招標手續、合同簽訂、廠商發貨、材料送達、驗收檢驗、不合格退貨、清點入庫、庫存檔點、領用登記、出庫退貨、價款支付、保修期限。由此達到對於材料管理的全過程控制。

  3.4.3 輔助動態造價管理 由於該系統實現了對於材料管理的全過程實時掌控,使得對於材料使用方面的實時動態造價管理成為可能,將能夠為實現動態造價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援。

  4 結論

  本系統開發框架緊貼高校基建材料管理實際,思路清晰、重點明確、覆蓋全面,基本解決了高校基建材料管理資訊系統的框架設計問 題,而且並沒有拘泥於軟體的程式設計,而是著眼於功能的描述,使得該系統具有了很高的靈活性,即使實際軟硬體的開發條件不成熟,哪怕只有本地資料庫,依然可以用人工方式補充功能模組展開框架,並在後續的開發中逐步整合升級。目前,基於該開發框架的工作思路已經在管理實踐中發揮作用,而且已經初見成效,相信不久的將來,基於該開發框架的管理資訊系統系統就會開始在我國高校建設中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仲秋雁,劉友德.管理資訊系統***第五版***[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7***.

  [2]葉國輝.工程管理資訊系統在國際工程管理中的應用[J].建築管理現代化.2002***2***.

  [3]曾文德.淺論住宅工程專案材料成本的管理與控制[J].山西建築.2009***6***.

  範文二:建築施工現場材料管理問題分析衡

  【摘要】材料管理對加快工程專案速度,降低工程成本起著重要意義。本文對建築現場材料管理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指出當前建築企業施工現場材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改進措施。

  【關鍵詞】 施工現場;材料管理

  【Abstract】Material management rightness speed engineering item speed, lower engineering cost since emphasize to want meaning.This text to building the spot material management the problem carry on thorough analysis, point out current building business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the spot material management medium existence of problem,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

  【Key words】Construction the spot;Material management

  1. 引言施工現場管理是運用科學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對施工現場各種生產要素,如人***操作者、管理者***、機***裝置***、料***原材料***、法***工藝檢測***、環境等進行計劃、組織、控制、協調、激勵,保證按預定目標實現優質、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產。建築施工現場材料管理,是對建築材料的計劃、供應、使用等管理工作的總稱。〔1〕其主要內容包括選擇材料資源,調查材料產地,分析物資流向,進行材料需求預測,編制材料計劃,檢查材料計劃執行情況,保證材料供應和節約使用等。〔2〕建築材料構成建築產品實體,是建築生產的勞動物件。據統計,材料費用一般佔建築工程成本的60%~70%。〔3〕在中國,建築用鋼材、木材、水泥量,佔全國鋼材、木材、水泥的生產和建設總量比重很大。合理組織建築材料,保證建築材料從生產企業按品種、數量、質量、期限進入建築工地,減少流轉環節,防止積壓浪費,對縮短建設工期,加快建設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意義。

  2. 當前建築企業施工現場材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施工現場管理實踐中,有些建築企業管理不嚴,現場管理混亂,規章制度不執行,施工無計劃,操作無標準;工人紀律鬆弛,生產效率低;各種材料、工具、裝置無專人管理,亂丟亂放,浪費驚人,現場環境髒、亂、差,導致部分施工專案施工進度、質量控制、安全防護、現場佈置不能按計劃實施。主要表現為:***1***企業重視不夠,材料管理人員未經專業培訓,素質和水平不高,不能適應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 ***2***材料採購過程暗箱操作,預算驚人,卻有假冒偽劣產品。***3***材料儲存保管過程無人管理,材料堆放零亂,無明顯標誌卡片、標記等,忽視防火、防潮、防盜等安全規範,不僅浪費嚴重,而且影響工期。

  3. 應對的措施筆者認為,加大監管力度,消除管理盲區,提高施工企業整體素質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措施。作為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對材料不僅要調查研究,儘量尋找貨和價的最佳結合點,還要根據實際編制好需求計劃。在施工中做好旬、月計劃,要充分考慮資金的合理運轉和現場場地實際情況以及工程進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所需機械的進退場,特別要注意材料的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3.1材料供應管理。材料供應管理就是配合設計方確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質、規格,精心測算所需材料的數量,組織材料商供貨。

  3.1.1掌握建材方面法規檔案。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鋼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牆材料、石材、膠合板實行備案證明管理。〔4〕工程專案部要對每天進場的主要物資填寫《建設工程材料採購驗收檢驗使用綜合臺帳》,需要監理單位簽字,交易數量必須覆蓋實際使用量。

  3.1.2做好調研選好合格材料。一是稽核查驗材料生產經營主體的各類生產經營手續是否完備齊全;二是實地考察企業的生產規模、經營理念、銷售業績、售後服務等情況;三是重點考察企業的質量控制體系,是否具有國家及行業的產品質量認證,材料質量在同類產品中是屬於一般、中檔還是高檔等。

  3.1.3把好材料的進場檢驗關。建築材料驗收入庫時必須向供應商索要“防偽備案證明”。材料檢驗單位必須具備相應檢測條件和能力,經省級以上質監部門或者其授權部門考核合格後,方可承擔檢驗工作。重點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應委託各級質監部門認可或授權的檢測單位進行材質檢驗。〔5〕

  3.2材料採購。面對種類繁多的材料採購單,必須將數量***含實際損耗***、品牌、規格、產地等一一標誌清楚,尺寸、材質、模板等必須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訂購不符,影響工程進度。採購人員須做好以下工作:

  3.2.1掌握市場資訊,降低材料價格。廣泛收集材料的市場價格,切合市場實際情況,反映材料價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價格資訊的調查和採集,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是一個複雜的資訊系統。

  3.2.2充分利用市場,合理安排運輸。運費支出是構成材料採購費用的重要因素,節約運輸費用,可降低材料採購成本。在材料質量、效能都能滿足需求,而材料價格基本相等的情況下,就應到離施工現場最近的地點採購;材料儘量一次運輸到位,減少二次倒運和裝卸費用。3.2.3採取合理的採購模式。施工用主要材料可由甲乙雙方共同採購,材料質量雙方共同控制。對不符質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權拒收、拒用。材料價格由業主方依市場行情確定,承建方、監理單位可廣泛參與。業主方主要以招標方式確定材料價格,也可以貨比三家,選擇質優價廉的材料。這樣做使供貨、保管、使用一體化,減少甲乙雙方扯皮情況。

  3.3材料堆放管理。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進度情況,合理安排材料進場,對材料做進場驗收,抽檢抽樣,並報檢於甲方、設計單位。整理分類,根據施工組織平面佈置圖指定位置歸類堆放於不同場地。

  3.3.1專門庫房,妥善存放。建築材料應存放於符合要求的專門材料庫房,否則會降低使用壽命。如鋼材、水泥等材料,應避免潮溼、雨淋。鋼材***及製作成品***堆放在潮溼的地方會很快被氧化鏽蝕,影響使用壽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衝淋後不能使用。

  3.3.2標誌清楚,分類存放。建築工地所用材料較多,同種材料有諸多規格,比如鋼材從直徑幾毫米到幾十毫米有幾十個品種,又有圓鋼和帶鋼之別;水泥有標號高低不同,又有帶R與不帶R、矽酸鹽、礦渣、立窯、懸窯之別,建築物的不同澆灌部位,其設計標號是有差別的,絕不能錯用、混用。

  3.4材料發放。對於到場材料,清驗造冊登記,嚴格按照施工進度憑材料出庫單發放使用,並且需對發放材料進行追蹤,避免材料丟失。特別是要對型材下料這一環節嚴格控制。對於材料庫存量,庫管員務必及時整理盤點,並注意對各材料分類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另外,不論是專案經理部、分公司還是專案部,倉庫物資發放都要實行先進先出的原則,專案部的物資耗用應結合分部、分項工程的核算、嚴格實行限額/定額領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須由專案施工人員開籤限額領料單,限額領料單必須按欄目要求填寫,不可缺項。對貴重和用量較大的物品,可以根據使用情況,憑領料小票多次發放。對易破損物品,材料員在發放時需作較詳細的驗交,並由領用雙方在憑證上簽字認可。

  4. 結語建築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向市場提供質量好、造價和工期合理的建築產品。這要靠施工現場管理來保證。施工現場管理是市場經營的延伸或後盾。使用者在招標時,不僅審查施工企業資質條件,還要考察現場施工條件和管理水平。對專案工程而言,每個人每個崗位都要重視效益,節約採購費用,貫徹節約材料的技術措施,合理使用材料,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參考文獻

  〔1〕王火利,章潤娣. 工程建設專案管理〔M〕.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 2005年版

  〔2〕張寬權, 曹居易. 建築工程質量管理〔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陳桂久. 施工專案動態管理〔M〕.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卜一德. 建築施工專案材料管理〔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

  〔5〕田偉漢. 專案工程的管理和控制〔J〕.山西建築,2005,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