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頁首頁尾怎麼設定頁碼

  畢業論文可以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材料;小編整理了的方法,歡迎閱讀!

  畢業論文頁首頁尾設定頁碼

  1、在選單欄選擇插入,進入頁尾選項,在彈出的視窗點選編輯頁尾

  2、畢業論文頁碼設定: 接著在選單欄會出現設計這一選項,點選頁碼,在彈出的視窗選擇頁面底端,然後出現底端各種樣式,一般選擇居中的頁碼也就是選擇普通數字2

  3、點選普通數字2選項

  4、有時我們的畢業論文需要用到其他的頁碼,而非普通的阿拉伯數字,這時就需要在頁碼選項點選設定頁碼格式選項,如圖所示

  5、 在頁碼格式視窗,選擇編號格式,起始頁碼,點選確定.

  6、最後在頁尾就出現了

  關於學習的一篇論文

  語言學習動機學習論

  摘 要:本文從研究什麼是動機入手,通過引入早期動機理論,進而進入到二語學習動機的研究,並詳細闡述了認知和建構視角下的動機模式及其要旨,本文重在通過理論的研究指導英語教學實踐,探尋教師的中介作用對於強化學生學習動機的作用。

  關鍵詞:動機;二語學習動機;認知和建構視角下的動機;教師的中介作用

  作者簡介:張紅,哈爾濱師範大學2011級在職教育碩士研究生,現工作在黑龍江省雙城市兆麟中學。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5--02

  1.動機是什麼?

  唐耶***Dornyei1998***認為,動機在二語/外語學習中起中心作用,它不僅為二語學習的開始提供首要動力,而且還是維持漫長而單調的學習過程的驅動力。但動機研究面臨很多困難。首先,動機沒有明顯的直接動因,很難界定動機的來源和構成,也很難在探尋中確認動機。其次,動機並不像語言能力和熟練程度那樣容易測量。動機是很難建構的,它邊界鬆散,與語言學習中的許多變數有交叉。因為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很多,許多學者採取簡化論的方法***reductionist approach***來建構動機理論,即選取一些可能影響動機的因素參照其他因素或/和學習效果檢驗它們的實際影響。動機的分類很多,期中影響較廣的Gardner提出的融合型傾向和工具型傾向。人們在實際研究中往往需要藉助因素分析法確定動機型別,而後比較動機和其他變數***如學能***的預測效果。

  2.動機理論早期研究

  行為主義理論奠定早期動機理論研究的基礎。心理學家通過研究動物行為來解釋動機;行為主義動機理論強調外部因素,忽視內部需求。人的一系列需求構成內部壓力,如何緩解壓力,滿足需求就產生動機。一個重要的理論是成就動機理論。人們對獲得成就的心理需求程度有很大差別,這種差別被認為是可以測量的。此外人們也有逃避失敗的需求。解決問題和逃避問題力量對比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動機。驅力減少理論和成就動機理論的前提是動物和人類傾向於尋求穩定狀態而不是啟用狀態。而還有一種不同的理論認為,動物和人類都尋求一種最佳啟用或喚醒水平以達到最好的狀態,而並非必須滿足基本需求。

  3.外語和二語學習動機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二語學習動機研究發生瞭如下轉向:***1***動機理論重新考慮了認知的作用;***2***在融合型和工具型傾向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套件了動機構唸的內涵;***3***有人***如Tremblay & Gardner,1995***開始嘗試確定調節變數***mediator variable***在變數之間的紐帶作用;***4***人們認識到以前的動機構念未考慮時間維度。幾種與之相關的理論:***1***目標理論***goal-related theory***;***2***期望和價值理論***expectations and values-related theory***;***3***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它們能部分地解釋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係。加德納及其同事建立了用於測量語言學習態度/動機的量表。加德納還提出了融合型和工具型取向的概念。融合型即瞭解和融入目的語文化。工具型即用語言做工具達到某個實際目的,如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但對於前者是否比後者更能促進語言成績,研究並沒有取得一致結論。唐耶***Dornyei***提出了視角更寬的語言學習動機理論,包含三個層面的動機模式:語言層面、學習者層面和學習情境層面,該模式強調動機是一個多向度的、受情境因素影響的概念。

  外語/二語學習要取得成功,動機是至關重要的,其中學生的動機比教師的動機更為重要,因為最強大的驅動力來自學習者內部。教師把關注自身的行為轉移到關注學習者的成功,通過闡述其自身想要研究和教授所教科目的動機,進而推動學生對所學科目的認識,但關注學習者自身不斷髮展的獨立性比獲得誇大自身熱情的表現更能取得豐厚的回報。

  4.認知和社會建構視角下的動機

  認知主義觀點強調個體自己作出行動的決策,而不是受自己控制力之外的外部因素的支配。建構主義的動機理論強調每個人的行為動力有不同的機制,每個人對外部影響有自己的理解,他們按自己的內在性格行事並以獨特的方式加以歸因。由此可知,促使人們學習外語並促使他們堅持下去直至實現目標的動力因人而異。當然一個人的動機也受社會和環境的影響,這就是社會建構視角下的動機。

  4.1動機定義和動機模式。

  ***Marion Williams和Robert L.Burden***提出新的動機定義和動機模式:

  動機是一種認知和情感的喚醒狀態;

  動機導致有意識的決定;

  動機導致一段時間內持續的腦力或體力的付出;

  動機導致的行動指向一個***或一組***既定的目標。

  據此提出了三階段動機模式:

  存在做某事的原因→決定去做某事→保持努力並堅持下去。***Marion Williams和Robert L.Burden***兩位學者在***對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做了清楚而簡單的劃分,但兩位學者認為不宜把一個人的行為動機只看做是兩級中的一級,其實人們可以兼有兩種動機而且相互影響。在這裡筆者特別強調有機整合理論***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該理論把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和無動機三種類型。內在動機是人類固有的一種追求新奇和挑戰、發展和鍛鍊自身能力、勇於探索和學習的先天傾向,高度自主,代表了自我決定的原型;外在動機是指個體並非出於對活動本身的興趣,而是為了獲得某種可分離的結果***Separable Outcome***而從事某種活動的傾向。根據個體對行為的自主程度,有機整合理論把外在動機分為四種類型:外在調節型、攝入調節型、認同調節型和整合調節型。有機整合理論認為影響外在動機內化的環境因素主要有三個:能力知覺、自主性體驗和歸屬感。   4.2對所做事情的意義的認識和學習者對自己的認識

  一個人認識到一件事的重要性或價值時,其內在動力就被激發,並促使其堅持下去,使學習者始終保持努力直到完成目標學習任務。學習者要從自主感、因果觀、控制觀、效能動機和動機型別等角度產生對自己的認識。期中前三項都與個體對自己控制行為能力和對事件責任感的認識有關;效能動機或效能感是指個體是否認為自己能夠有能力、有效地完成某個任務。這會影響人們對行動的選擇。

  4.3確立和達到目標

  認知觀點的動機理論強調作出行動的決定。作出行動決定意味著目標的確立。認知心理學對目標取向有這樣的劃分,即表現取向和學習取向,也有用其他術語的,但基本含義相同:有前一種取向的人追求表現出色、看上去聰明,而後一種取向者追求真正的知識學習與掌握。學習者要親自參與目標的確定,這是學習者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們成為自主自控學習者的重要一步。

  4.4教師的中介作用

  除考慮來自學生自己的動機因素之外,我們還應考查教師怎樣影響學生的動機。一般認為教師影響學生動機有兩大因素。第一,教師的性格。第二,教師的方法。反饋者是教師中介作用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反饋會影響學生的進一步行動。

  Dornyei and Csizer ***1998***調查了二百名被試教師,為了發現他們認為什麼是能夠建立和維持動機的最重要的教學策略。對結果進行分析後,得出如下十條激勵語言學習者的建議:

  1.通過自身的行為為學生樹立目標

  2.創造輕鬆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

  3.恰當地呈現學習任務

  4.與學習者建立友好和諧的關係

  5.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自信心

  6.使語言課堂具有趣味性

  7.激勵學習者的自主意識

  8.學習過程個性化

  9.提高學習者的目標驅動性

  10.使學習者熟悉目的語的文化內涵

  5.充分發揮教師的中介作用,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5.1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係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和諧與否是影響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教師的教學行為能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教師的親切、友善和鼓勵使學生的態度更積極。教師的期待也能影響課堂氣氛和學生動機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在語言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行為和成就的期待會通過教師言行傳遞給學生。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般說來,高期望會帶來強動機,不論是對學生群體寄予期望,還是對個別學生寄予期望,都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關心學生,善於傾聽,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在開放、民主的氛圍中開展教學活動。

  5.2圍繞學生的需求展開教學

  教師作為中介者,應該首先了解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同時向學生說明學習內容的目標,明確二者的具體內容後,將其充分結合起來,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明確教學目標具有誘發、導向和激勵學生學習行為的功能。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幫助學生設定符合自己情況的學習目標和計劃。有些學生需求模糊、成就動機低,在學習時具有迴避失敗的傾向性,教師就應該啟用這部分學生的需求。同時,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現有水平,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教學,學習任務應該有一定的難度給學生以挑戰,讓學生在完成任務後體會成功的喜悅,但要注意學習任務不要太難,距離學生的現有水平太遠而不易完成,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克服困難,達到目標後就會產生愉快的成就感,這將促進後續的學習。

  5.3開發課程資源,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

  教師應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來改善課堂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通過影象、聲音、色彩和動畫的多媒體教學,呈現學習內容具有新穎、形象、直觀、趣味且資訊量大的特點,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第二,學習內容與社會實際,新科技、新事物相聯絡,體現英語的實用性和交際性,讓學習者感受到學習任務對個人及社會的價值,通過設定一些學生較為熟悉的情景,讓他們把語言和實際生活經驗聯絡起來,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進行有目的性的語言交流。

  結論

  本文詳盡闡述了具有認知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性質的動機模式及其要旨。作為語言教師要通過學習動機理論的學習,與學生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展開教學,從學生的內部需要入手,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和認知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教師要採用多種途徑開展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讓他們把語言學習和實際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強化學習動機,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富有創造力和創新精神,實現發展目標,從而體現自身存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陳英和,1996,認知發展心理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張慶林,1996,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3]董燕萍,2005,心理語言學與外語教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王革英,“中介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4***

  [5]張文鳳,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與教師的中介作用管窺[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