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格式結業論文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的心理走向成熟、人格趨於完善和穩定,確定自我未來的發展目標和職業目標的重要時期,而心理健康對於大學生的成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摘要:本文是從我自己在高校當中的瞭解和觀察所得來展開論述的。分別論述了我國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關鍵詞:高校體育;大學生;心理健康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然而在近些年,在中考高考結束或者是在生活當中遇到大的困難時,許多人迫於壓力或者是其它原因去結束自己的生命。當我們透過表面去深刻探究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時,心理健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將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相結合的培養方式才能夠真正培養出健康的人。如今就有高校在體育的教學當中將兩者結合起來。下文中我就結合自己在高校中的瞭解和觀察來具體分析我國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希望高校能有針對性的去發揮積極影響。

  一、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消極影響

  1、不利於協調發展

  一直以來體育教學都被認為是文化素養較低的一種教學,因而許多學校僅僅是關注於體育教師在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而對於他們的文化知識,心理素質不加重視。而在如今日益強調心理健康的同時,許多教師在這一方面卻沒有得到有效的培訓。再加上許多學生本身就把體育課當成一種娛樂,很容易使得所強調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時發展流於形式,不能夠真正的發揮作用。而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所謂的人才是需要能夠經得住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並且還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困難和挑戰。一直以來,我們的觀念是,體育課就是我們進行體育活動和鍛鍊的,因而與時俱進的一些理念和方式,如將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相結合的理念並沒有及時有效的融入到體育課堂中來。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起著阻礙作用,不利於他們多方面協調發展,對於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

  2、易導致暴力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年長者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一代不如一代了。或許是在說身體素質,可我覺得他們說得更是年輕人的道德素質和心理髮展。因為如今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被嬌慣著,並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甚至沒有面臨過較大的挑戰,性格上也多以自己為中心,比較自私。在體育教育當中,因為體育本身活動量大,活動範圍較廣,由於體育的活動性和易受傷的特點,許多人在活動當中難免發生碰撞,有時甚至會激發矛盾。而學生們往往會因此而大發雷霆,更有甚者會大打出手。年輕學生脾氣暴躁,很顯然是他們在心理素質方面所接受的教育不夠。如果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沒有結合一定心理學方面知識,並進行引導的話,在長期的體育學習當中就可能給心理髮展帶來暴力色彩的影響。

  二、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1、培養毅力

  體育當中的某些專案是考驗人的耐力的,比如長跑。因而在高校體育當中許多老師已經不僅僅要教會學生體育技能,更要去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優良體育精神。況且體育本身需要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神。在高校當中體育選修有很多專案,如乒乓球、武術、健美操、游泳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們去刻苦學習,勤加訓練的。在長期的體育學習當中,學生可以慢慢形成一種運動的習慣,能不斷培養他們的毅力。從這一方面看,高校體育對於培養學生面對挫折、迎接挑戰以及戰勝困難的精神有一定積極作用。長此以往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2、緩解壓力,消除心理障礙

  伴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的是人們的日益增大的壓力。對於高校學生來說學習方面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壓力,更何況他們還要面對畢業找工作的壓力。大學擴招使得大學生人數倍增,就業競爭更加激烈。面臨未知的未來,許多大學生產生心理上的失落和擔憂,心理上難免產生很多負面的情緒,產生很多無形的壓力。運動恰恰是釋放心理壓力的一種好方法,而體育課的運動性正是能夠使得學生去釋放內心的壓力。體育教學的實踐性和場所的空曠都能夠給學生的心理壓力帶來一定的緩解,能夠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使得學生盡情釋放不快,從而能夠達到一種良好的狀態,為接下來的奮鬥做好準備。因而高校的體育課是能夠促進學生壓力的釋放,從而減少他們心理的緊張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他們的心理障礙。

  3、提高對於社會的適應能力

  體育的學習和發展是需要同學之間相互協作進行活動的,比如在學習健美操或者是武術的學習過程當中,因為不同學生的肢體動作天賦不同,而且上課時間又有限,這就需要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這對於如今獨生子女日漸增多的情況下學生們開展人際關係,進行合作學習,培養團結協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一般來說如今許多學生都不願意出去活動,有同伴才能夠堅持下去。況且身體素質的提高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這就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去進行鍛鍊。這是有助於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能夠有效的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大學校園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在學校當中學會與別人合作是有利於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協作互助的心態,這也是進入社會所必須的。因而,良好的體育鍛煉有助於提高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三、小結

  本文是從我自己在高校當中的瞭解和觀察所得來展開論述的。分別論述了我國高校體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總的來說我是從體育學科本身的特點和高校當中體育課的課程形式來具體分析它對於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而這又不免使文章顯得形式上鬆散,因而是需要具有一定的經驗才能夠較好理解的。

  參考文獻

  1、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整合的探索性研究——以江蘇省為例魏傑南京大學2013-05-19

  2、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關係的研究劉文; 韓靜; 張麗娜中國特殊教育2008-03-15

  範文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思考

  摘要:在闡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的整合現狀,並指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整合的途徑,以期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質量,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整合

  0引言

  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受到政府、學校和教師等各方面的關注和重視,有關研究也逐漸增多,但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整合的研究卻顯單薄。而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資源整合與開發利用的問題,因此,加強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整合的研究,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1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的界定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是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能夠被教育者開發利用,有利於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目的,影響和改變大學生的心理認知、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的各種要素的總和。主要包括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活動資源和資訊資源等。①物質資源。包括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提供的各種場地、裝置和材料等校內、校外資源。如校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諮詢室、心理宣洩室、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場等;校外的專業心理醫院、心理服務機構等。物質資源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物質保障。②人力資源。主要包括課程教師、心理諮詢人員、心理輔導員、班主任、輔導員、心理資訊員等。人力資源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的核心,其中課程教師又是人力資源的核心。③活動資源。活動資源是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由學生自主參與的有組織的各種校內外心理教育活動和社會心理實踐活動。如團體輔導、朋輩心理輔導、心理知識競賽、心理健康月活動、“心路歷程”活動、心理電影賞析、心理劇表演、社群心理服務活動等。活動資源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的關鍵。④資訊資源。主要包括各種心理學書籍、各種心理報刊雜誌、心理網路媒體、心理電影電視、心理講座等。資訊資源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的延伸和補充。

  2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整合的現狀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實踐教學資源分散、閒置、浪費等問題,特別是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配置的問題尤為突出。

  2.1活動資源缺乏,效果不理想

  一是實踐教學計劃方案落實不到位。根據教育部的有關檔案精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開設36個課時,其中實踐學時18個。但有的地方高校只開設了18個理論學時,而沒有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計劃和方案,或者有計劃和方案但由於相應的保障不到位,使得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夠規範,實踐教學的計劃和方案不能有效落實,實踐教學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斷層和落空。二是活動開展少,效果不佳。由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時比較緊張,加上多合班上課使班級規模過大,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體驗課、活動課等往往沒辦法開展,而各種課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僅開展次數少且多流於形式,整體效果不太理想。

  2.2物質資源不足,使用率偏低

  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物質資源相對比較缺乏,且條塊分割、相互封閉,大量的物質資源或用於單一目的或為單一物件所使用。譬如,校外的心理服務機構、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地等多為社會所有;校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有的只有幾小間用於心理諮詢的諮詢室,設施簡陋,圖書音像資料缺乏,心理訓練活動場地不足,且大多掛靠在學工處或校團委;學生能力培養基地大多分屬於各專業教學單位;校內的各種素質拓展設施也根據工作性質分佈得較為零散。加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脫節,活動中往往缺乏統籌和協作,各自為政,資源重疊使原本稀缺的資源更加捉襟見肘,大大限制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功能的發揮。

  2.3人力資源分散,利用率不高

  一是現有人力資源沒有形成合力。目前,各高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過程中普遍感覺師資數量不夠、質量不高,專職人員少、兼職人員多,且大多來源於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和醫務人員,因其缺乏堅實的心理學理論功底使其工作實效受到影響;學校的其他人員如學科教師、各類管理人員、學生群體等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力度不夠;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課程教師由於歸屬在教學院系,除了上課以外,較少參與實踐環節的工作;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有關人力資源利用率不高,聯絡不密切,即使是已經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員之間也缺乏配合與協調。同時,校內以及校內與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資源之間也沒有形成合力。二是現有人力資源利用存在誤區。如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德育化、醫學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化、諮詢化、測驗化等現象比較嚴重,這直接影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導致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

  2.4資訊資源龐雜,作用有限

  一是紙本資源種類有限。學校圖書館、院系圖書室等地可供借閱的有關心理學書籍、心理報刊雜誌種類相對較少,其中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書籍雜誌刊物就更少;二是數字化資源龐雜,作用有限。資訊網路技術的發展拓展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間和渠道,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但當前網路資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比較薄弱,網路資源或者沒有全覆蓋;或者專業學科知識的內容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少;又或者缺乏新意和針對性,效果不理想,對學生的影響十分有限。

  2.5開發整合不足,優化程度低

  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高定位而不顧現實基礎和條件,重物力資源開發輕人力資源開發,重外部資源爭取而不注重內部資源的優化。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存在資源配置問題,究其原因:一是客觀上實踐教學資源稀缺。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形成具有歷史性,但各地方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歷史都不長,自身資源積累有限,供給不足。資源“瓶頸”成為制約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原因。二是主觀上資源意識淡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及其資源整合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而全”的心理以及“本位主義”的思維方式,影響著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的資源配置,致使現有的實踐教學資源得不到科學、統一的規劃建設和實施利用,這是制約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整合的根本原因。

  3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的整合路徑

  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資源整合的基本路徑就是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視為一個系統,通過對系統各要素的加工與重組,使之相互聯絡、相互滲透,形成合理的結構,實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整體優化,協調發展,發揮整體最大功能,實現整體最大效益。

  3.1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觀是指人們在長期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過程中形成的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它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方式和利用程度。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實效不盡人意,固然與實踐教學的資源“瓶頸”有關,但更多與人的資源觀念有關,與在這種資源觀的指導下整合利用了多少資源有關。因此,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資源觀是科學鑑別、合理整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的前提和先導。首先,要堅持以心理科學理論為指導,反對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娛樂化、商業化、虛無化的傾向。其次,要樹立資源效益的觀點。資源永遠是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取得實效不可缺少的條件和支撐,要節約資源,更要善於發現、挖掘、培育和保護資源。最後,要樹立“大教育”的觀點。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置於學校、社會“大教育”環境之中,共建共享,共同構築社會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變學校資源、社會資源為課程資源,建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資源體系,實現師生、校地、校社共同成長,一起發展。

  3.2整合優化資源結構,充分發揮各種資源的最佳功能

  1***加強高校組織、人力資源整合。要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必須整合學校的各種人力資源,充分發揮各級各類人員最大的心理教育功能。一是地方高校應成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牽頭,統籌宣傳部、團委等黨委工作部門以及教務處、學生處、院系等教學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整體規劃、制度建設、管理監督和控制激勵,保證實踐教學資源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開展過程中,要加強各類人員的協調配合,利用現有條件,發揮整體的最大功效。譬如,利用專職教師的專業優勢開展團體輔導;利用專兼職教師資源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利用大學生群體力量,扶持成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團,積極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資源優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理論研究與學術交流等。通過整合各類人力資源,使其縱橫聯絡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活動。

  2***加強校園心理文化資源整合。校園心理文化活動是地方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教學資源重要組成部分,對健全學生人格、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有著重大影響。校園心理文化建設要秉承辦學理念,以校園各類活動為載體,營造積極、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圍;要充分發揮校內外各種人力資源的作用,經常性地組織內容豐富的心理講座,引導學生感知心理文化、領悟心理健康發展規律;舉辦心理沙龍、心理情景劇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創辦心理健康報、手冊等,引導學生珍惜生命、熱愛人生。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大學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作用,鼓勵大學生在積極參加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的同時,經常關注自我心理狀況,豐富積極的心理體驗,維護自我心理健康,從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3***加強心理網路資源建設。學校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創辦具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網站,開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主頁,設定領導介紹、師資力量、管理機構、實踐基地、活動資訊、成果展示等相關模組,統一規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的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活動資源和資訊資源,使其優化整合,實現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高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研究綜述[J].新課程研究,2014***12***.

  [2]鄧志軍.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資源整合與應用[J].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