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勵志文字哲理文章

  平時我們下班之後,有時間的話不妨多看一些,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職場壓力太大怎麼辦

  文:陶鴻圖

  最簡單的減壓招式——環境減壓法

  通過改造周圍環境,營造適宜工作的環境和放置帶有緩解疲勞作用的單品減壓是最簡單易操作的減壓方法。首先是辦公桌,可以放置綠色小植物,緩解視覺壓力,通過審美來減壓。綠色小植物方面,推薦薄荷,仙人掌等易於打理的植物。另外還要整理好自己的桌面,每天花時間整理辦公桌,不一定要井井有條,關鍵是有良好的歸類系統。整理桌面實際上也是在調整工作的思路和情緒,能夠幫助我們理清頭緒。

  我們工作時的椅子也是減壓的元素。改成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的辦公椅,保護我們的脊椎,幫助我們以更合適的姿勢度過一天的工作之旅。在辦公椅的手託上套上柔軟的布套,例如羊毛和燈芯絨。平時把手放在手託上,可以很方便地撫摸到布料柔軟的觸感,自然能夠減輕壓力。最後是給辦公椅加一個靠枕或坐墊,增加辦公椅的舒適度也能起到減壓的作用。

  最文藝的減壓招式——藝術減壓法

  文藝青年最愛戴上耳機欣賞音樂,實際上這也是減壓的好方法。沒有帶有歌詞的音樂由於沒有任何語義的傳遞,在減壓過程中更沒有負擔。不愛聽音樂的白領,也可以採用白噪音的方式,開啟白噪音軟體,可以阻隔鍵盤聲,講話聲對注意力的分散,降低工作壓力。保持每月參加展覽或博物館,進行審美活動和創作活動可以昇華工作壓力為創作靈感。女孩子平日上班給自己化一個日常妝,可以提高自信,增強魅力,也能起到減壓的功效。

  最有效的減壓招式——學習充電法

  實際上白領的壓力大多來源於工作目標所帶來的能力要求與自身能力的差距。所以最長遠並且最有效的減壓招式其實是持續性地充電,堅持豐富自己的能力體系以及接受最前沿資訊的感染。學習充電除了可以學習英語或者專業技能,還可以是參加行業交流,論壇聚會,結交職場人脈。興趣愛好方面的學習,例如插花,跆拳道,LOL,也是能夠起到減壓的效果。

  減壓其實不僅是排解壓力,同時還應該有注意力再集中,利用壓力的部分。職場人士要少用大起大落的,簡單粗暴的娛樂方式去減壓,因為這並沒有正確打通了壓力流動的通道,只是簡單的排除。我們最好的減壓方式,是藉著某個感興趣的行為將自己的壓力昇華為動力。

  :老闆有講理的嗎

  作者:何飛鵬

  一個小朋友在工作上遭遇挫折,找我聊天,尋求解答。他告訴我,他的老闆毫不講理,採取了近乎“一刀切”的方式,要求他自己解決某一個困難。而根據他的分析:一、這個困難的根源是公司營運結構的問題,非他的層次所能解決;二、如要他解決也可以,公司要撥付必要的預算,但他的老闆並不肯給預算。

  這個小朋友一方面苦思無解,一方面則十分生氣,氣怎麼有這麼不講理的老闆,也氣整個組織中,竟沒有人敢講真話,指出老闆的不講理,讓他一個人孤軍奮戰。

  我聽了大笑不止。我問他:你看過講理的老闆嗎?我從來沒見過,因為根據我的經驗,如果老闆很講理,他絕對是優柔寡斷、事不能成的老闆。

  在成功學上,我學到令我一輩子印象最深刻的話就是: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鍊。而鋼鐵般的軍人絕對是磨鍊出來的。

  企業經營亦復如此,老闆指揮大局,要挑戰不可能,要有強渡關山、在石頭中擠出水來的意志與情境。在關鍵時候,老闆能講理嗎?講理的老闆,有時候只會看到他的無能、無為與軟弱。

  我的經驗是,我申請一億的預算,很可能我只得到八千萬,老闆打折扣理所當然。而精明的專業經理人早就會把折扣數外加,等著老闆打折,但是我也碰過更“天威難測”的老闆。我已經高估了兩成的預算但誰知道這個“完全不講理”的老闆卻將我的預算攔腰一砍,再對摺優待,我得到的是二五折的預算。當時我的反應就和這位小朋友一樣:生氣、無助,甚至想拍桌子走人。

  但最後我選擇接受,在不得已的狀況下,我用盡了所有的方法,包括可行與不可行,甚至還不得不險中求勝,最後的結果,在一點運氣的幫助下,我也用二五折的預算,完成了那個不合常情、常理的任務。事後,我更尊敬我的老闆了,要不是他“天威難測”,要不是他完全不講理,要不是他“一刀切”,我不可能完成這件事,事前覺得不可能,過程中危機重重,不時峰迴路轉,但事後讓我一輩子回味,我的能力也在這件事以後倍增。這些都是老闆不講理之賜。

  從此以後,我知道老闆有一個被所有員工咒罵的特質,那就是不講理。一般而言,一般情境下老闆會是講理的,按計劃、按分析做事。但是企業經營經常會面臨不可能的處境,經常會面臨意外,經常會面臨挑戰,在非常的狀況下,講理就不夠用了。這個時候,老闆如果沒有不講理的狠勁與殺氣,那組織只能坐以待斃。

  老闆可以有不講理的時候,但前提是在平常要講理,否則時時刻刻不講理,那就是瘋子,瘋子是不會有人理你的!

  :帶著自信親近老闆

  在現代辦公室裡,許多非常優秀的員工並沒有得到老闆的賞識,其主要原因是與老闆過度疏遠,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向老闆表現和推銷自己,沒有把自己的能力和才華介紹給自己的老闆。

  有些人到一家公司上班幾年了,老闆對這個人都沒有什麼深的印象,這往往是因為他們對老闆有距離感甚至是有恐懼感導致的。他們見了老闆噤若寒蟬,一舉一動要麼不自然,要麼遇上老闆就躲開,或者裝作沒有看到。這樣消極地與老闆相處,尤其在大公司裡,老闆又怎麼可能留意到你呢?

  要想得到老闆的賞識,就需要平日多與老闆接觸和溝通,懂得主動爭取每一個機會。事實證明,很多與老闆匆匆一遇的場合,可能決定你的未來。

  比如,在電梯間、走廊上,或者是吃工作餐時,遇見你的老闆,你要主動迎上去並微笑著談幾句,或者說幾句工作上的事。千萬不要像其他同事那樣,極力避免讓老闆看見,即使與老闆擦肩而過也一言不發。

  如果你自信地主動與老闆打招呼,主動與老闆交談,你大方、自信的形象,會在老闆心中留下印象。

  有一個員工,工作非常出色,老實正直,只知道埋頭苦幹,缺乏與老闆的溝通,因此他根本不在老闆的視線之內。

  有一次,公司舉行聯歡會,老闆的興致很好,很快加入到了他們中間,這位員工見到老闆,一舉一動就不自然起來,沒過多久就逃出老闆的視線,獨自坐在一個角落裡喝飲料。不知為什麼,他好像天生就有畏懼老闆的毛病。在走廊上、電梯間或在餐廳裡,遇到老闆,他都不是主動打招呼,而是迅速離去。即使自己的主管不在,老闆找到他們的部門來,他也縮在一旁,一概裝作不知,由其他同事應對了事。這樣一來,他和老闆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至產生了隔膜,他給老闆唯一的印象就是怕事和不主動。老闆怎麼會把升職的機會給一個不敢和自己說話的人呢?

  不主動與老闆交往,是一種對自己的前程和發展不負責的態度。一個不在老闆視線範圍內的員工,根本就沒有擔當重任的機會,又何談成功呢?

  人與人之間的好感是通過實際接觸和溝通才能建立起來的。一個員工,只有主動與老闆面對面地接觸,讓自己真實地展現在老闆面前,才能讓老闆充分認識到你的才能,你才會有被賞識的機會。

  剛畢業的陳娜和另外七八個年輕人一同被一家正向集團化邁進、急需大批新生骨幹力量的公司聘用。為了表示對這批“新鮮血液”的厚望和鼓勵,老闆決定單獨宴請他們。

  酒店離公司不遠,新人們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唯獨將老闆拋在了一邊。陳娜看在眼裡,不禁替老闆尷尬。進入酒店落座之前,陳娜藉故先去了趟洗手間。回來一看,果然不出她所料,同事們或正襟危坐、謹口慎言,或低頭相互私語竊笑,不僅沒人上前跟老闆搭話,更將老闆左右兩邊的座位空了出來。看見老闆勉強擠出笑容的樣子,陳娜趕緊說:“我建議咱們都往一起湊湊吧!”說完,便很自然地坐在了老闆左邊的座位上,並對老闆投來的讚許目光報以會心一笑。

  怎麼樣,陳娜的做法聰明吧!相信就是再尖酸的人也沒道理指責她在“拍馬屁”了。本來這次老闆就是想和新員工親近一下,說不定還想借此發掘人才呢!可多數靦腆木訥的年輕人卻辜負了老闆的美意,把他晾在一邊,他能高興嗎?其餘的人可能也想在老闆面前好好表現,但就是礙於臉面,怕別人說是“馬屁精”才退縮的。

  一個不能主動為自己爭取機會的人,如果被提升,將來管理公司、面對客戶或參加為公司爭取利益的談判時怎麼能有魄力和手段呢?如果換成你是老闆,你會提拔這樣的人嗎?

  那次晚宴,陳娜給老闆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但畢竟只是一次飯局,何況陳娜初進公司,還只是一隻“菜鳥”,她實在沒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老闆。俗話說:“做事不看東,累死也無功。”

  要是沒有老闆的讚賞和支援,就算拼死拼命地幹,要想超越上面層層“屏障”,也實在是太難、太慢了。陳娜是個肯幹會幹的人,她知道只有自己製造機會才能接近老闆。經過努力,陳娜不止一次地在電梯裡與老闆“不期而遇”。

  有備而來的陳娜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硬著頭皮和老闆沒話找話,而是笑吟吟地和老闆打著招呼。要是老闆問她最近工作如何,她回答得有條不紊。但大多時候老闆都會和她聊一些輕鬆休閒的話題,陳娜總是表現得很健談,而且還了解了好多老闆的個人愛好,更以此加深了老闆對她的印象。

  聰明的老闆是願意給員工留下一個和藹可親的印象的,他也希望員工對他親近追捧。可因為自卑心和恐懼心在作祟,許多人見到老闆都避之唯恐不及,何況是在幾尺見方的電梯裡呢?殊不知老闆面對一個拘謹無措、憋得臉紅脖子粗的人,也會覺得尷尬呀!

  所以,你根本不用害怕沒話說,因為在這種場合下,老闆為了打消你的顧慮是會主動和你交談的,你只要把這當做是一次親近老闆的機會,別戰戰兢兢的就行了。

  也許你會覺得陳娜太有心計了,但她的心計是擺在桌面上的,是充滿智慧的,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大有好處。老闆也是人,也需要在業餘時間輕鬆一下,那些見到老闆就像老鼠見到貓,總想繞道走的人,只會與機遇擦肩而過。

  只有與領導保持有效的溝通,充分展示自我的能力和品格,消除與領導之間的誤解和隔膜,才能獲得領導的信賴和器重,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在一個團隊中,如何使工作效率達到最優,是團隊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需要關注的問題。因此,作為一個下屬,最應該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溝通,領導才放心;怎麼做事,領導才信任?如果每個員工都能解決好這個問題,不僅對員工個人事業的發展大有裨益,對整個團體的健康發展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要與領導真正有效地合作,讓領導放心和信任,就必然需要我們在工作中學習溝通和做事的方法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