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職場勵志文章精選

  職場如戰場,不想在職場中倒下,就要勵志。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你的高度來自你的態度

  一個默默無聞的職場“菜鳥”能衝到怎樣的高度?讓一位鄉下的灰姑娘來告訴我們答案。

  初入職場時,她被一家廣告公司安排負責接電話等瑣碎的工作。薪水很低,但一心想讓父母過上好日子的她,格外珍惜這份工作。接聽電話,她總是爽朗親切地向對方打招呼,默默地熟記經常來電者的聲音,用心到只要接過一次電話,第二次她就能聽出對方是誰。就這樣,不到三個月,她便認識了公司的所有客戶。客戶交代的事情,她也是準確無誤地傳達給公司負責相關業務的人員。

  她相信,第一份工作不會是永遠的工作,但唯有努力地把第一份工作做好,才可能有下一個工作機會。憑著這種工作信念,她要求自己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到極致。一年後,公司財務部出現一個助理空缺,主管馬上想到她。儘管只是一個臨時僱員的角色,她還是欣然接受,並做到完美。後來她陸續進入不同部門工作,不懂的地方就請教別人或自修,從基層一路做到公司主管。

  她的第一個廣告客戶是在業界以挑剔出名的南僑。許多資深同事都勸她以平常心看待,因為根據以往經驗,這個客戶得提案三四次才會過關。

  為了這次提案,她每天提早一個小時進公司,晚上最後一個離開。她虛心向同事請教,但得到的建議卻讓她無所適從:有的認為南僑最在意價格,有的認為南僑對廣告時段最挑剔,有的認為南僑最重視曝光度與媒體選擇。

  綜合同事所有意見,她準備了4種方案給客戶挑選。首次出馬,她因準備充分,讓提案一次就過關,引起全公司轟動!秉持這種永遠比客戶多想一些、想早一點的準備,她漸漸地在廣告客戶中建立起口碑。

  33歲那年,她擔任和信媒體傳播事業總經理,成為當時廣告界最年輕的女總經理之一。再後來,她一手打造出傲視臺灣廣告產業的王國。她就是被譽為臺灣“廣告教母”的餘湘,現擔任著當地規模最大的廣告公司群邑集團的董事長,掌握著三分之一的廣告業務。

  在英文中,Altitude意即“高度”,Attitude意即“態度”,兩個詞僅一個字母的差別。而兩者之間的關係卻是:一個人所能到達的高度,往往取決於其有著怎樣的態度。餘湘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從她面對工作的態度,我們可以知道,她能衝到這樣的高度,其實一點也不意外。

  篇2:不要拖延!

  有一個有趣而令人深思的計算,0。99的365次方等於0。0255,而1。01的365次方等於37。78。這也可以看做是每一天少做一點與每一天多做一點的顯著差別。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拖延著不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拖延拖延再拖延,然後直接免了,得過且過。當某天我們認真想想自己因為拖延而少做了多少事失去了多少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會感到內疚,感到不安?

  拖延,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但日積月累,特別影響個人發展。明明知道該做什麼卻總下不了決心。拖延,會讓機遇稍縱即逝;拖延,會讓成功失之交臂。一個真正想成功的人是沒有任何藉口的。

  拖延帶來的致命的毛病。

  1、拖延將會帶來看似永遠也完成不了的工作,從而給自己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嚴重損害拖延者的身心健康。

  2、拖延將會造成大面積長時間的不能按時完成計劃內工作,從而導致巨大的誠信損失,這將會對拖延者的職業前途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3、拖延,會蠶食辛苦建立起來的人脈,拖延從事業上心理上摧毀人脈得以維持的紐帶,誠信和執行力以及愉快有效的合作關係。

  4、拖延使人停止學習和總結,導致拖延人的能力進入下降通道,能力越來越差,當其拖延持續到一定時間後,甚至比新人的能力還要低。

  5、拖延造成的無用感和空虛感,最終摧毀一個人的意志,就像沉迷網路一樣,日復一日摧毀一個個本來很有能力的勞動者。

  做什麼事都想要拖延的人註定只是一個平庸的人。一位名叫錢鶴灘的學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篇3:成功基於對時間的態度

  哈佛大學的愛德華.班菲德 ***Edwant Bar;field***博士曾經對於美國社會進步動力做了多年的研究。 他想發現為什麼某些人一代比一代富裕,而多數人則否。

  他將不同的假設經過數年的實驗之後, 終於有了結論。也就是說 ,在美國或是在其他的社會中,成功大多與態度相關。 成功是基於個人對於時間的態度而定。

  班菲德把這個結論稱作“時間觀念”。 他發現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有長期時間觀念的人。他們在做每天、每週、每月活動規劃時,都會用長期的觀點去考量。他們都會規劃五年 、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來計劃。他們分配資源或做決策都是基於他們預期自己在幾年後的地位而定。

  在另外一方面,班菲德博士發現那些失敗的人都只有短期的觀念 。他們幾乎不做長程計劃。他們更關心眼前的利益而非未來的成功與成就,著重短期的歡樂而非長期的經濟保障及成功。因為這樣的態度,他們選擇短期計劃,而導致長期的困苦生涯。

  這項發現可以說是所有對成功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項。這個意思是說,為了要達到成就的極限,你一定要用長期的眼光規劃人生及事業。

  你一定要先辛勤工作好幾年, 才能達到你賺錢能力的極限, 並且讓你享受渴望的生活方式。一定要先付出代價, 持續不斷努力好幾年以後,才能達成真正有價值的目標。 你一定要有長期發展的眼光。

  不管想在哪一行出人頭地,你起碼要投入五年的時間來做準備。不管做的是哪一行,你若想出類拔萃,就一定要有全身心投入整整五年的心理準備。你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培養出足夠的專業能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銷售成功。對事業生涯的長期眼光是登峰造極的重要條件。

  現在,我並不是說你必須要承諾用五年的時間,專心為你目前的公司銷售目前的產品或是服務,然後才去做其他的事。由於科技 、產品及服務的變化快速,你會發現,在一兩年以內, 你就需要為不同的公司賣不同的產品。

  長期時間觀念對你銷售生涯的涵義是,你必須願意投人五年的時間,才能蛻變成可以真正享受的銷售生涯的人。

  這種長期的承諾將完全改變你對訓練、日常工作、客戶、自己、社群,以及其他工作的態度。在我們社會中,優秀的人對於他們自己以及生活都會有長程規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