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習不好怎麼辦

  從初中邁入高中的大門,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感到不適應,都需要有一個過渡的階段,而如果想在高一就提前起步、領先一步,最關鍵的就是如何儘量地縮短這個過渡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學生學習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一、1、要弄懂自己為什麼學習,當我們弄懂了為什麼要學習時,我們就有了學習的責任,就不會輕言放棄。

  2、發覺學習的興趣,當我們發覺了學習的興趣的時候,會提高我們的學習積極性!

  3、不要受外界影響,無論有多少外物影響我們,我們都要明白自己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將學習擺在第一位。

  4、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什麼事都怕半途而廢,學習也是如此,所以要不斷進取,永不言棄.

  只要作到以上4點,基本上就能靜下心來學習了.如果能長久的做下去,說不定還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喔

  二、1.首先端正你的學習態度。早晨明確你是來幹什麼的,我該怎樣幹,晚上想想我乾的怎麼樣,並總結經驗,制訂明天的計劃,使你的學習有序化。

  2.提高你的課堂效率。你們班也有下課玩的很歡,除了完成必須的家庭作業之外,沒做很多的題,也沒有很用功的學習,但是他的成績也非常好,課上抓的緊就行了,你也不必愁我在家裡不學習回影響我的進步。不會的!!!

  3.晚上要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再想一遍***最好是不看書***,像放電影一樣,這樣有助於記憶和強化當天學習的內容!

  高中生應樹立的三種意識

  一、樹立高中生的意識

  高中學生思想敏感,容易產生變革現實的願望,但由於他們自控力不強,往往激情占主導地位,常常把堅定與執拗、勇敢與蠻幹冒險混同起來,因此,好走向極端,同時,品德不良、心理疾病、意志薄弱等問題,也經常出現在這個階段。總之,高中學生在這一階段,既包含了正確積極的內容,也往往容易產生消極不良的因素。

  ⒈切實重視高中階段的學習。

  有人總結說,一個剛跨入高中的新生,往往會在學習上經歷一個學習發展的曲線。這條學習的曲線大致有四種類型:穩定型***包括高水平的穩定和低水平的穩定***、下降型、起伏型和上升型。由初三升入高一的新生,常常會在學習上出現下降型的情況,容易引起新生的恐慌和不安,招致家長的埋怨與不解;甚至少數新生由此產生心理障礙:對自己的智力水平、學習能力、未來的升學產生懷疑,喪失信心,以致於一蹶不振。因此,千萬不要小看或忽視由初中向高中過渡階段尤其是高一階段的學習。

  2.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⑴要主動地鍛鍊自己。學校中優等生的共同特點是主動地發展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習慣。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記憶力和想象力組成智力結構,而其中思維能力則是智力活動的核心,所以高中學生要勤于思考、善於思考,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要敢於提問、善於提問;要經常和同學討論問題,有隨時思考問題的習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培養自己思維的主動性、獨立性與靈活性,高中階段自己閱讀、自己思考、自己體會結論意義的情況要遠遠多於初中。每學到一個新的概念,總要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問題是怎樣引出來的,運用了哪些已知的基礎知識,概念是怎樣定義的,其運用條件是什麼等等。

  對高中各科的學習,不主動地獨立思考,往往就難於掌握基本概念的實質,更難抓住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絡與區別。一個高中生,對於知識的學習,如果仍侷限於死記硬背,而不重視分析和概括,不注意藉助思維融會貫通,那麼,就沒有很好地完成初高中的學習過渡。

  ⑵要認真學好每一門學科。要重視各科學習,重視各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更要重視知識的積累,在積累中求發展和創造,從而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重理輕文或輕理重文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力求自己知識結構的科學合理,文理兼備,又發展個性特長,應該成為高中學生追求的目標。

  ⑶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要經常研究自己的學習,真正學會學習。不少高中同學,學習上不去,陷入困境,心情十分苦惱。但他們唯一聊以自慰的是自己已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了,連節假日都用上了,盡力了。殊不知,這恰恰是學習上的一種誤區。因為這裡有一個不斷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改善學習方法的問題。

  這裡向大家介紹“四先四後兩小結”的學習方法,“四先四後兩小結”是很重要的學習方法,而學習方法經過規程化以後,其本身就成了習慣。“四先四後”就是指:①先預習後聽課;②先複習後作業;③先分析後解題;④先理解後記憶;“兩小結”是指:每週利用雙休日對一週所學內容進行清理、每學完一個單元作一次書面整理小結,做到堂堂清、課課清、段段清。我覺得這是一種是有效的學習方法。它能幫助你減少學習中的無效勞動,提高聽課效率,提高課後學習效率,提高作業質量,其突出表現是:每個學生對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自我培養,這種自學能力一旦形成,學習的被動局面就改變。如果你能長期堅持,養成習慣,必將有效地促進學習。

  二、樹立高考競爭意識

  每一位高中生,要參加高考,就要樹立高考意識,高考意識就是競爭意識。這種意識需要在平時的學習、考試、競賽中,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鍛鍊和培養意志、能力與信心。

  在進入高中後,就會立即面臨高考的問題,所以需要你首先樹立一個基本的目標,自己在以後的三年中就要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這也是你在三年學習中的一個動力,但是同時也要正確對待考試和分數。

  得知成績後的情緒表現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成績好而一味地沾沾自喜,因成績差而灰心喪氣則是不足取的。取得了好成績,也應該在成績中看到不足,及時補上學習的漏洞,而一旦成績不理想,也不能因此而喪失學習信心,如果一直對這個分數耿耿於懷,不僅無益於學習成績的提高,反而會妨礙正常的學習活動。光為成績煩惱,分數不能上升;如果你為學習煩惱,成績就上去了。其次要仔細分析試卷,找出失分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專案,以便對症下藥。重視做好一道錯題比做一百道練習題還要重要。

  三、樹立自控意識

  很多剛進入高中的很多學生都不適應高中緊張的學習和生活方式,雖然中考很苦,但是和高中的生活相比,實在是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因此很多人在初次考試失利後,就有點自暴自棄,但是這在適應高中的過程中其實是很正常的。

  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一想父母的辛勞、老師的期待、朋友的關懷,他們給了你那麼多關愛、幫助、和期待,你如果放棄又對得起誰呢?你又如何面對他們真誠的眼睛呢?你還可以試一下自我提示法,在你能隨時看到的地方寫上一句短小但可以激勵你自己的話,比如在桌子上或臥室裡的牆壁上。當你不經意地發現它時,就會想起你應擔負起的責任和你想擁有的美好的未來,為了這些你也會將一時的脆弱克服,小不忍則亂大謀呀。另外,如果你認為自己監督自己很困難,那你也可以請父母或好朋友來監督你,及時的提醒和制止你。

  從初中邁入高中的大門,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感到不適應,都需要有一個過渡的階段,而如果想在高一就提前起步、領先一步,最關鍵的就是如何儘量地縮短這個過渡期。優化心理素質,就是在高中學習中攻克難點的信心與勇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是運籌正確的戰略技術;提高智力能力,就是改良攻關武器,能做到這三點,就一定會有一個高起點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