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常考的知識點詳解

  語文學習的知識點比較的多,學生需要知道高考語文的考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於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常考的知識點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常考的知識點

  二種常見敘事線索:物線、情線。

  二種語言型別: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型別: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

  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三種人稱: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貶義、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物主要掌握通過適當的描寫方法、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情節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容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的方法、技巧。

  開端:交代背景,鋪墊下文。發展:刻畫人物,反映性格。高潮:表現衝突,揭示主題。結局: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環境:主要理解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作用。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推動情節發展。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鋪墊下文內容。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連貫、得體。

  記敘的三種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屬於插敘一種***。

  推薦:高中語文答題技巧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詩歌、戲劇、散文。

  四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引號的四種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諷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稱謂④表強調或著重指出

  五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

  引號的五種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諷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稱謂④表強調或著重指出⑤特殊含義

  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註釋②表插說③表聲音中斷、延續④表話題轉換⑤表意思遞進

  六種說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分類別、下定義。

  六種邏輯順序:①總←→分②現象←→本質③原因←→結果④慨括←→具體⑤部分←→整體⑥主要←→次要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

  六種病句型別:①成分殘缺②搭配不當③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④前後矛盾⑤語序不當⑥誤用濫用虛詞***介詞***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②表語言斷續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維跳躍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六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

  七種短語型別:並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後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

  七種複句型別:①並列複句②轉折複句③條件複句④遞進複句⑤選擇複句⑥因果複句⑦假設複句

  十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徵、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高中語文構件滅吳的知識點總結

  一、重點詞語解釋

  1、 賈人夏則資皮***積蓄,儲備。這裡作"準備"***

  2、吊有憂***慰問***

  3、當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長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兒子***

  5、踐辭曰***推辭***

  6、越四封之內***疆界***

  7、其有敢不盡力者乎***副詞,表詰問,同"豈",難道***

  8、旅進旅退***俱,共同***

  9、果行,國人皆勸***果決地***

  10、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誰***

  11、是故敗吳於囿***因此***

  12、無乃後乎***"無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寫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並解釋***

  1、將帥二三子以蕃***帥通"率"***

  2、令壯者無取老婦***取通"娶"***

  3、將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釋其政***政通"徵"***

  5、國之孺子之遊者,無不餔也***餔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有通"又"***

  7、而摩厲之於義***摩厲通"磨礪"***

  三、一詞多義***解釋多義詞***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如寡人者,安與知恥***感到,覺得***

  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管理,主持***

  孰為汝多知乎***通"智"***

  2、復:山重水複疑無路***繁複***

  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再***

  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恢復***

  3、既:既而兒醒,大啼 ***不久***

  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已經***

  將軍既帝室之胄***既然***

  4、勸:果行,國人皆勸***鼓勵***

  勸君更進一杯酒***勸說***

  5、遂:自殺未遂***成功***

  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於是***

  遂使之行成於吳***終於***

  遂滅吳***就***

  6、當: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掌管***

  木蘭當戶織***面對***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到了***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阻擋,把守***

  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必定***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將***

  三、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

  1、越王勾踐棲於會稽山上***介賓短語後置***

  2、何後之有***賓語前置***

  3、執其手與之謀***省略***

  4、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之國也***判斷句***

  5、十年不收於國***介賓短語後置***

  6、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省略***

  7、國之孺子之遊者,無不餔也***定語後置,判斷句***

  8、此則寡人之罪也***判斷句***

  四、詞類活用***解釋活用詞,並指出其用法***

  1、非其夫人之所織則不衣***名作動,穿***

  2、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名作動,以禮相待***

  3、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意動,以……為恥***

  4、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使動,使……潔***

  5、又郊敗之***名作狀,在郊外***

  6、宦士三百人於吳***名作動,做帝王的僕侍***

  7、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使動,使……退卻***

  五、古今異義詞***指出其古今異義***

  l、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古義:得力的幫手 今義:幫凶

  2、生丈夫,二壺酒

  古義:男孩 今義:女子的配偶

  3、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

  古義:原野 今義:黃河中下游地區

  4、國人皆勸

  古義:勸勉,勉勵 今義:勸說

  六、倒裝句

  A 介賓短語後置

  ***1***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

  --昔者夫差於***在***諸侯之國恥吾君

  ***2***乃號令於三軍曰

  --乃於***向***三軍號令曰

  ***3***又有美於此者將獻之

  --又有於***將***此美者獻之

  B 賓語前置

  何後之有?

  --有何後?***在疑問句中,賓語靠"之"的幫助可以前置***

  又何求焉?

  --求何焉?

  是故敗吳於囿

  --是故於囿敗吳

  勾踐滅吳 原文:

  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乃號令於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曰:“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執其手而與之謀。遂使之行成於吳。

  勾踐滅吳翻譯:

  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後,就向全軍釋出號令說:“凡是我的父輩兄弟及全國百姓,哪個能夠協助我擊退吳國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國的政事。”大夫文種向越王進諫說:“我聽說過,商人在夏天就預先積蓄皮貨,冬天就預先積蓄夏布,行旱路就預先準備好船隻,行水路就預先準備好車輛,以備需要時用。一個國家即使沒有外患,然而有謀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將士不能不事先培養和選擇。就如蓑衣斗笠這種雨具,到下雨時,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現在您大王退守到會稽山之後,才來尋求有謀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踐回答說:“能聽到大夫您的這番話,怎麼能算晚呢?”說罷,就握著大夫文種的手,同他一起商量滅吳之事。隨後,越王就派文種到吳國去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