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美容店的利潤是怎麼賺來的

  汽車美容採用不同汽車美容護理用品及施工工藝,對汽車保養護理。汽車美容賺錢嗎?利潤如何?今天就請大家跟隨著小編的腳步,我們一起來看看汽車美容利潤分析吧!

  汽車美容店的利潤分析

  據專家預測,未來幾年,我國汽車擁有量將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隨之而來的巨大的汽車售後市場——汽車美容、養護、裝飾、快修及至大修等,將成為一個龐大的黃金產業。“1000億元市場規模、40%利潤率”,這是中國汽車售後服務市場誘人圖景中的兩大亮點。

  羅蘭•貝格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2010年,中國汽車售後服務市場規模將達1900億元,在亞洲居第二位。

  業內專家預測,2007年中國轎車保有量會突破4000萬輛,根據國外汽車服務業的經驗,平均每500輛轎車就需要一個美容養護店***面積在200-300平方米***,這樣2007年汽車服務店的需求數應該有8萬家的規模。

  成功經營得益連鎖加盟

  在巨大市場空間和高額利潤的誘惑下,一批批國內外的大小汽車美容、裝飾、養護、快修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據業內統計,僅經營汽車美容裝飾服務的店就超過10000家。但由於企業規模小,服務單一,信譽度低,許多小的投資者並沒有享受到高額回報。反而由於單兵作戰,疲於應付惡性競爭,以及消費者對品牌要求的提高,許多小店都瀕臨倒閉危險。在這樣的情況下,連鎖經營成為許多小規模投資者的最佳出路。

  有關統計顯示,在國內的汽車後市場領域,10年來,個體經營者當中,87%以失敗和倒閉告終,而那些仍然生存下發展狀況良好的個體經營者當中,有87%是從事連鎖經營。

  許多投資者認為,連鎖品牌能給他們帶來科學的店面裝修、先進的技術和服務、實惠的產品支援,以及很好的客戶信任度等許多他們自身不具備的因素,如果能選擇一個好的連鎖品牌,就像是上了一輛賺錢的火車,跟著走就可以了。

  選擇加盟需要擦亮雙眼

  許多業內專家提醒,由於目前市場魚龍混雜,投資者加盟汽車服務連鎖品牌一定要擦亮雙眼,認真分析,理性決策。

  第一,要考察加盟品牌的可靠性。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品牌主要有國內品牌、國外品牌和引進的國外品牌三種。國內品牌雖然一般都只有不到10年發展歷史,投資者要選擇這些品牌,最主要的是實地考察這些企業的綜合實力。國外品牌在國際上有目共睹,經驗豐富,值得投資者信任。但是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國外品牌在本國可能不是從事汽車後市場連鎖服務,其連鎖經營能力需投資者考證。

  第二,考察承諾的現實性。許多連鎖機構在發展加盟者時都對加盟者承諾了許多豐厚的待遇。一個好的品牌都是由資金、技術、產品、經驗等諸多因素來支撐的,沒有實力的企業,自己生存都存在問題,又如何保證加盟者利益?

  第三,考察目標的長遠性。有些連鎖品牌缺少長遠的發展計劃,由於這些企業自身實力有限,就圈錢圈地,以補充自己的實力。這些企業缺少企業文化和長遠戰略,容易在發展過程中變形。這些企業的主要特點是特別關注短期利益,加盟門檻低,對加盟者要求低,對品牌鼓吹得比較離譜。

  第四,考察費用的合理性。不是加盟費越低就越好,最關鍵的是加盟者要充分考慮該連鎖品牌提供的服務是否能夠保證自己的需求和發展目標得以實現。

  汽車美容店相關新聞

  2005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量為303.6萬輛,汽車研究報告指出:其中轎車134.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和5.2%,增幅回落20.4和29個百分點;汽車行業實現利潤216億元,同比下降49%;汽車行業減利額為206億元,成為機械行業利潤減少的主體;虧損額上升1.4倍,佔機械行業新增虧損額的95%。下面來看看汽車利潤行業分析。

  事實上,汽車行業自去年9月份以來,利潤便逐步下降。進入2005年以來,汽車利潤突然大幅跳水。最近幾個月,汽車企業的利潤降幅有所減少。

  大汽車企業集團成為盈利水平下降的主體。1~5月,全國15家重點企業集團實現利潤總額62.48億元,同比下降71.69%,下降額為158.22億元。其中,除了江淮和重汽集團實現利潤總額繼續保持了45.06%和31.29%的較快增長外,多數企業盈利水平同比下降,一汽、金盃、南汽、昌河和東南均為虧損。

  產能過剩是主因

  幾年前,汽車行業一直是機械行業的盈利大戶,汽車行業的暴利也是“臭名昭著”。僅僅一年前,汽車行業還能保持比全國平均水平更高的利潤率。然而一年後,汽車行業卻成為全國的虧損大戶。

  國家發改委經濟執行局副局長朱巨集任表示,汽車行業利潤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產能過剩。

  朱巨集任認為,前兩年,我國汽車消費快速增長,刺激了汽車企業的產量擴張,包括跨國汽車公司,都在中國迅速擴大生產能力。但受我國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的限制,汽車消費難以持續保持很高的增長速度。企業產能擴張的速度遠遠高於消費增長速度,造成汽車行業供大於求。汽車企業為了維持一定的生產規模而頻繁降價,致使企業利潤下降,虧損增加。

  的確,中國汽車行業正處在一個新的擴張期,幾乎所有轎車廠家都加入了這場“擴軍備戰”。在這種氛圍中,一汽-大眾年產30萬輛的第二工廠建成了,北京現代年產能力達到了30萬輛規模,長安鈴木20萬輛擴能工程正式投產。出現在這個名單上的還應該包括廣州本田和上海通用。不僅如此,上海大眾三廠改建工程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屆時上海大眾的產能將達到60萬輛;東風雪鐵龍和標緻在2006年的產能有可能達到30萬;今年二期工程完成之後,奇瑞的整車產能也將達到30萬輛……

  朱巨集任判斷,中國的汽車消費肯定會逐步增長,但受到居民收入、道路交通、能源等方面條件的制約,汽車消費的增長無法滿足汽車產能的“瘋狂”擴張。如果這些新建的汽車廠或生產線相繼投產,汽車行業的產能過剩還將加劇。

  調整不可避免

  未來幾年,汽車行業會不會出現產能嚴重過剩?會不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進而影響中國的經濟穩定?朱巨集任的回答是:“如果微觀和巨集觀兩方面都努力,這種情況應該可以避免。”

  “企業應當根據現在市場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包括調整投資規模和產品結構。”朱巨集任認為,企業在調整中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一方面要更多地瞭解和掌握巨集觀政策;另一方面,要對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有個準確的分析;再有,還要對企業本身的情況有正確的認識,從而找到比較好的立足點進行調整。

  從巨集觀層面看,朱巨集任認為,國家將進一步改善巨集觀環境和消費環境。中國人民銀行已經出臺了支援汽車消費信貸方面的舉措,政府部門對國產汽車出口也一直非常支援,自主品牌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大幅增長,政府部門也明確了要扶持汽車出口,這為中國汽車海外銷售的增長創造了條件。”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