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品下架流程

  零售企業在調整商品過程中,要考慮是否影響了顧客的關聯性購物和企業的最終利潤目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1.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商品返回廠家,然後進行再次補貨。

  2.另外一種方法,就是聯絡商品廠家業務員,進行商品一對一條換。

  3.有些下架商品是能夠開袋即食的商品,這樣的商品商家可以低價銷售給內部人員。

  4.有些商品 無破損的商品,可以捆綁搭贈,這也是一種銷售手段。

  5.破損嚴重的商品,可立即扔掉,但是一定要弄好庫存資訊。

  超市滯銷商品的淘汰流程

  流程一、制定滯銷品的基準

  以銷售排行最後面的項數或百分比為淘汰基準。例如:以3個月銷售排行榜資料作參考,將最後100個品項作為淘汰物件,或是將排行榜最後的3%作為淘汰基準。不過以這樣的基準來作為淘汰的依據時要注意考慮:這種商品的存在是否是為了使品種齊全,或是因為季節性的因素才滯銷。如屬於這些原因產生的滯銷,便不可貿然予以剔除。

  流程二、列出淘汰商品清單

  確定要淘汰哪些專案,列出一張清單,並經主管確認。

  流程三、確定淘汰日期

  淘汰商品最好每個月固定集中處理,不要零零散散地進行,例如:規定每月15日為淘汰日,所有的店鋪或要進行淘汰的店鋪便在這一天把淘汰商品下架退貨。

  流程四、淘汰商品的數量統計

  確定要淘汰的商品後,應清查各店所有淘汰品的庫存數量及金額,以便於處理及瞭解處理後所損失的毛利是多少,便於控制整體利潤。

  流程五、查詢有無貨款可抵扣

  查詢生產被淘汰商品的廠商是否有剩餘貨款可抵扣,這點相當重要。必須和財務單位聯手,確認後請財務單位進行會計手續處理。若已付款,則不可將商品退給廠商,因為將商品退回給廠商後,要廠商再拿錢來是不太可能的。

  流程六、決定處理方式

  淘汰下來的商品,有的可以退回給廠商,有的無法退給廠商。不能退給廠商的商品可以降價販賣,或便宜賣給員工,當然也可以當做促銷的獎品來送給顧客。店主可從中選定一種處理方式。

  流程七、進行處理

  若採取退貨處理方式,便應通知廠商按時取回退貨,並將扣款單送繳會計單位,進行會計處理。若採取賣場處理方式,則將處理方式明確通知各店,在賣場進行處理,直到處理完為止。而既然是處理,就是要做到徹底,因此,若第一次所定的方式無法處理完成,便應再修改。例如:剩100個,第一次八折,一週後剩下50個,那麼次周可再打七折……直到處理完為止。

  流程八、淘汰商品的記錄

  最後將處理完成的淘汰商品每月製成總表,整理成檔案,隨時供查詢,避免因年久或人事異動等因素,又重新將滯銷品引進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