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製作工藝流程

  茶葉是怎樣製作的,茶葉的製作方法是什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綠茶:採摘、殺青、揉捻、乾燥;

  紅茶:採摘、萎凋、揉捻、發醇、乾燥

  黑茶:採摘、殺青、揉捻、發醇、乾燥

  白茶:採摘、萎凋、乾燥

  黃茶:採摘、殺青、***揉捻***、悶黃、乾燥

  烏龍茶:採摘、晒青***或加溫萎凋***、涼青、搖青***做青***、晾青、炒青、揉捻、復炒、復揉、烘乾;***重點說明***

  茶葉的製作

  茶是採摘茶樹的嫩芽或新葉當原料,經過一連串的製作過程而製成的。

  製茶過程為:採青→萎凋→發酵→殺青→揉捻→乾燥→***初製茶*** →精製 → 加工→包裝→***成品***這些過程對茶起哪些作用:

  1、採青:茶只能採摘嫩葉,老葉無法用,這些細嫩的部分,採下來後稱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葉為一芯一葉;多采兩片葉為一芯兩葉。***

  茶:芽茶類:以嫩芽做原料 茶性比較細緻

  葉茶類:以葉做原料 茶性比較粗獷

  2、萎凋

  萎凋:茶青採下來後,首先要放在空氣中,讓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這個過程稱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進行的為室外萎凋;在室內進行的為室內萎凋。

  萎凋的過程:水份的消失必須透過葉脈有秩序的從葉子邊緣或氣孔蒸發出來。每部分的細胞都必須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這樣,才能產生髮酵作用 。

  失 水:葉子晒乾晒死 造成味薄

  積 水:沒有攪拌 造成苦澀

  萎凋就是靜置與浪青交替進行。

  靜 置:就是放置不動,讓水份補給到邊緣的地方,當然也讓已經可以發酵的部分慢慢發酵。

  浪 青:就是攪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後借葉子的互相摩摩擦,促進氧化。

  3、發酵

  發酵:指茶葉的面份與空氣起氧化作用,這個過程稱發酵。

  發酵使茶發生變化:

  香變:不怎麼發酵的,喝起來是股菜香;讓它輕輕發酵就會轉化成花香;

  發酵變重後會轉化成果香;如果讓它盡情的發酵就會變成糖香;

  香氣是發芽、開花、結果的變化。

  色變:香氣的變化與顏色的轉變是同步進行的。

  菜香的階段是綠色;花香的階段是金黃色;

  果香的階段是桔黃色;糖香的階段是硃紅色。

  味變:發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

  發酵越多,離自然越遠,加工的味道越重。

  4、殺青

  殺青:是用高溫殺死葉細胞,停止發酵,這個過程叫殺青。

  炒青:就是下鍋炒,也可是滾筒式,炒的茶比較香。市場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氣把茶青蒸熟,蒸的顏色比較翠綠,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來的細胞纖維。

  5、揉捻

  揉捻:殺青過後,要將茶葉像揉麵一樣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 揉破葉細胞,以利於沖泡。

  第二、 成形。

  第三、 塑造不同的特性。

  揉捻包括:手揉捻、機揉捻、布揉捻

  揉捻的次數越多,茶性就會變的越低沉。

  揉捻分:輕揉捻,輕揉捻製成的茶成條形狀;

  中揉捻,中揉捻製成的茶成半球狀;

  重揉捻,重揉捻製成的茶成全球狀。

  6、乾燥

  乾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這時要把水份蒸發掉,這個過程稱為乾燥。

  乾燥分:火爐上烘乾、手搖式乾燥機、自走式乾燥機。

  7、初製茶

  初製茶:乾燥過的茶就可以拿來沖泡飲用,可是這種茶外型不好看,品質也還不穩定,一般稱為初製茶。

  8、精製

  銷售之前,最好再經過一番精製,它包括:

  A、篩分:將茶篩分成粗細不同等位。

  B、剪下:需要較細的條形時,可用切碎機將它切碎。

  C、拔梗:將部分散離的茶質分離出來。

  D、覆火:乾燥不夠時,再幹燥一次,也稱補火。

  E、風選:將精製過的茶用風來吹,碎末和細片就會分離出來。

  經過這些程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