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種植怎樣移栽

  油菜移栽種植是油菜種植的一個重要事項,油菜要怎樣移栽才好呢,有什麼關鍵的技術方法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油菜移栽技術

  1、施足基肥,搶早移栽。畝施油菜基肥:糞肥30擔,25%“海陵”牌複合肥30-35公斤,尿素10公斤左右,在開溝定畦前施用。適期早栽:一是有利於充分利用冬前溫光資源,促進油菜秋髮冬壯,形成冬壯春發苗,“年前增片葉,年後多支花”;二是能夠在冬前形成較大營養體,轉壯入冬,增強植株抗寒性和抗逆性。秋收秋播時為爭季節,油菜移栽應突出“搶”字,提倡“未種麥子先栽菜,邊種麥子邊栽菜,種好麥子結束菜”的工作方法,我縣油菜移栽期為10月20~11月5日,最遲不晚於11月15日。在今年乾旱年景,要大力推廣板茬搶墒移栽。

  2、擴行降密,精心移栽。改等行距移栽為寬窄行移栽。畦中間設1個大行間距0.8~1.0米,畝植6000~8000株左右。寬窄行有利於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方便田間操作特別是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減輕菌核病危害,增強莖稈抗倒能力,提高角果皮的光合強度,增加粒重,提高品質。移栽時要做到“全、勻、深、直、緊”,即全葉下田,大小苗分開勻栽,根部全部入土中,苗根直,壓緊土,隨即澆好活棵水。一是把好取苗關。澆足取苗水、多帶附根土、帶藥下田、邊取苗邊選苗、邊取苗邊移栽。二是把好栽植關。大小苗分級移栽、堅持晴天下午栽,陰天全天栽,下雨不栽,田爛不栽,以免造成僵苗、死苗、堅持栽直撳實、堅持深淺適度、嚴防濃肥灼根。

  3、搶墒造墒,爭全苗促早發。油菜移栽後,能否及時澆足定根水,是提早活棵、提高成苗率的關鍵。提倡人工澆水,人工挑水有困難時可採用洇水活棵辦法。正確的洇水方法是:栽一塊,洇一塊,要求速灌慢洇,堅持水不上畦,溝滿即止,畦面吸足水後迅速排空。要堅持就低不就高的原則,切忌大水漫灌、滯水不排或邊灌水邊栽菜。

  4、搞好化除化控。移栽前出草較多的田塊,可用“克無蹤”滅茬。在移栽後1~2天用敵草胺或乙草胺進行土壤封殺,或栽後30天左右雜草2~4期,每畝用5%“蓋草靈”60-70ml加30%“油草除”50-60ml對水防除雙、單子葉雜草。

  油菜移栽後如何防“4大害蟲”

  油菜移栽大田後的害蟲較多,主要有“四大害蟲”,就是農民所稱的“菜蚜”、“菜青蟲”、“菜蛆”、“黑殼蟲”。現將“四蟲”危害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一是菜蚜:指危害油菜的蚜蟲,常見的蘿蔔蚜、甘蘭蚜和桃赤蚜等三種。三種不同的菜蚜,常常混在一起危害。吸取油菜汁液,受害葉片向下捲縮,植株變黃矮,生長不良,嚴重時可導致萎蔫枯死。

  二是菜青蟲:指危害油菜的菜粉碟幼蟲,初齡幼蟲在葉背取食,大齡幼蟲在葉面取食,將油菜葉面咬食成孔洞、缺刻,嚴重時只勝下葉柄和葉脈。

  三是菜蛆:指危害油菜的小菜蛾幼蟲,幼蟲常從心葉背面咬破錶皮蛀入葉組織或莖內,常造成無心株。

  四是黑殼蟲:指危害油菜的猿葉蟲,幼蟲多集中於葉背和心葉危害,將葉吃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只勝下葉柄和葉脈。

  “四蟲”的防治方法:

  1、 菜蚜以40%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或用50%的抗蚜威10克水50公斤噴霧。

  2、 菜青蟲、菜蛆、黑殼蟲,可用90%晶體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也可用針劑藥2.5%敵殺死、2.5%工夫、20%殺滅菊脂混合配用,共20毫升對水60公斤噴霧。

  3、 四種害蟲多以葉背和心葉危害,故噴射時注意葉背和心葉,以增強效果。

  油菜漬害防治技術措施

  1.整地疏溝深挖主溝和圍溝,健全溝系,力求主、支溝暢通無阻。在陰雨天氣結束後要及時進行疏溝瀝水,做到主溝、圍溝、廂溝溝溝相通,排水通暢,做到雨住田幹,降低田間溼度。天氣轉晴後要及時進行中耕鬆土,防治雜草,改善土壤通氣,促進根系發育。

  2.補施速效肥漬害會導致土壤養分流失,根系的營養吸收能力下降,這時要根據苗期長勢,每畝追施4~6公斤尿素,以促進冬前生長。在追施氮肥的基礎上,要適量補施磷鉀肥,增加植株抗性,每畝可施氯化鉀3~4公斤或者根外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2%~3%的過磷酸鈣水溶液50公斤。另外,在現蕾後增施一次硼肥,即畝用0.1%~0.2%硼肥溶液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預防“花而不實”。

  3.培土壅根,防止倒伏油菜發生漬害後地下部分發育受到創傷,中後期可能會表現“頭重腳輕”,故春後要在圍繞保葉護根,在中耕鬆土、培土壅根的基礎上,對春後有旺長趨勢的地塊,薹期要及時噴施1次生長調節劑,一般每畝用15%多效唑50克加水50公斤均勻噴霧,以改善植株型體,增強抗倒伏力。

  4.防治次生災害。要注意防止次生病害的發生,在發生漬害的田塊,在低溫高溼條件下易髮霜黴病,在高溫高溼條件下易發菌核病,併發生根腫病等。對此要及時摘除株底部的黃老病葉,以減少菌核病的菌源;選擇晴天交替噴施2~3次多菌靈,或滅病威,或託布津,或代森錳鋅等進行預防。對發生菜青蟲為害的田塊,可用阿維菌素乳油,或功夫菊酯乳油交替噴霧防治,也可用菊酯類殺蟲劑等進行防治。對有蚜蟲為害的田塊,可用樂果乳劑或吡蟲啉可溼性粉劑或吡蟲啉乳油等進行防治。

  長江中下游的一個氣候特點是春季雨水多,因此應該在立春後雨季到來之前及時清理溝道,防止雨後受漬。對排水溝深度不夠或不暢通的,應及時加深理通。同時應結合中耕增施火土灰或腐熟的堆肥、廄肥,以提高地溫,增強土壤的通氣性、透水性。對溼度大土壤粘重的田塊還應撒施適量草木灰於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