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先進事蹟材料

  雷鋒,這個用青春來凝結,以熱血鑄成的名字,在資訊瞬息萬變,科技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依然在我們的心中熠熠閃爍。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學雷鋒先進個人事蹟材料,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具有雷鋒精神的人,他們在這個社會默默無聞的奉獻著。在常德職業技術學院也有一個像雷鋒一樣的大學生。她叫戴舒,是機電工程系機電大專1001班的一名大學生。她是一名預備共產黨員。她學習成績優異,獲得了2011年國家獎學金和三好學生的稱號。

  在班上她擔任學習委員,學習中,她以身作則,時刻起到表率帶頭作用,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認真完成各科作業。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在系部她擔任宿管會女生部長,她平時工作認真,紮實肯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較好的完成了系部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獲得了老師和同學的一致認可。

  在同學眼中,戴舒是一個熱愛學習,樂於助人的好孩子。只要你有什麼需要她幫助的地方,不管是不是關於學習的,只要告訴她了,她都會盡力去幫助你。

  在學弟學妹眼裡,她是一個好的學習榜樣,值得學習的不只是她那種熱愛學習的精神,還有那種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老師眼裡,她是一名優秀的學生,也是一名優秀的學習委員。老師交給他的任務,她都會按時完成。就算任務再艱鉅她不會有任何怨言。

  作為一名大學生,她不光努力的學習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而且還不忘提高自身的素養。3月的一天,她乘坐1路公交車時,在一個沒有人坐的座位上發現了一個書包,書包的主人可能已經下車了,她看到以後並沒有把書包裡的東西據為己有,而是想辦法聯絡失主,她通過書包裡的一張紙條得知了失主的手機號碼,並用自己的手機打了過去,將書包還給了失主。而且還沒有收下失主給她的報酬。在這個倡導學習雷鋒精神的3月,她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非常值得我們所有的大學生學習。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戴舒就是屬於一個做了不一定說的人。她為人低調,從不到處宣揚自己做過的好事,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為同學,老師服務的精神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和讚譽。她將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一如既往的發揚雷鋒精神,成為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

  篇二

  xx參加工作的18年以來,每年都被評為總站及交通系統的“先進生產者”、“服務標兵”;還相繼被市政府、市總工會、市婦聯分別授予xx特等“勞動模範”、“崗位明星”、“巾幗建功立業標兵”;被省政府、省宣傳部、省交通廳授予全省“爭創活動崗位明星”,全省“十佳職業道德標兵”;被交通部授予全國 “道路運輸先進工作者”、被全國婦女“巾幗建功”活動領導小組授予“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與此同時,xx在旅客心中還享有“活地圖、活雷鋒”的美譽。

  一、她苦練基本功,對事業執著的追求

  xx市客運總站是“全國示範視窗單位”,xx一直在這個示範視窗從事著服務工作。她先後擔任過站務問事員、服務班長、站務主管、值班站長等職。她無論工作在哪個崗位上都能盡職盡責,在她從事問事員工作時,她總結探索出了問事視窗“一口清”的服務學。一次,一位老人問她“姑娘啊,去小城子幾點有車?”她熱情地告訴這位大爺:“您來得正趕趟兒,八點整,我可以帶您買票送您上車”。這位大爺接過票,禮貌地說了聲“謝謝”!於是她便把老人扶上了車。哪知道大約三個小時後,這位大爺又回到了站裡氣乎乎的見到她就說,死丫頭,你把我整哪去拉?這時她才知道是給弄錯了,原來xx有三個叫小城子的站點。這位老人本想去南邊方向的小城子,而她卻把大爺送上北去的班車了。為這事她懷著一顆愧疚的心回到家裡還暗自流淚,晚飯也沒吃。思來想去光有為旅客做好服務的願望是不夠的,在業務上還必須有過硬的本領。於是她熟讀《客規》,看本站發車站點、里程、票價、發車時刻、本市重要單位地址、電話號碼等。為了練就問事服務“一口清”和“微笑服務”她常常自己對著鏡子練習。為了練好啞語服務,她常常騎車去遠在郊外聾啞學校的教室外偷學。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與追求,她在問事視窗工作時基本達到了“問不住,難不倒,有問必答,一問多答”的優質服務,並且實現了“聽問事知所需,看錶情知心理”。在她擔任值班站長時,去年十.一黃金週期間站裡突然來了幾位異樣的不速之客,經常在售票口處徘徊,憑她的感覺判斷,他們好像是一夥職業“扒手”,果然不出所料,一連幾天在發往外地的大線班車上發生了拎包、割包、旅客丟失錢物的案件。通過站內監控系統她與兩位業務主管為公安機關抓捕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準確無誤的指正。

  二、她真情奉獻,對待旅客勝似親人

  端正服務思想,提高為旅客優質服務水平這是她多年來一貫的追求。尤其是該站近幾年開展的建立學習型企業,爭做知識員工活動,她更加明晰了“服務是產品,滿意是成品,旅客是質檢員”的真諦。2004年,在該站創新提出“建立學習型企業、創新型客運站”的同時,站裡為了內樹樣板,外樹形象,特以她的名字命名成立了“xx明星服務班”,工作中她始終帶領班組成員時刻要求自己用雷鋒精神歡迎旅客的到來,始終堅持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宗旨,使旅客進站有歸家之感,離站有別家之念。在她的提議下該站員工靠礦泉水瓶等廢品收入和員工捐款建立了關愛旅客基金,目前已為546名危難旅客購票、購藥、購買衣服和食品,支付基金 6000餘元。她對待旅客勝似親人,一次,有位退休老人周成生在站內候車時,突然暈倒在座席上,xx發現後主動來到老人身邊,這時老人已不省人事,她通知領導後,立即找來計程車將老人送往醫院搶救,併為老人墊付了她僅有的140元住院費用,經醫生診斷為腦出血,由於搶救及時,使老人脫離了危險。在搶救期間

  xx一直守在老人身邊,直至老人單位來人,她才悄然離去,像這樣的事例在她的工作中經常演繹著。因此,她愛灑八方旅客的感人事蹟,xx報以《因為有愛,真情永遠》為題做了專題報道。

  三、她求真務實,愛崗敬業

  在該站提倡的“雷鋒精神伴我行”的品牌服務中,xx把雷鋒的精神實質緊密地融合在各自不同的服務崗位上。她率先做到了“規範化服務、個性化服務、延伸服務、卓越服務”。她帶領班組運用“雷鋒服務車”終年不息地為旅客提供送水、送藥、送報等溫馨式義務服務。還把“重點旅客候車室”變成了“情意相濃”有如兒女相伴的溫馨室,並且幫助重點旅客購買車票,攙扶重點旅客上車。她還將愛心傳遞到xx市孤兒院,定期為那些孤兒送去溫暖。當她走上領導崗位之後,更加感到自己肩負的重任,不但自己做好還要帶動站務員工,紮紮實實的做好本職工作。她經常這樣說:人生的價值不在於官位,不在於權位,只在屬於自己的崗位。為此,她總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默默無聞辛勤地工作在自己的服務崗位上。她時刻用雷鋒的標準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在

  “以德為本做好人、勤學苦練做能人、勇於開拓做新人”上下功夫。立足本職,勤勞務實,任勞任怨,爭做學習型員工,實現自我價值,實現自己做人的準則。全心全意地為廣大旅客營造舒適、和諧、安全、快捷、優質的服務環境,加強“文明示範視窗”建設,提升文明單位的建立水平。

  篇三

  雷鋒日記裡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是一線陽光,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限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他作為龍潭黨總支書記,時刻把這些話牢記在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雷鋒精神詮釋的淋漓盡致。

  作為社群的一名總支書記,他無時不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間。在工作之餘我經常帶領社群一班人,對轄區內的孤寡、殘疾、空巢老人,為他們提供無微不至的關懷幫助,經常為他們帶去自己購買的牙刷、毛巾、肥皂等一些生活用品。送給他們,並帶領社群工作人員, 定期為他們理髮、修剪指甲、晾晒被褥,促膝談心、噓寒問暖,瞭解他們生活中存在的困難,盡心盡責照顧他們,以一顆誠實善良的心,讓他們真正享受生活的快樂,貽養天年。

  因車禍失去雙腿的重度殘疾人張x,本來家庭生活十分艱難,妻子常年有病,未成年的一雙兒女在校讀書,生活的來源主要靠張敬傑乾點零工維持。突如其來的車禍,使一家人陷入到絕望之中。安xx第一時間得知情況後,馬上向黨委政府彙報,及時為張敬傑申請低保、特困救助。安xx又及時向鎮民政辦把張敬傑家實際情況進行反應,鎮民政辦根據相關政策給張敬傑購買了一輛嶄新輪椅登門送上。事故發生以後,安xx經常來到張敬傑家中,瞭解生活及子女上學情況,鼓勵老張一定要堅強起來,相信黨委政府和社群,絕不會讓一位貧困的居民倒下去。每當老張望著安xx遠去的背影,眼含熱淚的說:社群有這樣的好人,我一定要振作起來不辜負大家對我們家希望,並對子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不管幹什麼都要報答社群及安書記的恩情。

  只有把群眾當親人,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只有這樣,群眾才會把你當親人。安xx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記得有一次,轄區居民安萬闊老人家的下水道不通了,整個院子汙水橫流、臭氣熏天。當老人來到社群把這一情況說明後,他放下手中的工作,親自帶領社群工作人員來到老人家中,掀開下水道井蓋,刺鼻的臭味,薰得安xx兩眼流淚,尺把深的汙泥堵滿了整個下水道。他二話沒說拿來鐵鍬與社群工作人員一起,一點一點把下水道內的汙泥清運出去。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艱苦工作,安xx的衣服溼透了,鞋子被清運出來的汙泥沾滿了,汗水夾雜著臭味,使安xx像變了個人,安萬闊老人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拿出毛巾和洗臉盆叫他們洗洗臉,休息一會兒,但安xx卻說:社群那邊還有工作,這點小事不算啥,你的困難就是社群的困難,為你們服務,就是再苦再累也不算啥,說完就匆匆離去…….

  社群青少年留守兒童始終牽掛著安xx同志的心,為了做好社群關工委工作,他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有益於青少年成長的活動,讓社群五老人員與廣大青少年結成幫扶對子,定期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他們談學習、談人生、談信念、談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帶領他們參觀革命烈士紀念碑,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讓他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得,引導教育他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社群留守兒童張某,父母長年在外打工,該生經常逃學,迷戀網咖,尋釁滋事,安xx得知情況後及時與社群五老人員來到張某家中對他作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並確定一名五老人員重點幫扶,經過一段時間的幫教,不僅讓張某改掉了一前的不良習慣,也能安心上學,還經常幫助年事已高的爹爹奶奶乾點家務,今年的春節張某的父母來到社群拉住安xx的手說;沒有你們社群、沒有你們幫教,我家的孩子可能早就輟學回家了,你們的恩情這輩子我永生難忘。

  在居民眼裡安xx是一個好書記,在母親的眼裡卻不是一個好兒子,有一次年邁的母親打來電話講;自已最近幾天老感覺身體不舒服叫他早點回去帶她到醫院檢查一下,但由於社群工作忙、任務多一忙起來,確把帶母親查病的事給忘了,當他拖著疲備的身體回到家時,腦子轟的一聲,才想起帶母親看病的事,她急忙來到母親的住處,母親望著兒子喃喃自語的說;我已去過醫院,醫生說沒有什麼給我開了點藥,我就回來了。這時的安xx巳眼含淚水,不知用什麼語言去安扶自已的母親。就是這樣一位社群黨總支書記,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但他卻用一顆誠摯的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又是一年芳萆綠, 依然十里杏花香. 正是有了安xx這樣雷鋒式的社群幹部,龍潭社群的明天必將輝煌燦爛。